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下穿既有桥梁施工方案
下穿既有线K807+360桥梁道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既有湘渝线在K807+360处设置2孔跨度8.0米的片石墩台简支梁中桥一座,乡村道路从桥下穿过;此座桥梁结构尺寸经现场量测净高3.20米,净跨5.8m。由于新建兰渝铁路施工需要,混凝土施工车辆必须沿既有乡村道路通行,但考虑到桥梁净高无法满足行车要求,因此需要对桥下道路进行改坡、深挖处理,以满足通行条件。
二、施工方案
为了确保既有线本座桥梁的行车安全,先对桥梁相邻的两个墩台处设置高标号混凝土挡墙进行防护,再对此段道路改坡、深挖,最后采用40cm厚的高标号混凝土硬化路面。混凝土挡墙长度6m、高度1.5m、宽度1.0m;乡村道路改坡15°,线路长度10m、宽度3.8m。具体详见附图1桥梁墩台加固示意图
1、准备工作 1.1现场调查
组织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对现场全面勘察,重点摸清既有线路预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并对有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地下管线报请相关部门改迁、防护。
1.2签定安全协议
施工前编制可行的加固方案,报请工务段审批,并与工务段安全科签定安全协议。
2、施工方法
- 1 -
2.1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对需要改建地段定点、定线布设,白石灰撒出施工范围,再对原地面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红油漆标示出下挖深度的控制线。
2.2混凝土挡墙施工 2.2.1挡墙基础开挖
为了确保既有铁路行车安全,挡墙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小型风镐进行施工,沿桥梁墩台内侧开挖6m长、1m宽、1.5m深的基槽,并沿基槽周边设置排水沟以防基坑被水浸泡。
2.2.2混凝土浇筑
基槽内采用C30高标号混凝土,控制每层浇筑厚度为50cm,人工振捣密实,直至浇筑超出基坑顶部15cm左右人工收面并预留排水槽。
2.2.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采用人工洒水,每次浇水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采用自然养护。
2.3安全防护措施
2.3.1、混凝土防护施工期间,设置专职安全人员进行全过程安全监控。
2.3.2、施工期间在既有道路两侧设置交通指挥人员,防止发生道路堵塞情况
2.4道路施工
- 2 -
2.4.1道路开挖
道路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开挖土方借用三轮农用车运输至指定地点,留作道路顺接时使用。便道开挖完成后采用小型夯机对基底进行夯实,如基槽内有水时应在基槽一端设置集水井,并将积水用水泵抽至既有排水沟内,并及时清除基底松碎石块、淤泥等杂物。
2.4.2混凝土路面施工
路面同样采用C30高标号混凝土,混凝土采用现场拌制,小推车倒运,实验员全程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监控、调整,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同样采用人工洒水养护方法,并且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4.3道路排水
桥梁墩台身及道路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道路一侧设置集水井,以便将因雨水等原因造成的道路积水及时排出,防止雨水长时间浸泡道路及影响车辆通行。
三、施工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1)项目部管理机构
组 长:王忠勋 副 组 长:屈 锐 专业工程师:成 鹏 (2)施工组织机构
组 长:李博武 副 组 长:杨 勇
技术负责人:郭红龙 安全负责人:李秀峰
- 3 -
2、组织机构各层职责 (1)项目部管理机构职责
负责管理、监督劳务队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各项作业工序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负责与公务段的协调和配合。
(2)施工组织机构职责
①组长、副组长职责:负责安排施工的所有事项,监控施工全过程,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施工,全面负责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
②技术负责人职责: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可行的施工程序,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现场监督指导并组织现场施工。
③安全负责人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四、安全保证措施
1、在道路两侧设置施工标示牌及警示标志。
2、设置专职安全员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安排专人指挥疏导交通,防止车辆堵塞。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在铁路上行走及休息。 4、同时重新设置限高栏杆及标示,将限高调整至4m。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