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几点思考
何卫兵
近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进一步强调,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严肃换届纪律工作,自始至终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换届换出新面貌、新气象、新活力,通过换届把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干部选拔出来。
选拔社会公德高的人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它左右着社会的秩序、风气、凝聚力。在当今时代,社会公德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更加重要。选拔要注重官德、官品、官风,使选拔出的干部确实能够为官一任、执政一方、造福于民。一是品德不端,难以服众。道德作为做人的一种常道,它是一种普遍的、永恒的,做人需要遵循的东西,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二是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才不够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日常道德品行最起码的要求,也是维护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共同相处、相互交往的最一般的关系,是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纪律的必然要求。三是社会公德对广大群众来说是倡导性的,而对领导干部来说则是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不适合当选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既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群众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也是群众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者,还是群众关系的设计者和协调者,他维护的是公共利益,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最直接、最贴近的利益。所以,在换届过程中,要更加注重选拔那些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人,选拔那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人。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
选拔廉洁自律好的人
廉洁自律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处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第一线,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直接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能够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一是选拔严以律己的人。选拔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严格,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值得信赖的人。把那些静不下心来做官,放纵自己,不能坚守思想道德防线闸门的人拒之门外。二是选拔作风良好的人。选拔工作、生活中言行恰当、珍惜名誉,待人接物与身份吻合,不轻浮,不损人格的人,选拔能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所关注,并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人。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不管大小,都认真去做。面对各种利益诱惑不失志、不动心,时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中以身作则,模范带头,起示范表率作用。三是选拔党性强的人。党性原则是廉洁自律的基石。领导干部肩负着富民兴邦的重任,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只有严格约束自己,恪守党性原则,始终保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私心杂念,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时处处警醒自己,始终以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四是选法制观念强的人。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修身重德,提高境界,净化心灵,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位极不自显,权重不谋私,德高不自矜,功高不自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选拔公道正派的人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曾经指出,要严格按照党的干部工作原则、政策和程序办事,敢于为干部主持公道,不让埋头苦干的老实人吃亏,不让敢抓敢管的干部受屈,不让改革创新的干部灰心。对换届中出现的不正之风,不管它从哪里刮来,不管是谁说情打招呼,都要敢于抵制。要把坚持原则,公道正派,风清气正的人选拔出来。一是选拔讲原则
的人。公道来自公心,正派源于党性原则。公道正派问题,本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说到底是党性原则问题。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能够一切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能够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能够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能够以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为第一责任,办事坚持原则、主持公道,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一身正气。二是选拔讲政治的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持正义、恪守原则。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看眼色行事、不凭感情用事、不随风向做事。三是选拔讲正气的人。树立正气,有正义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不屈不挠地建功立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和发扬的最大正气。大力发扬这种正气,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邪气就滋长不起来。坚决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把跑官、要官、买官、骗官者拒之门外,把违规、违纪、违法的人拒之门外,把拉关系、套近乎、搞交易的人拒之门外。
选拔履职能力强的人
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引领科学发展的重任,能力强、素质高、完全具备履职能力是必然要求。一是具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历史眼光、世界视野解读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把理论层面的东西内化为执政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准则,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善于运用科技、经济、文化知识,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环保,发展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等各种新兴业态。二是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更是一个领导干部做好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技巧,做创新型干部,有胆识,有闯劲。创新能力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
本要求,缺乏这个能力,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在保险柜里工作,终将一事无成。具备创新的胆识和气魄,大胆地试验,科学地论证,具有适合实际的发展思路、模式和路径。三是具备统筹兼顾的能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党员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重要手段。统筹兼顾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用辩证的思维,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矛盾,以开阔的视野观察形势,进行战略思维,以科学的精神、民主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听取民意、集中民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