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桑寒松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桑寒松

来源:锐游网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桑寒松

各位同行,大家晚上好;我是农安县师范附属小学科学教师桑寒松,我现在对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和水的变化”进行解读;

一、教材、学生情况分析

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随着温度或外界压强的变化,物质可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本单元共7课,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和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第1课和第2课),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技能;认识到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第二部分:逐步观察研究物质(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第3课一第7课)。

二、教学总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1 / 5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4、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5、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6、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 5

3、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 4、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三、这一单元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重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在这个单元我安排了3个教学难点:

1、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2、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3、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在本单元的教学方法有;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在这一单元中,首先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

3 / 5

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加工,以形成知识结构,即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能应用于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解释。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温度和温度计》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冷热的过程中

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 我个人认为应该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鼓励学生使用温度计,引领标之一。 教材共三页,分为两两部分;第一个活动

揭示温度的概念。第二部分再来观察温度计,观察它是如何对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作出反应的,并利用温度计模型识读刻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温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对于零下的温度的识读就可能容易出错了,需要我们老师重点讲授这部分的内容特别要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我们老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重点强调。怎样识读零下温度,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第四部分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这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这是科学技能的训练。在本课中,可以让学生用摄氏温度计进行空气温度测量的实际训练。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 2、测量水的温度

4 / 5

《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本课共3页,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测量水的温度,首先要指

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测温计。选择时要让学生思考,水的温度值在什么范围内?接着就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科书提供了一个正确的示意图,同时用文字表明了操作的方法及步骤。教学时,可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特别要让学生反思,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同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那么最后还有一项推测: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这时,教师要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3、水结冰了

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热量”是贯穿本单元的重要概念,是解释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词,而恰好又是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难点定为“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本课共两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冰的观察,首先教科书提出来比较细致的观察要求,并配插图让学生认识冰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维恩图,让学生认识到冰是固体,水结成冰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第二部分水在什么温度结冰的活动中,这个活动需要较长的实际,为了效果明显,可以选择使用纯净水。(因为杂质少,容易结冰)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解决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这个实验能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水变成冰的过程,同时,他们也能认识到是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4 冰融化了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