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有用的牙膏反思
今天我给学生们讲了《有用的牙膏》一课中的词语认读。本课选自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实用语文》第四册,是第二课《有用的牙膏》中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牙膏”,同时正确发音读词。
教学过程:
一、利用实物导入新课,教授词语“牙膏”的读词方法,结合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同时结合教学课件,让学生明白讲究口腔卫生(卫生么要刷牙)的重要性。
二、稳固练习:1、看图说词。2、连线。3、按要求画出听到的词语。
教学反思:
一、对于智障学生,一切教学思路都应该和实物结合。我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后,根据培智学生思维直观、形象的特征,结合培智学生对身边熟知的东西和事物比较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准备了实物教具和课件,词卡。在导入部分,我利用了本班学生的“牙具”(实物)来导入,引出词语“牙刷、牙膏”。这种借用实物教具的方法,符合智障学生的学习、思维开展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理解词语意义。接下来按照一般的学词顺序依次教授“牙刷、牙膏”这两个词语的发音、感知、认读。通过“指导读、领读、齐读、跟读”等形式,增强学生认读记忆,让不同学生到达记忆认读的教学目的要求,最终到达语音训练和语言文字训练的结合。在认读过程中,因为A类学生的语言才能表达比较强,所以让A类学生用词造句,老师给和
语法上的指导,然后让语言表达才能相对弱些的B类学生复述一类学生说过的句子,C类学生跟着别人说句子,有助于进步全体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二、尊重个体差异精心设计练习。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每一名学生。这也表达在尊重个体差异上。智障学生在智力和适应行为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就要充分考虑每名学生的学习才能。在选择课后的稳固练习方式时,我针对各组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首先为记忆力相差不多的一类和二类生安排了
常见的“认读词语、连线”两种练习方式,还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才能另创了“按要求画出听到的词语(在“牙刷(牙刷√) \"下面画上对号,在“牙膏\"(牙膏)下面画上横线)的练习方式,来考察学生是否记住词语。为C类生设计了“听指令找实物(图片)及看图说词的练习。
以上是我对自己这节教学的反思,这堂课中对于学生我都是有得有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