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方案

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方案

来源:锐游网
鹿城区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方案

(2010-2012)

一、产业现状基础

机械电子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鹿城重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区机械电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9年,全区机械电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超亿元企业11 家,高新技术企业 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约1.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4.6%以上 ,产品主要涉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轻工机械包装、网络通讯设备、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印制电路板(PCB)等等。

但我区机械电子产业进一步发展受到诸多现实问题与瓶颈,仍需大力培育和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传统的机电产品为主,其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成套设备较少;企业研发投入少,设计开发能力、制造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 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还不能作出迅速反应,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技术、产品研发进展缓慢,在国内有影响、市场覆盖率大的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一些有技术优势的产品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关键技术如集成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存在着明显差距;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不足,研发、管理、营销人才缺乏。

为切实推进机械电子产业良性发展,努力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特制订本培育升级方案。

二、主要目标(到2012年的主要目标)

1

到2012年鹿城区机械电子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力争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力争有 1家企业上市;新增高新技术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 %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增加值比重达 20 %以上;

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优势特色等四大产业规模集聚,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和一批以“专、精、特、新”为优势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主要内容

(一)重点扶持四大规模产业发展

1.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利用鹿城位居温州中心城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的相对优势,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联合、整合资源等方式,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用3-5年时间,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温州市的重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在产业布局上,一是抓好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设,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集群度高的电子信息总部型企业,轻工特色园区二期规划上要专门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园区,做为鹿城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二是做好市场配套建设,新建或扩建一个浙南地区一流的电子产品交易中心,集批零交易、品牌展示推广于一体;三是做好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是引进、培育和发展现代通信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软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化、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光电子应用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及其产业化等5类电子产业。

2.发展机械和机电融合先进制造业。瞄准当今信息业与机械制造业的较好结合点和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融合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等有关技术而形成的综合

2

性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上主要选择在轻工产业园区和临江沙头园区。重点推进机械和机电融合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新型液压元器件、高性能轻工机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3.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该产业产业链长,未来市场潜力非常巨大。要抓住有利时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是发展光伏及风电配套产业、大功率变频器产业、环保设备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技术开发与生产,产业布局主要在轻工产业园区和临江沙头园区。

4.发展优势特色装备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以星际控股集团为代表的警灯警报器、以浙江长城减速机为代表的搅拌成套设备、以南方游乐为代表的游乐设备,润新机械为代表的水处理装备。

(二)实施技术创新,培育发展一批“高、精、特、新”产品的企业

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突破产业发展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特别是要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选择一批关联度高、技术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给予扶持。通过项目的示范和试点,带动更多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整合提升,鼓励企业上市、创品牌

鼓励企业整合重组。一是要积极推进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上市,实现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鼓励企业开展产业领域合作,建立共同体,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由协会牵头,引导一批企业共

3

同投资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一些项目,引导龙头企业利用拥有的品牌、资金、研发、销售等资源优势,兼并重组中小企业,通过组建集团,实现做大做强。三是鼓励企业与国际行业龙头、知名品牌公司进行联合,提高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品牌知名度。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产业目录导向管理,落实创新项目的空间布局。 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管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扶持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要依据导向目录和产业布局,严格准入门槛,并优先推荐拟重点推进的机械电子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园区的产业集聚和布局,提升单位面积的投入和产出率。拓展转型发展空间,引导非规模企业入驻标准厂房,鼓励企业通过零土地技改,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加工配套企业,进入轻工园区、沙头工业园区周边地区。

(二)建立和完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重点企业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公共实验平台,为配套企业产品的测试、实验提供服务。

(三)完善名牌推进机制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行业参与”的原则完善名牌推进机制,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名牌意识;二是要积极发现和培育具有名牌潜力的企业和产品;三是对名牌及名牌培育企业要加大激励措施;四是大力保护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一是扶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通过“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模式开展技术标准

4

的研制,占领行业至高点和标准话语权。

二是以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联盟标准,在产业内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维护块状产业整体质量形象。

三是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标准提升,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五)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基础

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采用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运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6σ”、“5S”等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对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实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开展合理化建议、质量改进、质量攻关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六)人才引进和培养

机械电子信息产业既是资金密集产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培养人才,加大力度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对引进的人才给予一定比例的技术入股或资本入股。政府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子女就学、住房等优惠政策。

(七)加大服务支持力度

区政府定期听取并讨论机械电子产业培育升级进展情况,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要通过政企联动等有效途径,联合各部门行业协会的力量,着力推进重点项目进展,加大对机械电子企业项目的投入。重点项目技术改造、科研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补助比例按套用最高标准;政府培训、品牌培育等资源应优先向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企业倾斜。

5

附件:

机械电子转型升级拟重点推进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目名称 光综合复用设备的产业化项目 大功率变频器的产业化项目 SOC-IAD综合接入设备产业化项目 年产液晶电视20万台至30万台技改项目 年新增20万只智能型断路器生产线技改项目 JN电液融合伺服系统产业化项目 汽车中控门锁项目技改项目 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产业化项目 项目单位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忠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电器开关有限公司 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 温州市东风通用机电厂 温州市日高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时间要求 2010完成研发,2011年批量生产 2010年竣工投产 2010年竣工投产 2011年建成投产 2010年建成投产 2012年建成投产 2011年建成投产 2010年建成投产 2011年建成投产 2011年建成投产 2010年完成研发,2011年投产 研究开发环保型烟气除尘脱硫成套装置和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与温州市双屿防腐设备制造公司 设备产业化项目 D08执法取证系统产业化项目 搅拌成套设备技改项目 水处理系统专用控制阀门生产线技改项目 大型高科技游乐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6

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温州南方游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