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马拉松成绩的提高: 运动普及与合理训练 L・BiIlat/文 张海洋林辉杰/译 过去的2O年是长跑,尤其是马拉松快速发展的阶段。 拉松运动员将共同参与马拉松比赛。 从1 9 8 5年至今,女子世界纪录提高了近6 m i n(从 =.舍理调练 2h21 minO6 s到2h1 5min25 s):男子提高了近3min(从 2hO7m_n1 2s到2h04min05s)。在过去产生的1000个最好成绩 中,7O%是在过去2O年中产生的。 将来会怎样 哪种因素能影响马拉松运动的发展 纪 录到底还能提高多少7是不是有一个极限呢7 一1 能量角度 (1】运动员能跑多快7 马拉松成绩的限制因素是什么?我们从能量的角度来 预测这个问题是可行的 也是能实现的。 D・P rampe ro提出马拉松速度能用以下这个方程来表 不: .长跑运动謦A对j;l拉襁运韵的影啭 1 推动马拉松运动发展 过去的2O年中 长跑运动参与人数快速增长。 V马拉松=FVO2max/Cr c r是根据马拉松过程中氧消耗量估算出的能量消耗 在日本 人们参与马拉松的热情非常高。这种环境 量。VO …是最大摄氧量。F是维持最大摄氧量运动的时 造就了许多成绩分别在2h2Omin和2h25min以内的男、女 间在整个运动时间中的比例(FILl1)。 运动员。 用这个方程预算出的最好成绩 男子为1 h48min36 s 在美国 1 9 9 O年以后 长跑运动员每年大约增长 (比2003年的世界纪录2h04min55s快了1 3%) 女子为 6 7%。但是长跑成绩的整体水平在下降 高水平运动员 2h(比RadC…fe的纪录2h1 5min25 s快了1 1%)。 的数量也在减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马拉松运动的普及使其高水平领域逐渐从美国和欧洲 (2)主要影响因素 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有关而 转向东非。在1 9 5 6年墨尔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 没 不是F或Cr 快速跑的能力也被认为可以作为长跑的一个 有一个东非运动员进入前1 O名 但是他们发展速度很 决定因素。此外 高水平男子运动员在以马拉松的平均 快 在4年后的罗马奥运会中,埃塞俄比亚的A・Bikil a 速度跑完1 Okm后 测试他们1 000m成绩,这被认为是 赢得了此项目的金牌 并创造了世界最好成绩 预测成绩的好方法。 2h1 5mjn1 6s。 我们对高水平男女运动员的研究还发现,其成绩与多 因此,随着长跑运动的普及,将出现更多的具有潜 种因素有关。Lucia试验发现,最大摄氧量和能量节省间存 力的运动员。这将是未来马拉松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着反比关系。人类运动(包括跑)的最好成绩通过改变 2.增加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 能量消耗而改变的占45%~55%,通过改变能量消耗、最 中长跑运动员是未来马拉松运动员的主要来源。埃 大摄氧量及其利用能力等因素改变成绩的占2.5%一1O%。 塞俄比亚选手R adC…fe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3000m (3)训练发展趋势 (8 m i n 2 2 s)、5 O O O m(1 4 m i n 3 1 s)、1 O O O O m 用增加训练强度或者是同性质的训练方法提高最大摄 氧量,是马拉松训练最新的发展趋势。经常采用超过马拉 (3Omi nO1 s)中的任何一项都是当时的顶尖水平。 相反,另一名选手G-Abe ra 在2OOO年悉尼奥运 松速度的训练是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的一个特征。在 会获得了男子马拉松的冠军,但是在中长跑比赛中成绩并 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中,高速度训练能够提高最大 不突出。近来研究发现 埃塞俄比亚高水平耐力运动员 摄氧量水平,提高人体与地面的作用力 缩短其作用时间, 特点与其种族、地理位置、生活条件等环境背景有关。 高水平的中长跑运动员和来自合适环境和训练背景中的马 这可以部分地代替力量训练。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每周至 马拉松运动员的耐力是指在比赛中长时间的维持最大 将来的马拉松运动员的来源会是这些情况的结合。 少应进行2次力量训练。 3 2 中目体育教练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摄氧量运动的能力(F因素),最大乳酸阈速度(MLSSV)决 定这种能力。