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应对中国和亚太区域改善食品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联合国项目事
务署(UNOPS)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合作,设定“中国与蒙古之间牛肉贸易 可行性及食品安全战略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对中国和蒙古牛肉贸易的可行性研究, 推动更广泛的贸易和合作,进而探索东亚地区食品安全战略。研究项目已顺利验收并 得到
FAO和UNOPS的高度认可和赞誉。鉴于目前对蒙古农业及畜牧业的研究文献
较少,尤其是蒙方公开可查询的数据很少,本刊现将该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 性文章,分期刊发,以飨读者。
中蒙牛肉贸易的现状、
潜力与可行方案
奪王岫嵩1
纪媛2
吉尔格拉3
申凯红4
(1.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北京100125;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3•内蒙古草原工作站呼和浩特010020;4.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随着中国牛肉消费需求的增加,牛肉进口量不断扩大。蒙古草原牛肉是中国市 场上较稀缺的原生态牛肉品种,需求空间广阔。“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倡 议的实施为中蒙牛肉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在总结中蒙牛肉贸易现状和特征基 础上,探讨了中国对蒙古牛肉的需求空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蒙古牛肉生产及出口 能力,并根据贸易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蒙古牛肉进入中国的4个可行方 案。
关键词:中蒙牛肉贸易;制约因素;潜力;可行方案
DOI: 10. 13856/. cn11-1097/s. 2018. 06. 007
1 引言
随着收人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生活质 量有了较大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结构的科 学性和营养的丰富性,肉类消费不断增长[1]。与其 他肉类产品相比,中国目前的牛肉消费水平仍然较 低,从全球来看,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也远低于世 界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增长空间[2]。在消费量增长
基金项目: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协作项目 “中国与蒙古之间牛肉贸易可行性及食品安全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王岫嵩(964—
辽宁朝阳人,女,副研究员,研
究方向:农业贸易与促进政策,E-mail:
xi us) ngwang® agri. gov. cn;
纪媛(993—)女,北京延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管理,E-mail: 406074679@qq. com;吉尔格拉(1953 —),男,内蒙 古鄂尔多斯人,研究员,研究方向:饲料生产与畜牧饲养管理,瓦-
mail: galaa@qq. com;
申凯红(1994 —),河北涉县人,女,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E-mail: 1239961167@qq.com。
43
World Agricultu]
的同时,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对纯天 然绿色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蒙古拥有广阔的天然 牧场,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优势, 且蒙古草原牛肉是中国市场上较稀缺的原生态牛肉 品种,符合中国居民的食品消费需求,中蒙牛肉贸 易发展空间广阔。
蒙古是中国北部重要近邻,两国具有良好的经 济合作关系。当前,中蒙关系总体向好,两国高度 重视双边经济贸易往来,中国连续10多年都是蒙古 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投资国。2014年双方建立了全 面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中方发起欢迎蒙方积极参 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和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倡议,为中蒙双方开展牛 肉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蒙古作为“一 带一路”北线的重要支点,畜产品是其具有出口优 势商品,推进两国牛肉贸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 实践价值。