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公务员国考申论A卷简析

2010年公务员国考申论A卷简析

来源:锐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0年公务员国考申论A卷简析

作者:肖 飞

来源:《公务员文萃》2010年第07期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纵观申论试卷,笔者感到有很大变化。 一、2010年国考申论A卷特点 1.形式上,两卷分立,考试更加科学

这次考试将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与地市级以下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职位分为两张试卷(本文称A、B卷)。两卷分立,是针对不同类别层次考生所设,A卷较B卷难度稍大。这种考试分类的层次性,更能体现考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到目前为止,申论考试形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不分层次一张卷、略分层次同卷不同题、分层次各立一卷。无疑,两卷分立使申论国考更趋合理,更加科学。 2.命题上,凡中见奇,新思维大视野

围绕大纲,A卷选取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这个命题,出人意料。表面看来难度似有降低,但从保护海洋这一关乎人类共同家园的大题目来看,就不能不看到命题者的新思维和大视野。因为国家对海洋环境非常重视,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海岛保护法草案》。正是这凡中见奇的命题让考生,乃至所有人进行思考,为了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并且如何付诸相应的社会实践。 3.内容上,主线明晰,贯穿整个试卷

试卷6则材料,主题明确,脉络清晰。A卷视野開阔,相对B卷较为宏观,是研究探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策略,以促使人类对自然合理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资料上,字数减少,理性回归均衡

资料字数较前几年的8000-10000字有所减少,从客观上降低了一定的考试难度。应当看到,2010年国考这样调整申论给定资料字数,是理性回归,寻求相对均衡,目的在于将“给定资料”的字数把握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范围之内,克服以往随意的大起大落现象。这次A、B卷均是6000多字,应是今后命题的一个参照标准。 5.测点上,难度适中,题型略有变化

A卷共有四道题,与往年相比,都不算难。只是题型略有一些变化。这次试卷中没有概括题,而改为两个阅读理解题。另外,要考生草拟一份报告的内容要点。作文题也不难,主题鲜明。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该看到,这种题型的变化都是围绕给定材料的主题所设计的,显得更加灵活机动。这种变化必然给考生带来多方位的思考,特别是要求考生不要忘记公务员的工作实际,对申论的相关知识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答题思路指要

第一题,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一是要求回答“给定资料1”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

从给定资料1不难看出,人类的陆源超标排污、河流输入、海上养殖业等带来的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污染物造成海洋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赤潮发生的频次和规模逐年上升。必须指出,人类对海洋资源无限制的开发,使海洋水质严重污染,造成海洋生物(动、植物)逐渐减少甚至灭绝,自然灾害越来越多。正是这种污染致使海洋失去了自身的净化调解能力,无力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这种海域不仅不能再为人类提供海洋资源,而且还会给人类带来各种灾害。这样的海域就是死海。

二是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回答应把握两点:一是简要举出资料中的事例,二是要抓住这句话的实质,即“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还有什么?种种事实无不说明人类的超标排污、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造成的海洋污染,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污染后的海洋不仅使鱼儿无法生存,也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海洋已经无法“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包括疫病在内的各种灾害甚至是“报复性”的自然灾害增多,海洋生物资源不断减少甚至灭绝等。这些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要忘记,海洋也是人类的家园。污染毁灭了海洋,不仅毁灭了鱼儿的家园,无疑也毁灭了人类的家园,至此,这毁灭性的海洋污染自然让人类不寒而栗。 第二题,要求考生谈从“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这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

这道题是让考生答出这段话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实践中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资料4,我们应该看到,“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是人类牺牲局部的经济利益来恢复和建造和谐的自然环境。它的道理很明显,应有这样几层意思:人类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资源时,必须做到协调发展,既要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更要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只会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人类敢于承认以往为追求局部利益,掠夺式地开发包括海洋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的错误做法,并且加以改正,这是值得称赞的。不论错误多大,对于人类发展来说,这种觉悟性的认识和反思都弥足珍贵;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改进发展方式,不断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题,要求考生以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结合给定资料,拟写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既然是草拟内容要点,就不是报告的全部,不必考虑报告的格式等,只需考虑内容中的要点。具体应从两方面思考:一是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理由,即为更好地发挥该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将其建设成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避免重复建设,整合、集聚相关产业资源,带动该省、沿河沿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希望获得国家战略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二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即如何发展,这里重点在于整合、归纳、提炼资料,有条理地列出。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改变“诸侯经济”发展态势,将其建设成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第二是发展区域优势。做大做强,将其建设成黄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钢铁、大能源、大电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和发展。第三是打造产业集群。抓住环渤海地区产业集聚能力高的发展机遇,整合分散发展的海洋经济区域,对各地区明确定位,打造产业集聚区,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省内打造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两城七区”,注重海洋高科技产业及相关重点产业发展,同时建立环保系统,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第四题,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今年的作文对考生来说,一般都不会跑题。因为给定资料内容相对集中,主题比较明确。但要写出高分作文,必须抓住以下两点:一是要弄懂海洋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即保护是前提,开发是目的。为了发展经济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必须以不破坏海洋环境为前提,保护海洋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二者不可偏废,从发展的角度看,保护比开发更重要。二是论证要做到论点鲜明,内容集中,有理有据。针对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提出的对策,要站在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思考,既要有发展大经济的长远规划,又要有具体的科学布局,还要建立“保护”、“开发”管理系统及协调机制。写作思路应贯穿一条红线:破除只顾开发创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的旧理念,树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新思维,要立法,要明确责任,以推动海洋保护与开发的协调进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自《应用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