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诗经蒹葭鉴赏分析

诗经蒹葭鉴赏分析

来源:锐游网
诗经蒹葭鉴赏分析

诗经蒹葭鉴赏剖析

导语:《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倾慕、和追求的对象。下边由为大家的诗经蒹葭鉴赏剖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说明

1

、蒹( ji ān):没长穗的芦苇。葭( ji ā):初生的芦苇。苍

苍:鲜亮、旺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 3 4 5 6 7

、苍苍:旺盛的样子。 、为:凝固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水而下。一说“洄”指

曲折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1 / 3

诗经蒹葭鉴赏分析

8 9

、从:找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10 、宛:宛如,仿佛。 11 、晞( xī):干。

12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 、跻( j ī):水中高地。 14 、坻( chí):水中的沙岸 15 、涘( sì):水边。 16 、右:迂回波折。

17 、沚( zhǐ):水中的沙岸。 译文

河畔芦苇青苍苍,秋深露珠结成霜。意中之人在哪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忧如在那水中央。

河畔芦苇密又繁, 清早露珠不曾干。 意中之人在哪处 ?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登攀难。顺着流水去找她,忧如就在水中滩。

河畔芦苇密稠稠, 清晨露珠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哪处 ?就在水边那一头。

2 / 3

诗经蒹葭鉴赏分析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忧如就在水中洲。

赏析

《蒹葭》是《诗经》中向来备受欣赏一首抒怀诗。全诗洋溢着抒怀主人公对“伊人”的真挚神往和执着追求的爱恋之情。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找。虽历经含辛茹苦,但“伊人”一直让人隔河盼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行即。全诗字里行间表露出主人公望眼欲穿而又追求不得的绝望、难过之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开头二句皆以秋景起兴,描述一幅水乡清秋图;三、四句展现诗的中情意象,点明主题:“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隔河盼望,找寻“伊人”;后四句描述找寻状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象迷离,二者皆以“伊人”不行得为旨归。

这首诗最主要艺术特点是境界模糊、含蕴不尽和寓情于景、情形交融。 “伊人”终究是什么人,没有详细所指,甚至是男是女都无从确认,飘忽不定,似近而远;再加上“宛”字的妙用,使诗的境界显得空灵模糊,引人联想。 每章开头都是写景,经过凄凉凄迷的环境对主人公寻找无所得的悲伤凄婉的心境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达到了情形交融的艺术境地。 此外,诗歌采纳重章叠句的形式, 频频咏叹,层层推动,步步深入,达到了频频抒怀的目的。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