为此,有必要认清中蒙牛肉贸易的现状, 充分发掘蒙古牛肉生产潜力,推动中蒙牛肉贸易健 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中蒙双边贸易(巴达玛, 2013)[3]、农业合作(于浩淼,2014)[4]和蒙古草原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王富强,2010;巴图孟和, 2012)[V6]等内容,专门研究中蒙牛肉贸易的文献尚 缺。有学者从贸易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角度对中蒙畜 产品贸易情况展开研究,丛银峰(2015)分析认为, 蒙古动物产品货源充足,但贸易品种档次及产品质 量安全水平都较低,中蒙畜产品贸易受到蒙方动物 疫病、产品质量、贸易企业规模小、政策不稳定等 问题的制约[7];滨巴苏仁(2017)从蒙古政策法规、 生产要素水平、加工销售能力及中国收人水平、消
60 -----------------------■
2018.06(总 470)
费结构、国家标准等方面分析了中蒙肉类贸易的影 响因素,并对双边贸易中可能存在的优劣势、机遇 及挑战进行了总结[]。总的来看,现有研究均未对 中蒙肉类贸易的增长空间做出明确判断,也未能提 出切实可行的贸易促进方案。鉴于此,本文在分析 中蒙牛肉贸易特征的基础上,深人探究中国对蒙古 牛肉的需求空间和影响因素以及蒙古牛肉生产和出 口能力,进一步提出蒙古牛肉进人中国市场的可行 方案。
2中蒙牛肉贸易基本情况
自蒙中加人W
TO后,蒙古按照WTO的相关
规则采取措施,逐步削减关税,为中国商品进人蒙 古市场创造了条件,两国贸易额迅速增长。2004年 中蒙经贸合作方针确立,推动中蒙关系继续向前发 展。近年来,中蒙在经济、贸易等领域不断加强合 作,加之“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倡议的 实施,中蒙牛肉贸易面临重大机遇。本文从中国对 牛肉进口需求、中蒙牛肉贸易现状及特征、双边开 展牛肉贸易的经济效应3个方面研究中蒙牛肉贸易 情况。
2.1中国牛肉进出口贸易
中国是位居世界第三的牛肉生产与消费大国, 近年来牛肉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产量增速放缓,牛 肉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来弥补[9]。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牛肉贸易从2009年开始由 净出口逐渐转为净进口,近年来净进口规模迅速扩 大,2016年出口 4 060t,进口 58万t (图1)从中 国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及牛肉供需形势来看,预计中 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将维持牛肉进口增长的状态。
量■出口量
50
0
B __^
4'co
o o o
2
1
oo
oI
o z
o
soz
s寸s
ooo
ozzz年份
9SZiz
8—6o0o
Z0 z
Izcn寸
oooo
zz z z
In
oz
66618661卜.6619661S66I9IQZ图1中国牛肉进出口贸易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44
2018.06(总 470)
2.2中蒙牛肉贸易的现状与主要特征
World Agriculture
2. 3
双边开展牛肉贸易的经济效应
中国进口蒙古牛肉的价格较低,一方面为屠宰 加工企业提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也给消 费者带来了经济福利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国内市场对草原牛肉的需求。此外,进口蒙古牛肉 可以分散中国牛肉进口来源,同时降低国内肉牛养 殖对饲草作物的种植需求,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促进作用。
促进中蒙牛肉贸易,不仅可以直接增加蒙古农 1995—2000年,中国持续从蒙古进口少量牛肉 产品。在2000年蒙古发生口蹄疫之后,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即宣布禁止蒙古偶蹄动物及其产品 人境。直到2013年2月,才解除对其产品的进口禁 令,然而同年7月,蒙古又发生牛羊口蹄疫,相关 产品再次禁止进口,当年并未进行实质性贸易。 2015年蒙古、中国、俄罗斯三方商定,中国、俄罗 斯允许本国企业进口蒙古无口蹄疫省的肉类产品, 2016年1月14日,中国与蒙古进一步草签议定书, 准许蒙古西部5省的冷冻牛羊肉对中国出口,双方 中断多年的牛肉贸易重新开展;同年8月,蒙古科 布多省发生小反刍兽疫,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要求暂停进口蒙古冷冻牛羊肉及其相关产品。 由此,蒙古向中国出口牛肉再次中断。
