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教学生做乐器

我教学生做乐器

来源:锐游网
我教学生做乐器 蒋一禾 白龙阳 摘要:器乐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做法是要求学 生统一购买某种乐器,这样的教学,乐器种类比较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在教师指导下自制乐器,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 力、创新意识,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张扬学生个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器乐教学创新;自制乐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 铜烂铁”乐队表演的视频。该乐队的独特之 版)》(以下简称《课标》)关于器乐演奏 处在于他们没有一件传统意义上的乐器,他 有着明确的要求: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 们把身边的日常物品都纳入“乐器”这一概 习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 念中来:扫帚、水桶、棍棒、篮球、打火 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乐器应易 机、纸牌、锅碗瓢勺……一切能敲击发声的 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可因地制宜, 物品。这是一场来自日常生活的音响风暴, 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 它让人们发现生活本身潜藏的艺术因素,让 学的乐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制乐器。 人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重新倾听,重新 我校音乐教研组通过对《课标》的认真 检视。 学习,感觉到可以在学生中开展自制乐器的 (二)教师示范 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制乐器,捕捉创造灵 教师当堂展示自己制作的两件乐器—— 感,经历创造过程,领会创造技法,享受创 笛子和独弦琴,首先分别介绍两种乐器的材 造快乐,形成创造习惯,提高音乐学习兴 料来源:PVC管和钓鱼线,接着介绍制作 趣。笔者带领初二年级学生尝试利用身边的 的方法,然后用笛子演奏了歌曲《沧海一声 材料自制乐器,供他们课内外练习和娱乐, 笑》的旋律,用独弦琴演奏了《世上只有妈 受到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一致欢迎。具体 妈好》。学生用热烈的掌声和惊奇的表情予 做法如下。 以反馈。 (三)领悟创造 一、借鉴他人成果,激发制作兴趣 教师向学生介绍著名的“和田创造十二 一般学生都认为自制乐器是高不可攀的 技法”。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在实践中形成了 事情,如果直接要求学生制作乐器,学生会 “和田创造十二技法”,由于它“简单、易 有畏难情绪。为了打破自制乐器的神秘感, 记、实用”,现已闻名全国。“和田技法”包 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括十二个字:加、减、扩、变、改、缩、 (一)视频欣赏 联、学、代、搬、反、定。学生如果能按这 给学生欣赏著名的STOMP乐队即“破 十二个“字”的顺序进行思考和实践,就能 ・ 63 ・ 从中得到启发,诱发他们的创造性设想。 (四)兴趣渐浓 通过以上三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们 普遍表示:“一直以为制作乐器很神秘,只 有专业人士才能够制作出来,并且认为制作 乐器的材料都是特殊的、昂贵的,想不到这 些生活中随处所见的物品,甚至是废弃的东 西,也能够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更想不到 我们的音乐老师也能够制作乐器,还给我们 推荐了‘和田创造十二技法’,我们也有了 制作乐器的冲动。” 二、组建研发团队,编制研发计划 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做过打击乐器, 由于打击乐器没有固定音高,制作起来相对 容易。目前,对初中生我们提出的要求是: 制作能够发出固定音高的乐器。我们所在学 校初二年级共有八个班,每班约四十二个 人。笔者把每个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约七 个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计划安排笛 子组两个,七弦琴组两个,水位琴组一个, 排箫组一个。 (一)组建研发团队 教师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特长调查,把 有器乐学习基础的学生分类登记,然后确定 研发项目——笛子、排箫、独弦琴、七弦 琴、水位琴。