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现状及“十三五”发展重点

浅议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现状及“十三五”发展重点

来源:锐游网
第4O卷第9期 2015年9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哐NT Vo1.40 No.9 Sep.2015 文章编号:1674-6139(2015)09—0012—04 浅议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建设现状及“十三五"发展重点 陈佳,毛惠萍,黄冠中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环境经济政策因具有手段灵活、实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得到环境管理者的广泛青睐。当前,浙江省 已初步形成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也面临法律支撑不足、配套政策不够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浙 江省需要对环保投融资政策、环保税费制度、资源市场化配置政策、生态补偿制度、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行业环 境经济刺激政策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形成科学、系统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促进浙江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浙江;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志码:A Study 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ioritie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 in Zhejiang Provinces During“1 3 th Five—Year Plan” Chen Jia,Mao Huiping,Huang Guanzhong (Environmentla Protection Science Research&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0007,China) Abstract:Envionmentral economic policiesare widely favored by enviofrlmental managers because of its flexibility and rela— tively low implementation cost.Zhejiang has form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 system,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lack of laws supporting and supposing polici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 cing system,environmental taxes and fees system,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ecological COB— pensation system,green financial system,and industry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 should be optimized in the“13th Five— Year”plan,forming a more scientiifc and 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 system. Key words: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Zhejiang;status;prospect 环境经济政策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 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 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 。中国自2007年全面启动环 政策系统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J。浙江 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 作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是国内开展环境经济政策研 究、实践较早、进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在环境资源有偿 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工作,并于2011年由国家环保 部制定和实施了首个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规划,即 使用、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 水平。随着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以及中 《“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建设规划》。经过数年的发展,环境经济政策已经成 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突破 口 ,在减少管理成本、调动利益相关方积极性和主 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推进,环境经济政策迎来更为 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拟在分析浙江省环境经 济政策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 础上,结合“十三五”发展形势,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浙  动性、增进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灵活机动性、筹集环 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设重点。保资金以及调控环境行为、促进经济转型、优化环境 l 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 收稿日期:2015—05—13 1.1发展现状 作者简介:陈佳(1984一),女,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 政策、环境规划研究。 ・近年来,浙江省对于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设 越来越重视,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 l2・ 嘉 期 陈佳等‘浅议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现 ‘十三五”发展重. Vn1S.e4p0 .N20O.195 先进的地方环保经济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覆盖社 色金融、行业环境经济政策等在内的基本框架,不同 会经济活动全链条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形成包括 政策单独或共同调整着开采、生产、流通、消费等社 环境投融资、环境税费、生态补偿、资源市场配置、绿 会经济活动各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及主要进展 分类 主要进展 一. 1.建立了面向阶段性环保目标需求的环保财政投入机制,设立了多项环保专项资金,并逐步开展环保投资绩效管理,出台 :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实施办法》(浙环发[2ol1]2号) 2.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浙江省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浙发改法规 [2014]570号),鼓励运用BT、BOT、PPP等模式开展公用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融资建设 1.贯彻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优惠等一系列国家绿色税收政 环境税 策,在此基础上制定地方税收绿化政策,出台《关于调整资源税征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96号),提出 费制度 在全省范围统一对建筑用砂以及在省境内开采方解石、叶蜡石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资源税 2.做好排污费征收工作,优化征收标准,出台《关于调整我省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浙价资[2014136号) 1.2005年在全国省域范围内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200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6个省域生态 环 境 生态补 环境补偿试点省份之一,并出台《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2012年再次修订),目前已实现了省对所有 经 偿制度 市、县(市)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的全覆盖,实施浙皖两省跨界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_4j 济 2.不断推进制度优化,出台《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9]91号),将 政 策 考核结果与转移支付挂钩 体 1.实施资源性产品开发和使用方面的差别化价格政策,如烟气脱硫脱硝脱汞电价政策、阶梯电价和水价等 系 资源市 基 2.在全省范围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 本 场化配 置制度 意见》(浙政发[2009]47号)、《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浙政办发[2010]132号)等政策文件, 框 架 形成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基本框架体系和操作模式 1.大力推进绿色信贷实施,建立企业环保信用信息平台,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的实施意见》(浙环发[2011]34 绿色金 号)、《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工作指导意见》(浙银监发【2012]204号)等系列文件 融系列 2.实施绿色证券制度,开展企业上市环保培训、加强上市企业日常监管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等 制度 3.积极探索绿色保险,自2010年正式启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在嘉兴、台州、绍兴等区域的医药化工等高风 险行业首先启动,至2014年已有200多家企业参保,保费总额达到500多万元 1.依据国家环境保护综合名录,严格落实“双高”产品取消出口退税、禁止加工贸易,以及企业使用节能环保设备的税收优 行业环 惠政策等 境经济 2.探索基于企业吨排污权指标为主要评价,综合考虑用地、用电、能耗等因素的量化考核和分行业排序制度,并配套相关激 政策 励约束措施,以此鼓励行业先进和淘汰落后,出台《关于加强环境资源配置量化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浙政办发 (2013]8号)、《关于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激励制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浙环发[2013]61号)等文件 1.2存在问题分析 以在政策设计之初开展政策预判评估,在政策实施 1.2.1制度的法律支撑不足 过程中或者实施一个阶段后开展跟踪评估,为政策 目前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水平总体上还十分不 的制定、调整、改进或取缔提供科学依据 2 ]。但目 够,制度推行多采用指导意见或暂行办法等形式。有 前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估机制尚未形成。在很 些环境经济政策虽然在部分法律条文中有提及,但尚 大程度上阻碍了政策试点的深人探索,直接影响决 未制定专门的单行法律;有些环境经济政策尚找不到 策的科学化水平;也导致在政策设计中对政策体系 明确的法律依据。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缺乏造成制 整体协调性考虑不足,往往注重单一政策的设计,单 度的约束力、权威性等明显不足,难以长效发展。 项环境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衔接、与其他环 1.2.2政策实施配套不完善 保政策的衔接考虑不够。 浙江省许多现行环境经济政策还仅出台了部分 1.2.4部门协调不力 原则性指导意见,具体执行规范、配套制度方面尚需 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往往涉及经济管 进一步规范完善。部分环境经济政策虽已处于推行 理、资源管理、财税管理等多个部门,在具体制定 阶段,但实际上其执行基础尚未完全建立。例如,排 和执行中如何进行责任分配和力量配合均需要进 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已开展多年的试点,但至今尚 一步明确。例如,环境税改革政策将涉及环保、财 未对排污权的产权属性予以明确,资源产权体系不 政、税务等部门事权的分工和职责的重新界定,需 完善直接影响了环境资源的定价,也导致环境资源 在制度设计之初进行明确,并建立相关职责追究 的市场化配置难以有效落实。 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分散在各个部门,缺乏统一的 1.2.3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协调机制,导致在执行中存在重复补偿、遗漏补偿 开展政策评估是环境经济决策的重要环节,可 等情况[ 。 ・1 3・ 掌 期 2.1面临形势分析 陈佳等・浅议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现 ‘d- ̄3i”发展重点 V01S.e4p0 No.9 .2015 2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展望 从宏观发展来看,政府对于经济的宏观政策重 心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整,政府主导投资行为逐 渐弱化,社会资本将更加活跃,为环境保护多元化投 融资以及污染治理市场化改革提供良好环境;资源 能源消耗趋势发生转变,资源环境要素投入趋缓,为 全面建立资源环境产权体系、实行资源环境价格改 革提供实施空间。从微观调整来看,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往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方向进行,绿 PPP以“产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的优势;探索开展环 境合同服务治理模式,建议在“十三五”期间结合浙江 省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重金属治理等项目,选择 些流域和湖泊开展环境合同服务试点。 2.2.2积极推进环境税费制度改革 继续完善排污收费体系。修订完善浙江省排污 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调整排污收费标准,建 立差别化排污收费机制;开展VOCs等污染物排放 收费制度相关探索,如VOCs排放情况调查、排放系 数和收费标准研究等。 优化环境治理收费政策。综合考虑污水处理成 一色金融、各类行业环境经济刺激政策等即将迎来更 本、社会承受水平等因素,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标 好的发挥平台。 准,并结合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逐步推行分区、分 “十三五”时期,要以市场化的环境资源配置、 类、分档的污水处理费计征方式;结合污泥处置的进 治理模式、监管模式来减少管理成本、实现环境治理 一步开展,研究污泥处置费用的征收标准;结合垃圾 目标;以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 分类处置工作的推进,以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 为基础,研究制定垃圾处置收费标准,完善改革垃圾 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 处置收费方式。 色债券等金融政策引导企业环境行为,促进转型升 探索实践排污费改税。在征收对象方面选取具 级;以合理的环境税费制度调控社会环境行为、引导 有较好计量基础的污染物种类率先改税,如COD、 绿色消费模式;以绿色保险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氨氮、SO:、NO 五类重金属等,逐步推进其他污染 和环境事故救济能力。 因子的污染排放税征收计量;强化税基计量,结合目 2.2“十三五”建设重点 前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规范 2.2.1持续优化环保投融资政策 环境管理数据,探索实践由第三方技术单位核定排 进一步优化政府环保投入方式。强化政府环保 污单位实际排污量。 投入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环保领域给予倾斜 2.2.3有效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 性支持,积极采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先建后投等 清晰界定资源环境产权。产权规则明晰是环境 基于绩效的环保专项资金支出方式;着力提升财政 资源定价、市场化交易的基础,要积极通过立法和法 资金使用绩效,强化环保财政资金投入的绩效评价。 律保证来对环境资源进行清晰的初始产权界定,使 创新完善各类环保融资方式。充分利用政策性 得环境资源能够进行定价,并通过市场交易进行转 金融机构职能,通过无息贷款、低息贷款、优先贷款、 移、重组和优化。 延长信贷周期等方式强化对生态环保事业的资金支 深化资源性要素价格改革。加快环境资源价格 持;鼓励发展支持生态环保的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 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彻底改变长久以来“环境 本采取私募等方式设立主要投资于生态环保领域的 无价”的外部性行为,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并 产业投资基金,政府以财政性资金通过认购基金份 将环境成本纳入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各类资 额等方式给予支持;探索创新环保信贷服务,支持开 源定价中,充分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 展排污权抵押贷款、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 逐步建立资源性产品的“全成本”概念。 创新类的贷款业务;支持生态环保建设项目开展股 完善环境资源交易市场。强化排污权交易政策 权和债权融资,探索发行公益性债券、市政债券等用 的整体谋划,进一步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 于生态环保建设融资。 点范围和交易标的,加强排污权交易政策与其他环 着力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全面规范环境污染 境管理制度的衔接和整合;明确政府在交易市场中 第三方治理,不断加大第三方治理的推广力度,尤其 的宏观调控职责,优化排污权指标的初始分配体系, 在重点污染行业以及工业园区污染治理领域,鼓励引 将初始排污权分配与总量控制制度紧密结合,完善 入环境服务公司,通过委托治理服务、托管运营服务 政府储备指标和出让管理体系;完善排污权交易市 等方式,进行集中式、专业化治理;加强政府与社会资 场规则,大力发展市场竞价、临时交易多样化的交易 本合作治理模式的探索实践,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打 方式,构建市场化的交易价格机制,制定完备化的交 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优质示范项目,加快健全完善 易操作规范,提供流程化的交易审批、交易指导、交 PPP运作制度体系,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管,突出 易操作等服务;健全环境资源交易监管机制,完善污 ・14・ 掌 期 陈佳等・浅议浙江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现 I十三五”发展重点 Vo1S.4ep0. N20n1 95 染源监测管理体系以及排污权交易市场准人、运行、 退出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排污权交易信息公开,包 括排污权指标供需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公开等;构建 环境资源交易内生机制,通过积极完善排污权抵押 制责任保险执行体系进行全面完善,建立健全环境 风险评估机制,由各地根据实际制定纳入保险名单 的重污染、高风险重金属企业和化工行业企业名单, 并积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事 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环境 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 承保、风险管理和理赔机制。 