从中蒙之间断断续续的牛肉贸易中可以看出,蒙 古牲畜疫病频发,中国出于食品安全和疫病防控等方 面的考虑,不得不采取禁止进口的方式来应对。蒙方 动物疫病问题成为制约中蒙牛肉贸易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中蒙牛肉贸易表现出3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从牛肉贸易相对量看,双边贸易规模较小,中 国从蒙古进口的牛肉低于中国牛肉进口总量的5%, 而蒙古出口到中国的牛肉不到蒙古对外出口总量的 1%。二是中国对蒙古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牛杂碎,出 口规模较小。三是中国从蒙古进口的牛产品非常少, 产品种类单一。2016年,中国从蒙古进口加工牛肉 244. 26t、去骨冻牛肉64. 00t,进口额共计104. 55 万美元(表1)随着蒙方疫病防控能力的改善和中 蒙贸易协定的达成,中蒙牛肉贸易规模有望增加。
表1 1995—2016年中国从蒙古进口牛肉情况
单位:美元,
t
年份产品进口额进口量丄995牛杂碎3114351. 04丄996牛杂碎61 085154.90丄997牛杂碎16 598
36.90丄998牛杂碎9173. 80丄999牛杂碎33 11152. 002000牛杂碎12923. 202016
加工牛肉924 659244.26去骨冻牛肉
120 800
64. 00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牧民收人,还能够帮助蒙古提升其畜牧业的发展水 平和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业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为 蒙古开辟出一个新的外汇收人来源,抵消矿物商品 价格下跌对其经济的冲击影响,保持国民经济的平 稳运行。
就中蒙双边关系而言,蒙古牛肉出口到中国, 能够使中蒙双方互惠互利,从而为深化中蒙贸易往 来奠定了基础,为双方农业乃至经贸文化等更多领 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这对于加快 “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的 意义。
3中国对蒙古牛肉的需求空间及其影响因素
今后一段时期,随着人口增长、居民收人水平
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人们对牛肉营养价值认 可度的不断提升,牛肉的消费将继续稳步增加(农 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2015)[10]。与此同时, 中国消费者在饮食上越来越注重绿色天然,而蒙古 草原牛肉是中国市场上较稀缺的原生态牛肉品种, 需求空间广阔。此外,由于蒙古牲畜疫病频发,防 控能力低下,中蒙牛肉贸易也存在一些困境。具体 来说,中国对蒙古牛肉的需求空间受到5个方面因 素的影响。
3. 1消费偏好
蒙古牛肉多为草饲,生长周期较长,脂肪分布 不均,肉质紧实,更适合煮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 区及西北地区的多数省份均与蒙古具有相似的饮食 习惯,对蒙古牛肉有较强的消费偏好。
3.2牛肉产品的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问题是影响中国对蒙古牛肉进口需求 的首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收人水平的提 高,消费者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和“吃
World Agricultu]
得健康”,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蒙古 牛肉想要让中国消费者接受,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是 基本条件,但就目前蒙古肉牛养殖和牛肉生产加工 条件以及牲畜疫病频发的状况来看,尚不具备这个 条件。
2018.06(总 470)
价格差异是牛肉进口的主要驱动力。从
FAO统
计的2014年肉牛生产者价格来看,蒙古比美国及南 美地区的牛肉主产国每吨分别低1 888. 4和1 840. 0 美元,蒙古在牛肉生产方面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中国与蒙古毗邻,如果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蒙 古牛肉进人中国消费市场将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
3.3牛肉品质
牛肉品质是影响国际贸易价格和消费的重要因 素之一。中国牛肉消费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 市场在西餐、火锅等餐饮行业,在肉牛的生长周期、 体型、品质等级、脂肪含量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 蒙古肉牛体型较小、牛肉脂肪含量少,主要适合于 加工牛肉干、酱卤制品等熟食,餐饮市场对蒙古牛 肉的需求小。
4蒙古牛肉生产及出口能力
长期以来,蒙古牛肉以国内消费为主,出口量
有限。近几年蒙古肉牛存栏量稳步上升,疫病防控 能力、牛肉加工能力和生产标准不断改善,在国内 消费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潜力将逐步显现。
4. 1肉牛饲养情况
蒙古肉牛的胴体重较小,主要原因在于肉牛品
3.4 牛肉加工标准