其次,组建合作团队,每个人 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愿参加一个小组。在此 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调整,把有相同 或相近的器乐学习经验的学生放在一起,便 于集中力量专攻一类乐器;同时,保证每个 乐器组至少有一位会键盘乐器的学生,这样 方便调音。最后,推选一位组长负责小组的 协调工作。 (二)编制研发计划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构 思,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文本,至 少包含如下几项内容:做什么乐器;用什么 材料做;到哪里找材料;谁来做(责任到 ・ 64 ・ 人);怎么做(要有方法和步骤,可以咨询 教师或家长,也可以上网找资料);做好后, 谁来演奏;如何美化乐器;本小组完成任务 的优势有哪些(列出来);可能存在的困难 有哪些(列出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都分头行动, 教师们也在加紧研制各种乐器,针对制作中 出现的各种困难,不断思考和实践,并且把 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一一记录下来,为 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积累经验。 三、展示初步成果,分析优劣长短 一个星期过后的音乐课上,每个小组都 带来了自己的“乐器”——笛子、排箫、七 弦琴以及水位琴等,并且进行了演奏。虽然 演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毕竟勇敢地迈出 了第一步,值得肯定。 (一)现场演奏 每个乐器组都派代表演奏了自己的乐 器。由于这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奏自 己制作的乐器,演奏者难免有些紧张;而笔 者和其他学生也是第一次观看身边的学生用 自制的乐器表演,显得十分好奇。有的学生 演奏了大调音阶,有的学生演奏了《小星星》 《欢乐颂》和《铃儿响叮当》等歌曲片段,每 首曲子演奏结束,学生们都自发地热烈鼓掌 或者是哄堂大笑。现场演奏虽然不是很理想, 但仍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二)教师点评 (下面的教学片段是我对学生创造成果 的评价。) 大家这么快就把乐器做好了,说明你们 有创造的天赋、有创造的热情,也初步掌握 了创造的方法,这些不同种类的乐器都融汇 了你们的智慧。 1.初步成形 你们所制作的乐器,外形基本出来了, 可以看得出是按照一定的图纸设计的,不是 胡乱应付的。 2.司以出声 每种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在这些乐器 中,笛子的音准最好,基本上可以吹出大调 音阶,排箫、七弦琴和水位琴也能够奏出不 同的音高。 3.精神可嘉 每组的同学都带来了劳动成果,说明大 家在思考、在行动,你们已经进入了那种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这种“情”表 现在学习态度上是积极的,创作方法上是认 真的,有了这种“情”,接下来,一定会做 得更好。 4.存在的问题 自制乐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牵 涉到音准、音色、音量等多个方面的变数, 需要细心的设计和反复的实践以及持之以恒 的练习,目前你们制作的这些“乐器”还存 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 (1)设计存在漏洞 笛子的按音孔与吹口、后出音孔的距离 不符合标准,致使吹出的声音不够准确;软 塞的位置过高,使音准相差较大。七弦琴的 弦间距以及弦的高度不一,制作完成后没有 加上共鸣箱,致使音量较小;琴码的大小不 一,有的甚至把琴码固定在琴上,无法调 音。有的排箫管长度没有按照软塞的位置裁 剪,使人无法从外形上一眼辨出其种类;软 塞的大小不一,演奏时有漏气的现象。 (2)材料选择不当 有的同学使用人造板作为七弦琴的底 板,密度大共鸣不好。水位琴使用的瓶子大 小、材质、色泽不一。排箫的箫管材料有的 太薄太软,演奏时易变型;有的软塞材质过 硬易使管体破裂。 (3)制作技术粗糙 琴弦的安装方法不科学,松紧度不一 致,致使校音困难。笛子各音孔大小不一, 同时音孔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没有打磨, 妨碍演奏。排箫的管子固定方法不合理,有 的用绳子固定,有的用胶布固定。 (4)演奏有待提高 每个演奏的同学都没有在基本音阶上花 时间练习,表现在演奏旋律时,过多地思 考、寻找。吹笛子时还不能保证把每个音一 下子就吹准。吹排箫时需要看一个音才能吹 一个音,不连贯。对七弦琴音位也不能一下 找准。水位琴虽然贴上了唱名,但在敲打 时,有时还会碰到相邻的瓶子。 四、寻求不断改进,制作渐入佳境 课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反复实 验,同时邀请每个小组的主要制作者与学校 的电工、木工等后勤组的师傅以及部分动手 能力强的物理教师反复探讨,终于逐一解决 了设计和工艺上的困难。学生回去实际操作 后,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一)设计更加合理 为了使做出来的乐器更加规范,我们从 网上下载了笛子制作图纸,严格按照说明进 行操作。 