2.2.6 不断挖掘行业环境经济刺激政策 进一步优化行业内企业的排序方法,依据地区 实际情况科学划定评定范围;优化评定指标,对评定 指标的选取、权重分配等进一步优化,强化指标的代 贷款等融资政策,拓展环境资源稀缺势态下排污权 指标盈利途径。 2.2.4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持续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纵向 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比重,重点向禁止开发区 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扩大生 态补偿范围,在现有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森 林、矿产资源开发等补偿领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湿 地、海洋、耕地及土壤的生态补偿,推进浙西南山区 开展生态环境补偿费和生态环境补偿金试点,海洋 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试点工作。 进一步优化生态补偿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多元 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在生态关系密切的区域建立起 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换关系,探索实践区域之间、流域 上下游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积 极运用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生态产品 服务标志等市场化补偿方式。着力优化生态补偿方 式,积极采用资金补助、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 训、共建园区等“造血型”生态补偿方式,尤其要加 大技术培训、科技帮扶等智力补偿力度。 建立完善生态补偿配套制度。完善生态补偿的 标准体系,并结合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选取不同的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式,如对于产权比较容易界定、 受益主体较为明确的生态和环境产品,应鼓励受益 方和生产方通过双边协议加以解决;在部分领域引 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制定补偿标准,如引入招标、拍 卖、挂牌等方式;完善生态监测及服务价值评估体 系,建立生态补偿监督及问责机制,强化对生态补偿 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督考核。 2.2.5深入推行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持续推进绿色证券/债券发展。针对上市环保 核查制度取消的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改革文件,从而 持续规范对上市企业的环保监管;进一步强化上市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切实加强上市企业环保后督查; 探索建立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鼓励上 市公司运用绩效管理理论优化企业环保管理,选择 比较成熟的板块或高耗能、重污染行业适时开展上 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试点;强化企业环保信用信息 体系在绿色债券审批中的应用,作为地方政府债券 自发自还试点省份,结合环境保护重大战略部署,选 取部分地市开展地方政府绿色债券试点。 积极推广绿色保险试点工作。在原有试点地区 基础上,选择重金属、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在全省范围 内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对环境污染强 表性和覆盖面,强化排污绩效等环境指标的权重,将 企业环境行为的表征性指标,如企业环保信用等级 等纳入评定标准。创新完善配套激励约束政策,如 实行差异化的减排激励、排污权指标配置激励,将排 污强度大、综合效能低的落后企业纳入相关整治提 升行动;联合工业、国土等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不 断丰富激励约束政策,实行多方位、综合性激励,对 排序靠前的先进企业在土地和水电资源使用、银行 信贷、上市融资等给予一定支持。 积极推进基于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行业环境经 济刺激政策。在国家环保综合名录的基础上,探索 建立浙江省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筛选机制,制定符合 地区实际情况的地方环保综合名录;进一步强化名 录在各领域的使用效力,着力提升环保综合名录的 公开化和信息化程度。 3 结语 在环境管理中,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是解决环境 问题的有效办法,科学的环境经济政策可以促使环境 管理系统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所需要的环境效果。 而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 程,不仅需要结合国家以及浙江省特点充分研究和科 学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而且需要环境保护 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以此强化体系建 设的整体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战峰,葛察忠,高树婷,等.“十二五”环境经济政 策体系建设路线图[J].环境经济,2011(90):35—47. [2]董战峰,葛察忠,高树婷,等.新时期我国环境经济 政策体系建设面临挑战[J].环境经济,2012(10):15—21. [3]董战峰,葛察忠,王金南,等.环境经济政策:十年呈 现五大特征[J].环境经济,2014(121):32—37. [4]董战峰,李红祥,龙凤,等.“十二五”环境经济政策 建设规划中期评估[J].环境经济,2013(9):10—21. [5]李慧.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绩效分析[J].生态经济 (学术版),2008(2). [6]张艳.我国环境水费制度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9(4):339—340. [7]陈燕,蓝楠.美国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38—42.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