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教学设计

来源:锐游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

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①指名读诗。 ②范读(出示课件)。 ③分组读诗。 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板书设计 清明

[唐]杜牧 解题目

清明时节雨纷纷, 景:雨纷纷 知作者

路上行人欲断魂。 人:欲断魂 释词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 情:怅然若失 懂诗意

牧童遥指杏花村。品诗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