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以及温馨提示(五篇)

实验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以及温馨提示(五篇)

来源:锐游网
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又是一年清明际,又是追思纪念时。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我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放假时间

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

二、温馨提示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怀奠亲人节日,也是万物复苏的节气。为了您和家人平安幸福,特别提醒,请时刻注意安全防范工作,不让隐患有可乘之机,并注意以下几点:

1.倡导文明,树立祭扫祭新风

提倡通过家庭分散追思、家庭悼念、网络献花、留言寄语等形式祭拜,不现场祭拜、不踏青祭拜、不聚集祭拜。缅怀故人由实地实物祭扫转换为精神祭拜,重于心而不拘于形,

营造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

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保护环境,在此倡导大家做到安全祭扫,防火第一,进山祭祖时,不点香、放炮、烧纸。让我们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倡导绿色环保祭扫新风尚。

2.注意交通安全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等,不得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乘坐具有合法资质的车辆。在回家、返校途中,不乘坐“三无”车辆。

3.注意消防安全,防火防灾

春季正是火灾多发的季节,防火形势异常严峻。请家长们谨记,家中不私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插座上不要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在使用热水壶、电熨斗、电饭锅等家用电器时,离开要切断电源。

4.注意饮食安全

家长引导孩子培养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共建节

约型社会。假期间教育孩子要勤洗手、多喝开水、吃熟食,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品,少吃油炸食品,谨防病从口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强身健体,铸就强健体魄

春季是流行病高发期,家长要根据春季常见流行病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可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观赏春天的景色,让孩子参加一些安全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运动,精心呵护与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兴趣和探究欲望。

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需要的是铭记。铭记感悟的力量,擦掉缅怀的泪水,鼓舞我们前行,奋发读书,爱我中华,祝福祖国!

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将2024年清明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

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三天。 二、返校时间:

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 三、假期安全

1.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江河湖海、溪流、水塘边戏水;不到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游玩。

2.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三无”车辆(无证、无牌、无保险),不乘坐报废、超员、农用、两轮、三轮摩托车等非营运车辆,确保生命安全;禁止无证驾驶机动车辆,禁止骑乘共享单车,骑电动车务必佩戴安全头盔,后座不带人;加强交通安全防范,确保安全。

3.预防网络诈骗。遇到各类欺诈行为,做到“不信、不转账、不充值、不刷单”,被骗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4.倡导文明祭祀。清明祭扫活动从简从快,鼓励采用线上祭扫、云祭扫、代为祭扫等方式,不组织、不参加集中祭扫、集体共祭等大规模祭扫活动,减少人员聚集。提倡无烟扫墓、

文明祭祖。

5.树立防火意识。做到森林防火“十不要”。不要携带火种进山;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把照明;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不要在林区内狩猎、防火驱兽;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家长朋友及同学们,文明祭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保护环境,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凝心聚力,深入推进泉州生态文明建设!让我们的节日成为播撒文明、提升素质的窗口,让清明节成为安全、文明、和谐的节日!

学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和缅怀先贤的日子。根据《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我校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安排如下:

一、放假安排

放假时间: 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

返校时间:2024年4月7日(星期日)正常回校。 二、清明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1.扫墓祭祖。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

2.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3.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

一种游戏。

4.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三、温馨提示及注意事项

1.带孩子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时刻关注孩子,教育幼儿外出时一定紧跟家长,以免走失。

2.春季天气多变,外出时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降雨高峰;告诉孩子在雷雨天时,尽量不要在户外活动;天气逐渐转热,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时刻牢记防溺水“六不准”,叮嘱孩子不能到河边、池塘边玩耍,更不能私自下水游泳。

3.祭祖期间,严禁孩子玩烟花、爆竹,做到文明祭扫,严防森林火灾;外出踏青时,注意预防花粉过敏;游玩时,拒绝危险举动,确保人身安全。

4.加强孩子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等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家长应告诫孩子,哪些是不可做的事情,并密切留意孩子的举动。

四、卫生保健

1.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根据流行病、传染病的特点,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2.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3.春季昼夜温差大,有时中午还日光灼人,早晚却凉意袭人。体质弱的孩子很难适应气温变化,容易着凉感冒,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适时增减衣服。

五、饮食安全

讲究饮食卫生,严把“进口”关,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零食。

四月伊始,春意绵绵,做好预防不负春。

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有意义的假期!