进口的蒙古牛肉此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割 后去内脏的冻品,另一种是剔骨后的肉卷。蒙古目 前的肉类加工设备不能去骨,牛肉分割比较粗放, 分割形式与中国的行业标准及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 大差异。蒙古缺少大型屠宰加工厂,牲畜屠宰的新 标准也刚刚引人,尚需肉类加工企业投人应用。同 时,蒙古国内有待制定分割、剔骨、装箱等方面的 标准,提供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
种改良程度小,地方草原黄牛占肉牛总数的 95. 0%,外来引进的纯种牛和杂交牛分别仅占 2.0%和3.0%。另外,蒙古饲养方式以草原放牧为 主,育肥水平较低。自2000以来,蒙古肉牛存栏量 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10年后开始稳步上升,近年 蒙古肉牛存栏量接近400万头(图2)从蒙古近几 年肉牛饲养情况来看,稳步上升的肉牛存栏量预示 着牛肉出口潜力的增加。
3.5价格因素
45
40
oo35o o■30 o25o o20 o15 o
10 5
卜
2
〇〇
〇〇〇
C
1
11
CCC\\
§
XTccC\\
a
1
r-、oo c DOC DOC<1 C<1 c
5 c
5 1
r--1
c、1
cn
t
年份
图2 1 997—2014年冡古肉牛饲养情况
数据来源:FAO统计数据库。
4.2 牛肉生产加工和出口状况
蒙古现有屠宰场43家,分布于20个省(市) 主要集中在交通方便、具备铁路运输条件的中部地 区乌兰巴托市和中央省、达尔罕市、额尔登特市等 省(市)牛肉生产加工能力较高的地区也是上述省 (市)而其他省(市)的屠宰厂规模小,且设备和 储藏条件相对简陋,年屠宰量40万〜50万头,屠
宰牛主要是当地土种草原黄牛及改良牛和牦牛两个 品种。2014年之前,蒙古牛肉产量基本维持在5余 万2)
长期以来,蒙古的牛肉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出 口量很少。近年来,国际市场矿物商品价格的下跌 给蒙古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蒙古政府逐渐提升了
t, 2015年牛肉产量大幅增加,达到9.3万t (表
46
2018.06(总 470)World Agricultu]
存栏量和屠宰量将稳步增长。可以预见,蒙古牛肉出口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增大。
对肉类出口的重视程度。随着蒙古肉牛疫病防控能 力、牛肉加工能力和生产标准的逐步提高,其肉牛
表2
年份丄99019 952000200520102011201220132014注:
存栏量(万头)
269.27300. 52382.47196.36217.60233.97258.46290.95341. 3 9
蒙古牛肉的生产和出口供给情况
每头胴体重(kg)
125. 90132. 50127. 90116. 40124. 10120. 10132. 90125. 40122. 00
产量(万t)
6. 626. 9411. 344. 534. 755. 365. 975. 645. 49
出口量()12 0002 20016 3583 9803 6472 22794348
屠宰量(万头)
52. 5752. 3 988. 6 638. 9238. 3344. 6344. 9345. 0044. 99
NA
NA表示暂无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FAO统计数据库。
5
蒙古牛肉进入中国的方案
当前,中蒙牛肉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 “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倡议为中蒙牛肉 贸易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蒙古牲畜疫病频 发、国内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交通条件差等因素制 约双边牛肉贸易的发展。考虑到蒙古牛肉出口中国 的现实性,以及企业资本和技术条件、市场基础设 施条件和双边贸易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促进蒙 古牛肉进人中国可以从以下4个方案人手,着力解 决贸易各环节存在的疫病、卫生、储藏等技术性问 题。。
合资企业承担办理口岸手续等业务。
5.2短期方案2:在蒙古境内生产成品和半成品
按照中国市场需要在蒙古境内生产和加工成品、 半成品,可以简化口岸手续,使进口蒙古牛肉产品 常态化和便利化。这有赖于在肉牛养殖相对集中的 省(市),与设备、产品能够达到要求或有能力按照 中方要求生产产品并具备蒙古有关许可的现有企业 进行合作,利用蒙古境内的设备和资源,采用中国 的生产技术和标准,按订单生产。
5.3中期方案:建立动物活体及产品交易自贸区
建立动物活体及产品交易自贸区,对于中蒙在 农业农村领域的长期稳定合作意义重大。可以借助 “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倡议给农业合 作和农产品贸易发展带来的机会,向双方相关部门
5.1短期方案1:从双方公认的蒙古无疫区进口牛 肉
从中蒙双方公认的无疫区进口牛肉,在肉源的 采购收集、检验检疫、进口相关手续的办理等领域 有着诸多便利,是当前的首选。具体来说,需要在 双方认定的蒙古西部巴彦乌列盖、乌布苏、科布多、 戈壁阿尔泰、扎布汗5省,选择符合中方要求的屠 宰企业开展合作;在规定的屠宰设备、储藏条件、 技术要求条件下进行屠宰;以中国新疆老爷庙口岸 (对应的蒙古口岸为布尔嘎斯台)作为进口蒙古鲜冷 冻牛肉定点口岸。在进口运作方面,中国企业可以 选择蒙古有资质和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企业合作办理 相关进出口手续,也可在蒙古境内成立独资企业或
