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情景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教学目标:
1、理解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 2、感受语句中的动态之美与静态之美。 3、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感受语句中的动态之美与静态之美。 难点: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2、
◆动态描写是指运动状态下描写对象的描写,它可以使景物更具有动感,更有生命的活力。
◆静态描写指相对静止状态下描写对象的细致描写,它带给人沉静之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已学课文了解描写方法,降低了教与学的难度。
二、语言运用,训练表达。
1、出示课件,体会语句,感受景物的动静态描写之美。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这是动态描写,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行驶速度之快。〕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这段话是静态描写,写出了荷兰牧场在夜色中恢复宁静的情景,表达了荷兰牧场的静态美。〕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这里是动静结合。这句话把人物活动暗含在景物描写中,以人物的活动——偶尔传来汽笛声来衬托牧场黄昏的安静。〕 ⑴指名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⑵小组交流,学生代表根据理解汇报感受。 ⑶师小结。
3、学习如何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动态描写要写出景物的动态特点,静态描写要写出景物的静态特点。动态描写的描写范围包括活动中的人们、阳光的变化、水流、云朵、风中的叶子等。静态描写的范围包括景物或人物整体的样子、颜色、位置、细节等。此外我们对景物的描写也可以动静结合,巧妙把人物放置景物中,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写出景物的独特风景。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例句朗读思考,感悟写出景物动静之美的方法。 三、稳固延伸。
1、选择以下情景,写一写它们的动静态之美。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 火车进站 4、生进行交流,师点拨。
〔第一种情景“放学后的校园〞,先描写出学生放学时喧闹的情景表现出校园的动态美,再描写出放学后校园的安静来表现校园的静态美,第二种情景“群鸟飞过的湖面\先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时,水面上的各种变化来表现出湖面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后,水面慢慢恢复平静来表现湖面的静态美。第三种情景“火车进站之后〞 ,先描写出火车进站后,人们嘈杂的喧闹声来表现火车站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火车站的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来表现火车站的静态美。〕 5、学生仿写,并展示。 6、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稳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描写的方法。
四、总结。
总而言之,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都是写作中一种重要手法,无论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都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还可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这样就把景物写美了,写活了,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独特魅力。
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讨论、探究、仿写的环节中,更好地感受景物的独特魅力,掌握景物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描写方法。
教学板书:
动态描写
景物描写方法 静态描写 动静结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