2024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民间缅怀逝者、悼念先人、纪念祖先的重要传统节日。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也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感恩和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

根据根据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一、放假时间 :

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

二、温馨提示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营造更加良好的育人环境,希望各位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共同做学生在假期里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放假期间人身、财产安全。

(一)防溺安全教育

家长要教育好孩子,假期不能私自到江、河、海、湖泊游泳戏水,孩子外出游泳必须要有成人监护,并采取安全措施,没有成人监护和安全措施,孩子不能结伴或单独外出游泳。

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嬉戏玩水;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二)防火安全教育

时刻紧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教育好孩子用好煤气灶,防止煤气泄露或空气不流通

而造成的煤气中毒事件。教育学生懂得防火、灭火和逃生知识,做到时时提醒,防患于未然。在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烧纸钱,不燃放鞭炮,不点蜡烛、不烧坟草等,提倡用植树、送花等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文明方式祭奠。

(三)交通安全教育

家长们在假期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督促孩子走斑马线,看红绿灯,不要在马路上互相追逐、嬉闹,培养孩子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四)社会安全教育

假期是扒窃、诈骗等案件的高发期,家长们要多向孩子进行“警惕教育”。要教育孩子在公共复杂场,加强自我防范,防止被人敲诈或诈骗,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同时还要向孩子灌输一些如何提防陌生人、家庭如何防盗等方面的知识。

(五)用电安全教育

家长们要经常、反复地对孩子进行家用电器使用注意规范的教育,要避免孩子直接操作危险性高的电器,并要教会孩子应付意外事故的基本技能。

(六)网络安全教育

家长们应该对孩子上网给予关注和必要的指导,指导孩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学习、开阔视野,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沉迷于电子游戏,不约见网友,远离网络暴力。引导

孩子养成文明上网,上文明网的好习惯,并杜绝孩子在假期到网吧上网。

(七)防意外伤害安全教育

家长应教育学生提高安全意识,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网吧、迪厅等活动和场所,不结交不良的社会人员。外出旅游要有监护人带领,严格遵守旅游景点的提示和要求,注意财产安全,不单独行动,不到未开发的区域游玩。

(八)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假期要注意科学用餐,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安全重于泰山,在确保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希望各位家长还要很好地引导子女,正确处理假期休息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安排假期作息时间。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们的幸福,是学校的欣慰,更是祖国的期望。家长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孩子假期安全多一点教育,多一份关注,让孩子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假期。

小学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及安全须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即将迎来我国民间重

要的节日——清明节,这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根据有关通知精神,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

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

为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的假期,特别提醒家长在假期要认真履行监护人的教育和监管职责。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安全教育:

1.倡导文明祭祀

每年一到清明节,到处都在烧纸钱,锡箔,烟灰随风飘散,很污染环境,还会引起火灾,危险极大。也为了孩子的安全,严禁孩子玩烟花、爆竹。上山扫墓祭祖,倡导家长们用植树、献鲜花、花圈等文明祭祀方式悼念先人;严禁带明火进森林;上山扫墓不要有乱砍林木行为,扫墓后要带着所有的垃圾,不要遗留废弃物在山上,以免破坏生态环境。

2.交通安全

出行前要关注天气变化,道路交通管控等情况,加强风险评估。清明节期间,人多车多,家长要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注意行路文明。到户外扫墓时,骑车、乘车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3.防溺水安全教育

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在清明假期间,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4.预防网络电信诈骗

警察叔叔说,骗子都是忽悠大师,切不可相信“天上会掉馅儿饼”,做到自己不上当的同时,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手机,不要随意让孩子登入你们的QQ、微信、支付宝等,更不要让孩子用你们的手机玩游戏买装备。既要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又要保护好自己的钱袋。

5.饮食安全

讲究饮食卫生,严把“口”关,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少吃零食。

6.加强安全意识

加强孩子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等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外出踏青时,注意预防花粉过敏;游玩时,拒绝危险举动,确保人身安全。家长应告诫孩子,哪些是不可做的事情,并密切留意孩子的举动。

二、卫生保健

1.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根据流行病、传染病的特点,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2.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3.春季昼夜温差大,有时中午还日光灼人,早晚却凉意袭人。体质弱的孩子很难适应气温变化,容易着凉感冒,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适时增减衣服。

三、清明节习俗

1.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2.清明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3.清明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清明放风筝:风筝又称“纸鸢”、“鸢儿”,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

可以放上天空。

5.清明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孩子假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文明、安全而充实的假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