比如,确定G调笛子的内径为13 mm; 根据《尺寸比例表》测量音孔的位置,再用 铅笔做好标记,确保每个音孔的中心点处于 同一条直线上;音塞的位置根据音准进行 安放。 七弦琴的弦间距离要根据木板的宽度除 以弦数“七”,得到均等的数值,再在木板 上标上记号,固定琴弦。为了调音方便,我 们借鉴古筝的制作原理,把琴码设计成大 小、式样都一致并且可以自由移动。这样不 仅美观,而且方便调音。 排箫的设计也参考了网上的资料,萧管 的长度依照软塞的位置进行了剪裁,这样就 更加好看。 (二)用材更加考究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基本上掌握了音色 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制作七弦琴的木板最好 是密度较低的泡桐木,这样在固定琴弦时比 ・ 65 ・ 较省力,而且共鸣效果好。制作水位琴的瓶 子最好用同一材质和外形的瓶子,比如同一 厂家生产的相同规格的啤酒瓶。排箫的管子 除了用PVC管以外,也可以用奶茶的吸管 来制作。但要注意,吸饮料的软管不行,因 为硬度太低,在演奏时管子容易变形,会影 响音准和音质。事实上,我们对各种材料功 能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工艺不断完善 针对七弦琴调音困难的问题,我们在绑 定琴弦时就用校音器测量,使每根弦的空弦 音高一致,这样不仅弦的松紧度一样,而且 容易调音。 笛子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PVC管太 光滑,电钻不容易打准位置。在反复实践 中,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法:先把电钻横过来 使用,把需要的位置打磨得粗糙一点,然后 再垂直使用电钻。这样,孔的位置就容易控 制了。有了正确的孔位,再用铅笔刀来扩大 孔径,最后用砂纸打磨,直到满意为止。 排箫管的固定可以用胶粘牢,为了美观 可以按照一定的弧度排列。给排箫管调音 时,可以用一根筷子抵住一小块白色泡沫从 管子底部慢慢往上推,同时边推边从上端试 吹,再利用键盘乐器校对,确定音高。 (四)演奏趋于熟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乐器的 演奏也需要反复练习,反复练习时要考虑科 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单一的练 习会使人厌烦,所以应该安排合理的演奏曲 目。比如,先从音阶开始,然后再练习琶 音,接着练习教材曲目,还可以演奏学生喜 欢的流行歌曲。除了进行独奏和齐奏外,还 可以进行合奏练习,这样就可以逐步做到得 心应手。 五、服务课堂教学,体验创造喜悦 自从有了“乐器”后,学生们一打开音 ・ 66 ・ 乐书就自觉演奏起来,改变了过去不喜欢唱 谱的坏习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奏意识并 提高合奏技能,我们结合教材(湖南文艺出 版社八年级下册)歌曲《我和你》进行了简 单的配器,课上把总谱发到每个学生手里,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声部,并且分别跟主旋律 进行一次二声部的合奏,然后再进行整体的 合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自制乐器及练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 想认识。我的学生成初薏说:“我学习了六 年小提琴,但还没有参加过真正的合奏,这 次与其他乐器合奏,终于知道怎样去识读合 奏谱了,也体会到了合奏的魅力。”任越同 学说:“我学习了两年吉他,这次我制作的 是七弦琴,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音乐能 够美化生活,生活经验的积累也能够促进音 乐学习。” 自制乐器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认识。柔 思琪同学说:“在七弦琴制作过程中,我爸 爸帮了很大的忙,妈妈也提出了很多合理的 建议,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和亲情的重要。” 把自制乐器引入课堂,既可以丰富教学 内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器乐演奏水平,还 能够密切师生关系。 虽然学生们自制的乐器还比较简单,甚 至有点“土气”,还不能演奏比较复杂的乐 曲,但这不妨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许今 天的这个制作,不经意间就给孩子们打开了 一扇创造的大门,从这里,他们初尝了创造 的乐趣,为以后进行更多、更大的创造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蒋一禾系江苏省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音乐教师;白龙阳系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江阴 高级中学音乐教师。) (责任编辑:李红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