在超过最大乳酸阈速度时,碳水化合物供能作 用大于脂肪。这说明,运动员在这个目标速度运动时有产生 低血糖的危险。最近研究表明,在超过最大乳酸阈速度时, 能够避免能量过度消耗的训练时间。有关发展耐力的研究 发现,在最大乳酸阈速度上,进行1周2次,共6周的训练, 能提高最大乳酸阈速度和最大摄氧量的水平,大大增加了 到达机体最大消耗前的时间(从40rain增至60min)。鉴于 此,我们推荐在马拉松的前半程采用低于95%最大乳酸阈 速度的速度。 即使增加在最大乳酸阈速度上的训练时间,在以最大乳 酸阈速度运动中由糖有氧代谢供能比例也不会改变。在最大 乳酸阈速度上的训练前后,糖有氧氧化提供了8O%所需的 能量。即使是训练水平很高的人也不可能产生更高的糖有氧 代谢供能比例,因为这受糖分解的先决条件限制,如果超过 了,可能导致新陈代谢酸性中毒。因此,训练的目标应该是 增加氧摄取量,从而分解更多的糖类物质,消除酸液。要成 为一个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最大摄氧量与最大 乳酸阈速度比较低的最大摄氧量和较高的F值更有利。因此, 马拉松训练的新方法是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新陈代谢能够承受 的动力学速度。 2 速度角度 (1)临界速度 临界速度是一个与跑速有关、非常有趣的研究领 域。在竞速项目中,运动成绩被定义为通过特定距离所需 的时问。距离与涵盖此距离的时间点间的关系是一条回归 直线,其斜率就是速度,后者在运动中被称为临界速度。 临界速度被用于显示机体最高持续工作效率,在最大摄氧 量、血乳酸、氢离子没有达到最高水平前机体能保持这种 工作效率,其能表示内在的有氧供能系统的特征。 在实践中,临界速度预测跑速时,运动主体能以临 界速度的跑速,持续运动40min以内,同时血乳酸集中在 7~9mm0l/L。临界速度与半程马拉松和马拉松的成绩密 切相关,说明可以用短距离项目(3O~60min)成绩代替 长距离项目来测量临界速度。马拉松的跑速为1 O%的最 大乳酸阈速度.后者比由两参数线性模型算出的临界速度 低1 O%~1 2%。即使用三参数非线性模型计算临界速度, 马拉松的速度也低于这个值。因此,马拉松比赛中的疲劳 不符合Fukuba提出的疲劳的新陈代谢模型。这可能因为无 氧工作能力并未在马拉松比赛结束阶段完全消失(高水平 运动员的血乳酸平均值集中在5±2mm0l/L)。 (2)速度节奏 速度节奏性变化是由于机体消耗感觉度的改变,其 是在大脑中对所有消耗感觉的整合。我们仍不知道在比赛 中速度有节奏地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当时运动员并未跟随 时间表或心率目标运动。我们所知道的是,在马拉松运 动中,速度的下降被报道跟体内碳水化合物下降、自由脂肪 酸保持不变和血糖的下降有关系。这些会引起血糖过低、血 糖过高、低血容量症。 研究报道,在娱乐性长跑运动中速度自主变化的跑 与控制在血乳酸阈速度的恒速跑,在消耗感觉度、心率 值、血乳酸值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相比之下,速度 自主变化跑的平均速度和整个比赛中的平均心率出现显著 性下降。说明跑速变化时,除了考虑血乳酸的积累外,还 应该考虑其他一些因素。作者对速度自主变化跑的决定因 素进行了推测,认为在9~1 6km/h的速度范围内,其与机 体功能的最低程度有关,其通过能量消耗与力学功率使速 度产生变化。 在不同速度中,步长与;中击减缓问存在着明显的关 系。以后的研究需要探索在马拉松最后阶段中速度与步长 的减少如何减缓;中击。冲击的减缓跟下肢形态和落地时缓 冲有关系,这些又与步长有直接关联。 (3)应对策略 马拉松运动强度很大。运动员的意志水平必须达到 一定的程度,才能忍受机体内部受到的压力。这方面的论 述很少。 高水平中长跑运动员显示出通过使用联想性应对策略 控制运动中产生的痛觉。在这种应对策略中,运动员集中 注意力于感受像机体的动员状态、肌张力、比赛策略等内 部信息(非联想性应对策略则侧重于感受像音乐等外部信 息)。正如Morgan和PolIock的报道,高水平长跑运动员在 跑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联想性应对策略.而非高水平运动员 则主要使用非联想性应对策略。他们认为,有经验的运动 员更注重运用联想性应对策略忍受长距离的跑,而缺乏经 验的选手则喜欢分离这种不舒适感。2O年来已经证实,跑 的速度决定了使用哪种应对策略.随着跑步强度的提高, 选手们越来越关注机体内部的信息。 (译自IAAF New Studies In Athletics 2005年第3期) CHI 墨 旦!璺堡垒 鱼 曼璺3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