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器乐演奏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论器乐演奏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来源:锐游网
艺术研究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论器乐演奏与学生素质的提 -同 口 _ L一 口孟璐 摘要:本文介绍了素质的内涵、分类,就器乐演奏有助于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多 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突出了器乐演奏对于学生素质提高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器乐演奏文化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 音高做出触觉反映,通过左手与右手既独立又协调的运作,使右 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也就为普及器乐演奏 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教学提供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性,随着器乐演奏教学的 2、器乐演奏促进了左右脑的同步发展与协调。在器乐演奏 普及,器乐演奏对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巨大作用也就突显出 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技巧很难掌握,反复练习效果仍然不是很 来。 好,这与左右手独立操作和互相配合不当有关,而左右手独立操 “素质”在心理学上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 作和互相配合的熟练程度受制于左右脑的支配。“心灵手巧”就 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 是这个道理,手巧同样可以激活心灵。所以在器乐演奏过程中, 性。近年来,经过许多科学家、医学家、学者的实践检验和科学的 左右手的协调训练也就促进了左右脑的同步发展与协调。 论断,人们扩展了“素质”的内涵,认为人的素质是通过一定的社 3、器乐演奏有助于肌肉运动和神经系统能力的增强。器乐 会活动反映出来的整体综合能力水平,它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 演奏离不开肌肉运动,肌肉系统主要由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包括 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等。这充分地肯定了其后天的可塑性。 肌腱、肌腹两部分。骨骼肌里分布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肉 培养和塑造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环境和教育。艺术教育,特 受到神经的刺激,能够收缩。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 别是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演奏,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占 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互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配合,共同完成的。器乐演奏则是锻炼大脑与双手的运动,人 一、器乐演奏与生理素质 的手指上实际存在着“触觉思维”,手指头的神经系统直接通过 1、器乐的欣赏和演奏能开发右脑潜能,调节大脑两半球的 大脑运动中枢,随即作出反映。随着长时间的演奏练习,手部肌 功能。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据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 肉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都会有所增强,变得更加灵活和敏捷。 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研究发现,左右脑既各负其职又相互 4、器乐演奏有助于学生记忆力、注意力的增强。很多学习乐 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左半球负责抽象思维,处理语 器的学生家长都有同感,就是他们的孩子在学琴前记忆能力差, 言、阅读、书写、运算及时间感觉的“语言脑”;右半球专门负责形 心散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学琴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逐渐 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处理表象运动、形象记忆、空间关 延长,开始只能练5分钟,后来能连续坐下来练I小时,记忆力 系,它是主管音乐、情感方面的“音乐脑”。以前,人们更多地重视 也有所增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原来,在演奏乐曲时,学 左脑而忽视右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而科学与艺术创造过 生必须多向思维,他不但要记住乐谱,还要记住音准、节奏、速 程中所需要的想象力、灵感及直觉能力的培养和触发,都与右脑 度、力度、音色、时值、指法等多方面的要求。必须同时启动眼、 的开发、训练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开发右脑呢?我们知道,左 手、耳、口等多种感官和大脑神经系统,并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 右脑与躯体的神经联系是一种对侧联系,即左脑支配右手、右脚 一致。这样就使学生的大脑记忆力和注意力明显增强。 的感觉和运动,右脑支配左手、左脚的感觉和运动。而我们在生 5、器乐演奏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想 活中右手右脚用的多,左手使用较少。而进行器乐的学习、演奏, 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增强。学生在演奏乐曲时,他们不但要看 突出地显示了左手的重要性。左手是主要旋律线的表现,在演奏 到乐谱上音符的音高,还要注意到力度、速度、音色、音准、时值、 中更多的运动和注意力要放在左手上,同时右脑对左手按音的 节奏和指法等其他要求,要迅速观察并同时启动眼、手、耳等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艺术研究 种感官和大脑神经系统做出反映,才能很快演奏 谱面L最基 3、器乐演奏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 本的要求。这样一来,经过长期的学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变能 意识。学生们往往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他们对未知的、新奇的 力都会随之增强。当学生接触到新的乐曲时,还要分析乐曲的风 事物总是充满着兴趣和探索精神。兴趣是需要的延伸,是指一个 格、体裁、曲式等音乐特征,在演奏时又要溶人自己对乐曲的理 人富有积极情绪去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解和感受,赋予乐曲丰富的生命力和内涵,所以学生的理解能力 i『Ii这种倾向通常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一旦这种联系建立起 和想象能力又会不断增强。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总是同人 来并得到巩固,兴趣就会转化为志趣,成为f1觉的学习动力。学 类社会的进步相联系,总是充满着生机和创造性。