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淮南卧病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淮南卧病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来源:锐游网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①(节选)

李白

吴会②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③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④。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注】①征君:期廷征召不赴之人。赵蕤:字太宾,梓州人,是李白居蜀中时结识的友人。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③良图:良好的打算,即远大的政治抱负。④寂历:凋落疏离。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吴会” 一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浮云”自比,用“飘”比喻自己客游至淮南的情形。

B. “良图俄弃捐”写作者很快放弃了政治抱负,这是因为作者功业无从成就,而岁月飞逝。

C. “古翠、长剑”句写古琴无人弹奏,长剑无人使用,“藏”“挂”二字,用词传神。

D. 本诗用词准确,比如“淸”写出了秋风的淸凉爽快,“白”突出了草露的圆润明亮。

E. “幽梦”句说因不见故人,故幽幽长梦无人相合,巧妙点题,强调朋友赵蕤与自己关系密切。

15. 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

14. BD

15. ①孤独漂泊之情。如“飘如远行客”指作者如一片浮云,飘然无可依傍,如同远行之客。②慨叹时光流逝、功业未就之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如“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指功业无处可以成就,岁月时光却奔促急迫地流逝。作者用古琴、长剑作比,比喻自己有才华不得施展,只能“藏虚匣”“挂空壁\"。③病中思乡怀友之情。题目中有“淮南卧病”,又如“衰疾乃绵剧\"指衰老疾病日甚一日,还如“故人不可见”就饱含怀念朋友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岁月飞逝”分析错误,

“岁光屡奔迫\"不是“良图俄弃捐”的原因。D项,“清凉爽快\"“圆润明亮”分析错误,上句诗中写“秋气方寂历”,点出了秋气肃杀、凋落万物的特点,因此“淸”“白”二字写出了秋风肃杀、秋露淸冷的特点,也正是受了这种凄淸气氛的影响,才有寂寞、孤独之感,于是对故乡友人的怀念也就更加殷切。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可从作者及相关背景、诗歌的意象和语言风格等入手,还要注意诗歌中明显的表示情感的词语,和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回答本题,可逐句分析情感。如本诗中的第一句中,以“浮云”自比,用“飘”比喻自己客游至淮南的情形,抒发了孤独漂泊之情。第二、三句中,“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指功业无处可以成就,岁月时光却奔促急迫地流逝。抒发了时光流逝、功业未就之情。第四句中作者用古琴、长剑作比,比喻自己有才华不得施展,只能“藏虚匣”“挂空壁\",表达了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第五、六句是写景,通过写“秋气方寂历”,点出了秋气肃杀、凋落万物的特点,“淸”“白”二字写出了秋风肃杀、秋露淸冷的特点,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寂寞、孤独之感。最后一句,说因不见故人,故幽幽长梦无人相合,巧妙点题,强调朋友赵蕤与自己关系密切,从而抒发了对故乡友人的怀念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