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州的经济发展
温州城市规模不大,实体经济就是低、小、散的企业。温州的实体经济应该走高效、高附加值、创新的道路。我们一定要走一条发展捷径。
温州转型发展和创新城市可以一起发展,不要只顾转型发展而不顾创新发展建设,温州要成为中国有巨大影响力的城市还是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都要成为创新型城市,成为创新型城市:一、科技 二、人才 三、宽松的环境。
我认为我们可以走捷径成为创新城市,首先依托温州所有的大学扩充所有跟实体经济有关的工业科研实验室,市科技局出台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创办属于企业自己的科研机构,给予资金和科技信息支持、税收优惠、现金奖励,对重视科技研究的企业给予评比或什么称号。让更多的国家级的工业科研机构落户温州,给予优厚待遇给车给房给高薪对企业申报的科研项目实行全方位帮助和支持解决科研中的难题问题,绿色审批提供科技信息。鼓励民间工业科研,或组建工业科研机构。上面的一切只要政府税收的调节和优惠政策的出台,只需借力打力就行,时代在变你不变就等着被淘汰。现在流行的手机苹果四代,苹果公司用两年就打败了有百年历史的诺基亚,有百年老字号的黄色巨人柯达也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墨守陈规而宣布破产。现在的人拍照都用数码相机谁还用胶卷了啊。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现在温州问题的焦点好像都集中在了金融体制,这些都是那些不了解温州、不了解这次老板跑路深层次原因的新闻媒体的炒作和跟风。结构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且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随着这几年人民币的升值、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企业利润越来越低。比如那个信泰集团,眼镜产业一年才2.5个亿,员工就有3000多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往往满足不了投资者现有的标准,于是这些企业主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其他暴利的行业上,最多的就是房地产、矿产和太阳能。
看了下跑路名单,可以归为几类:一类是放弃了主业做其他的导致资金链跟不上,去借高利贷跑路的,这些公司规模比较大,比如列入跑路名单的信泰集团,就是涉足房地产、太阳能行业,三旗集团涉足的行业更多,甚至还有红酒,要命的是他如果做红酒贸易还好,偏偏去做红酒酿造,这个投资就大了去了;一类是中介人,就是自己的上家跑路了,自己也跑了,这些人本身是做贸易生意或者开小厂的,一年一两千万谈不上规模;一类是因担保或参股担保跑路的;最后是其他原因跑路的,如赌博欠债等等。
以总的说来,这次温州现象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是对一窝蜂投资的惩罚,是优胜劣汰。不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怎能让企业主有风险和忧患意识呢?温州之路与温州经济发展令全国乃至世界瞩目,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奇迹。民营主体活力四射;产业集群纵横市场;小城镇发展独树一帜;民间资本积累和投入创造了温州经济的辉煌。然而,曾有的“光环”只能说明过去,如何把握现在,再创温州经济新特色却任重而道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