学生在器乐演 生们往往容易对能发出美妙音响的乐器允满好奇,并产生学习 奏时,个人对音乐作品所包含的这种自由的、不受强制的独创性 的欲望,当学生经过一段EICI'H]的学习后,听到Fl己演奏出的优美 的感受和实践必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于他们创造 动听的旋律时,他们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这种器 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我罔的第一首 乐演奏的兴趣逐渐转化为志趣后,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的参与 提琴曲不是音乐家创作的,而是大科学家李四光创作的《行路 意识也就增强了。难》,他的音乐修养为他成为一个大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三、器乐演奏与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音乐和数学是开启人类灵魂的两把金钥 匙。”爱因斯坦曾经说:“我从小若不学习音乐,可能一辈子就一 事无成,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美国联邦储 备局赫赫有名的格林斯潘居然是音乐科班m身,年轻时存爵t 乐队吹萨克斯,因为这行竞争太激烈赚不到什么钱才改学商业 经济,结果出乎意料的成为美闫“经济沙皇”。目前许多银行招聘 职员,不仅招学金融、经济专业的,也手{j一些学音乐专业的人才, 因为他们也发现学音乐的人很有创艺思维。由此可见,这些名人 之所以能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与音乐给予他们的创造力是密 不可分的。 二、器乐演奏与心理素质 l、器乐演奏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和交流。目前中同的大多数 学生,学习压力大,负担沉重,和父母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变得 抑郁沉闷,缺少活力,对很多事情都失去兴趣。我们知道,音乐是 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 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巾枢,震撼 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 影响是很大的。好的音乐不但给人带来欢快愉悦,给人美的享 受,同时还能培养人正确高尚的情操,激励人们去追求自身的高 尚,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广阔的胸襟。在他们FI己演奏优美动听 的音乐的同时,内心的情感也就可以随之表达出来,达到心理压 抑的释放,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音乐还是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有 效方式,在器乐合奏中,学生要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演奏,乐曲 是否优美、和谐是和每个成员密切合作分不开的,有时一个人出 了差错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演奏水平。所以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 就要尽量沟通,交流,形成默契。这也有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 团结协作的精神。 2、器乐演奏有助于意志、信心的培养。学生存学习器乐演奏 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要求精细、准确,冈此就要面临一次又一次 的挫折,这也是同失败抗争的过程。许多学生在经过一个阶段的 学习,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都有所增强。许多学生在经过无 数次磨练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他们站在舞俞上,把自己 在台下练习过无数次的音乐完美地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的信 心也就从此建立起来了。著名的小提琴家帕尔曼,在他3岁时听 到了小提琴的声音,立刻学习小提琴,13岁被送如“以色列天才 儿童表演团”到美国演出和学习,最终获得成功。可这位著名的 小提琴家却是t],JL麻痹症患者,病魔使他的双腿瘫痪 小提琴改 变了他的生活,让他重新站在了音乐的舞臼上,让他建立起自 信,有勇气战胜疾病痛苦,重新找到了属于他的天空。可 ,演奏 乐器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青年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小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而是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项 工作如果仪靠政治课去进行是不够的,还要渗透在音乐教育中。 我国在远卉就把音乐放 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极其重要的位置 上。《礼记》巾有记载:“……凡l二_f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 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rl外,是故其成也怿。”我 同近代学者梁启超也非常强调音乐的育人作用,他说:“盖欲改 造同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音乐可以表 情达意,器乐曲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通过器乐演 奏,能使学生从旋律、音色中形象的感受到美,理解音乐内涵的 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f:学生受到鲜明的形 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这样就大大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 道德品质。 先秦诸子认为重视“乐教”町以使整个社会“移风易俗”,具 有“教化”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说过:“高雅音乐主要属 于文化、美学范畴,经典音乐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有助于提高 修养、开发智力。”在学生演奏乐曲时,都要了解曲作者的经历, 创作背景,创作年代,以及乐曲相关的文化常识,只有这样才能 更好的表达乐曲要表达的意境,赋予音乐以更多的内容。在这样 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就在逐渐的积累、提高,知识 也变得越来越十厚,他们的发展也才会更全面。 总之,提倡器乐演奏,目的并不是为了把学生人人培养成音 乐家,达到多么高超的水平。器乐演奏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根本 目的是使学生们的生理、心理、道德、文化等多方面素质在不知 不觉中全面提高。不难看Ⅲ,凡长期经过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智 力、精神、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随 着时间的推移会肜成一种心理定势,具有牢同的稳定性,能潜移 默化的影响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师大出版社,1999. [2】沈建军.音乐与超规思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库兹涅佐夫刘盛际译.爱因斯坦传[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1988 [4】沈建军.音乐与科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