建议在中蒙边境合理的位置建设针对双边活体动物 贸易的国际自贸区。自贸区内除了进行活体动物的 饲养、检疫、贸易外,也可建立动物屠宰和产品加 工,还可以建设成为开发农产品的加工交易等综合 开发区,成为双边或多边农业领域合作的示范平台。
5.4长期方案:中方自建无疫区和屠宰厂
从长远考虑,中方在蒙古境内自建无疫区是个 更合适的方式,这样能够完全达到中方所需的要求, 大大减少交通运输成本。对此,应该在蒙古的中部 疫病发生率低、沿即将贯通的欧亚交通线铁路和公 路交通方便的地区,或者在蒙古东部牲畜保有量相
—
47 —
猶、袈业 World Agriculture2018.06(总 470)
对多、天然草原资源丰富、离中国边境近的地区自 建无疫区。在选定无疫区或隔离饲养区后,在项目 区内建立屠宰加工厂,工厂的设立需要有完善的水 电、储藏、运输及生活环境条件。可以采取购地自 建、租赁、收购现有屠宰厂等形式建厂。在活牛收 购环节,要根据相关防疫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块, 建立封闭式的隔离饲养区,达到无疫区养殖条件, 同时严格控制好架子牛收购中的检验检疫关,确保 活体的健康和无检疫对象。具体的建设投资,可以 牛生产水平,促进中蒙牛肉成品和半成品贸易。
参考文献
[1]田露,张贺,张越杰.中国牛肉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
响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 (24): 2529 + 34.
[]曲春红.未来5年中国牛肉市场形势展望[].农业展
望,2014 (7): 19-22.
[3] 巴达玛.论蒙中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D].长春:
由中方独资承担,部分设施采取合作、租用、股份 制等多种形式。此外,这一方案还应考虑一次性投 资额度较大的问题,以及蒙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的稳定性,重视并协调好企业与地方的关系,尊重 民族习俗等有关事项。
6 总结与思考
(1)蒙古具有良好的畜牧业资源禀赋,蒙古牛 肉在中国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增加牛肉对中 国出口,短期内能够有效提高蒙古农牧民的收入, 稳定和扩大肉牛生产规模;长期来看,能够提高以 肉牛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生产水平,扩大蒙古畜牧 业的外向度。
()当前中蒙双边牛肉贸易品种单一且规模较 小。动物疫病是中蒙开展牛肉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近年来蒙古已经比较重视口蹄疫等疫病防治和 传染源控制,但限于资金、技术人才、药品的不足, 整体控制效果并不显著。如何实现疫情高效管控, 保障牛肉产品质量安全,是蒙古牛肉出口尤其是对 中国出口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
促进中蒙牛肉贸易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促进蒙古牛肉进入中国的可 行方案,如在蒙古确定并建设中蒙双方公认的无疫 区,实现牛肉的正常贸易;在蒙古境内建设隔离区, 封闭育肥活牛,进口到中国进行屠宰和加工;在中 国边境规划建设无疫区和屠宰厂,进口活牛进行隔 离肥育和屠宰,实现国内鲜肉供应等。
(4)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对蒙古肉养殖尤其是牛肉加工行业投资设厂,也可以在优良 种畜、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体系、储运和加工技术、 专业技术人才等领域与蒙古的企业开展合作,制订 整体方案帮助蒙古发展集约化畜牧业,提升蒙古肉
48
吉林大学,2013.
[4] 于浩淼.加强中蒙农业合作的思路探析[].世界农
业,2014 (1): 73-75.
[5] 王富强.蒙古国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呼和
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巴图孟和.蒙古国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研究[D].呼和
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7] 丛银峰.关于中蒙动物及其产品贸易发展的探讨[].
北方经济,2015 (0): 78-79.
[8] 滨巴苏仁.蒙古国肉类产品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7.
[]宋春辉,张越杰.中国牛肉供求缺口预测与国际市场可
获得性分析[].世界农业,2014 (2): 91-94.[10]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15—2024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责任编辑段丽君)
问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