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制度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的屏障

制度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的屏障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制度建设 ● 防范操作风险的屏障 文/李林样 张月华 摘要:制度在银行业风险管理,尤其是操作风险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银行业的 稳健运行是以健全的产权制度、业务经营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制约制度等一系 列制度作保障的。本文揭示了当前银行制度安排缺失和执行不力的原因.提出了防范 操作风险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控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内控制度操作风险防范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 银行内部各种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亦有上升趋势,究其原 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制度建设的不到位则是其重要因 素。 解决。容易产生金融风险。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过程中的国家所特有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缺乏市场机制 的约束力和经济主体之间不完整甚至扭曲的信用关系造成 的。上世纪末的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银行 一直仗先舶执行:F力量 案件不断发生。在外界看来。这种似乎与宏观经济周期相 伴随的“怪圈”再次投影在我国加速改革的银行业身上。 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又是矛盾的凸显期。社会调 解、监督机制和法律建设还不完善。诱发犯罪的消极因素 薯行撮f-^蠢多冀的根本一目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对“制 度”作了如下定义: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 应遵循的要求与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追求 增多。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银行业,大量的新制度还很不 完善。操作还不规范,管理还不够严谨。最容易给犯罪分 子带来可乘之机。致使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在改革的过程中 不断呈现。 (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公司治理是一系列定义 福利或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这一定义说明制度是人 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行为的框架。制度可以提供及 时、准确的信息,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减少工作的不确 定性,降低风险。我们平常所说的“立规矩.成方圆”, 了股东、管理者、债权人和其它利益相关人之间关系的规 则。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为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 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设定的制度安排。从银行内部 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 通俗地反映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在银行业风险管理,尤 其是操作风险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是以健全的产权制度、业务经营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监 督制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作保障的。但我国银行业发生的 成果,但是其改革并不彻底,普遍存在缺陷。表现在:责 任不清,权力不明。追究不严,经营决策权过于集中。缺 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尤其对基层高管人员缺乏有效监督。 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从一定意义来说。这也是 各种违法违规案件。特别是近年来。农行系统发生的各种 违规案件,涉案金额之大。影响之恶劣。充分暴露了银行 业金融机构在制度建设与执行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一度声生仗曩的种种一目 矗副鳓们的高矗■枧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高发的最主要原因。 (三)内控基本制度安排缺失或执行不力。主要表现 在内部控制不能覆盖所有风险点。许多基层机构未建立并 (一)体制转轨时期造成制度缺陷。在两种体制转轨 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磨擦,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 执行异地交流制度、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强制休假制度和 近亲属回避制度,从而为操作风险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Q006年第Q期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机;内控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控制手段欠缺,操作 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在全系统范围内 风险突出;银行内部各岗位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逆程序 保持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内控制度要覆盖所有风 办理业务、玩忽职守等问题相当严重。权力大于制度、情 险点,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重点岗位、主要风 面大于制度,违反领导意志就会下岗失业。丧失利益,制 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 相互制衡。对新业务、新产品, 更 度执行受到严峻挑战, “顺水人情”成为“潜规则”。 要事先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准确计算和评估风险。防息于 (四)制裁违规行为的制度安排力度不够。由于“人 未然。同时。对现有制度要不断进行评估、修订、补充和 是理性的”,因此当违反制度所付出的成本小于收益时, 整合,确保各项制度在各部门、各层次得到贯彻执行。 制度对人的约束就会大打折扣。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主 (三)提高事后监督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实践证 要表现为对案件的查处不严,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对违 明,银行业监管体系中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管是银行业内 法违纪人员处理上。灵活性有余,原则性不足;重经济处 部的自我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要将事后监督彻底独立于 罚。轻行政处分;避重就轻,只处理当事人,不层层追究 前台业务之外,形成平衡制约的关系。突出亭后监督的重 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个别机构领导对违规违纪案件往 点,研究不同时期操作风险的发案特点,结合本单位实 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为保政绩,隐瞒案件,自 际,有针对性查堵操作案件的发生。科学地设置内部组织 行消化,使案件得不到及时查处,助长了作案人的侥幸心 机构,按照相互协调、平衡制约的原则,合理配置业务部 理。由于对违规问题查处不严,变相培育了“违规文 门、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检 化”。即不违规吃亏、不违规不发展。 查的作用。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审计组织 (五)缺少有效监督制约的制度安排。内部审计部门 体系和规章制度,制定审计规划、重点和方案 增强审计 未真正做到全系统垂直管理,片面服从本单位领导,只对 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专业 同级领导负责,不能独立地进行审计检查和做出公正评 性、权威性。 价。内审实施缺乏权威性,往往只是对发现的问题建议、 (四)开展操作风险专项治理工作。为坚决遏制操作 督促整改。很少给予处罚或处罚力度不够。部分银行机构 风险多发势头,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银监会正在 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还存在一定的制度漏洞。另外,社 开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防范银行操作风险的专 会公众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社会监督薄弱,加之银行信 项治理活动,督促银行加强管理,。从严治行,坚决遏制违 息不透明,使银行业不规范操作得以长期存在。 法违规案件的发生。配合此项活动,中国农业银行在全系 推进棚度变迁悬防范镰行业 统开展不同形式的操作风险专项大检查活动。为将此项活 动深入开展下去,各行还与司法部门合作,把查防违法违 摄作风险的首进逮径 规案件同加强制度建设、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深化体制改 制度变迁是人们特定的活动方式和相互关系的行为规 革和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充分暴露、严厉查 则的变化。它意味着一种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另一种制度 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从而使操作风险的发生减少在最低 安排的替代过程。由于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制 限度内。 度选择目标是明确的。为此制度变迁是必然的选择。 (五)严格实行问责制。作为一种事后控制办法。问 (一)加快银行业的改革步伐。完善公司治理是国有 责制具有持久震慑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人员,要做到有 银行改革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正是确保银行利益相关 案必查、有案必处,对责任人不仅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者利益均衡的制度安排,它是银行良好运作和科学管理的 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 根源和基础。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制度保障。我 机关。要建立操作风险问责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对相关责 国银行业机构要以国际最佳做法和银监会颁布的改革指引 任人员追究责任。对发生案件的,不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 为参照,以公司治理改革为核心。理清产权关系,不断改 任人的责任,而且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的责 革内部管理体制。强化财务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有 任。对事后监督与内审人员同样要实施问责制。对检查中 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彻底转换经营机制,从根本上防范操 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应发现问题而未能发现,或发现问 作风险。 题后隐瞒不报的,要严格追究其检查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最终 (作者单位:农行钟祥市支行) 体现在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建设上。要针对各项业务 责任编辑:胡云声 40湖北农村金触研究'2006年第Q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