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来源:锐游网
50《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5 期 ·临床医学·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黄 涛

(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山西 晋中 032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其中4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然后比较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的比率、术中转为进行开腹手术的比率、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的比率、接受二次手术的比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24 h的VAS评分、术后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和术毕至进食的时间均短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效果相当,均较为理想。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5-0050-02

阑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可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患者可出现突发性右下腹剧痛、寒战、高热等症状[1]。慢性阑尾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也是右下腹痛,其疼痛不剧烈,但易反复发作。过去,临床上对急慢性阑尾炎患者主要是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与4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这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病情均符合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指征,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其中3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其中4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15~55岁,平均年龄为(35.2±6.3)岁;其中,男女分别有22例和18例。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17~58岁,平均年龄为(36.5±6.3)岁;其中,男女分别有20例和17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除病情外)相比,P>0.05。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脐部做一个小切口,用气腹针进行穿刺,建立人工气腹(将气腹的压力保持在12~14 mmHg之间)。撤出气腹针,置入10 mm的Trocar与腹腔镜。在患者右腹部的麦氏点处及耻骨与脐部连线的中点处分别做一个小切口,置入Trocar(经麦氏点处的切口置入10 mm的Trocar,经耻骨与脐部连线中点处的切口置入5 mm的Trocar)与手术器械。在腹腔镜下探

组别

研究组(n=37)观察组(n=40)χ²值P值

手术一次性成功的比率89.2(33)90(36)0.053>0.05

查患者腹腔内的情况,找到阑尾,明确阑尾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若患者腹腔内存在脓液,应将脓液吸净。游离并夹闭阑尾动脉,将阑尾动脉切断。离断阑尾系膜。用抓钳将阑尾抓起,用钛夹夹闭阑尾根部或用缝线对阑尾根部进行缝扎。将阑尾切除,对阑尾残端进行电凝止血,用缝线对阑尾残端进行缝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为其留置腹腔引流管。最后退出手术器械,解除人工气腹,缝合手术切口。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的比率、术中转为进行开腹手术的比率、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的比率、接受二次手术的比率、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进食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术后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VAS的分值为0~1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严重。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的比率、术中转为进行开腹手术的比率、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的比率、接受二次手术的比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24 h的VAS评分及术后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和术毕至进食的时间均短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的比率62.2(23)65(26)0.066>0.05

接受二次手术的比率5.4(2)2.5(1)1.598>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n)]

术中转为进行开腹手术的比率10.8(4)10(4)0.012>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组别

手术的时间(min)

术毕至排气的时间(h)29.7±2.621.3±1.58.016<0.05

术毕至进食的术中的出血量时间(h)(ml)32.8±3.718.1±2.523.9±1.317.6±2.39.3950.658<0.05>0.05

x±s)

术毕至下床活动

的时间(d)1.2±0.31.1±0.21.240>0.05

术后24 h的术后住院的时VAS评分(分)间(d)3.3±1.14.7±0.93.4±1.24.1±0.80.2741.228>0.05>0.05

研究组(n=37)76.7±5.1

观察组(n=40)51.8±4.5t值16.240P值<0.05

术后拔除引流管

的时间(d)3.1±1.02.8±0.71.099>0.05

作者简介:黄涛(1978—),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E-mail:huangtao7854@163.com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5 期 ·临床医学·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阑尾残端瘘的患者分别有1例和2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1%;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阑尾残端瘘的患者各有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此病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阑尾穿孔、化脓或弥漫性腹膜炎,严重时可危及其生命。有文献报道称,急性阑尾炎的致死率约为0.1%[2]。慢性阑尾炎多是急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后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如阑尾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阑尾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或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等[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的比率、术中转为进行开腹手术的比率、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的比率、接受二次手术的比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24 h的VAS评分、术后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

51者手术的时间短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急性阑尾炎患者普遍存在盲肠水肿、阑尾穿孔或化脓等情况,从而可增加其手术的难度,延长其手术的时间[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和术毕至进食的时间均短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存在盲肠水肿、阑尾穿孔或化脓等情况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时对其腹腔内脏器造成的干扰相对较大,术后其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相对较长[5]。

综上所述,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效果相当,均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李中国.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工

程,2015,23(1):90.

[2] 李二帅.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疗效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2019,26(6):657-660.

[3] 孙康,帅剑锋,梁启新,等.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

比较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4):729-731.

[4] 龚丹.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的影响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26(5):338-342.

[5] 蒋进发.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

杂志,2016,22(4):77.

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封永惠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 102200)

[摘要]目的:分析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OBG组,n=48)与对照组(REG组,n=48)。用二甲双胍对REG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对OBG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结果:治疗后,OBG组患者FBS、P2hPG和HbAlc的水平均低于REG组患者,P<0.05。结论: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糖的水平。

[关键词]二甲双胍;饮食运动疗法;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5-0051-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占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在肥胖者、运动量不足者、饮食习惯不良者(如长期进食高热量的食物)及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因此可让其通过口服降糖药来促进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1]。由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运动量不足、饮食习惯不良等有关,故临床上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应让其严格地控制饮食,并进行适当的运动。本文将近年来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病情均符合2013年版《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治伦理会批准解读》[2]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年龄均≥60岁,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肝肾功能障碍、病历资料缺失、存在肢体残疾、病程超过10年、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OBG组(n=48)与REG组(n=48)。OBG组患者的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8.9±6.0)

岁;其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4±1.0)年;其中,男女分别有26例和22例。REG组患者的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为(69.3±6.4)岁;其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3.9±1.3)年;其中,男女分别有28例和2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1.2 方法

用二甲双胍(生产厂家:中美山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3370)对REG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每次服500 mg,每天服2次,分别于早餐和晚餐后服用。用二甲双胍(其用法与REG组患者相同)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对OBG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饮食运动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1)饮食疗法。全面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空腹血糖(FBS)和餐后2小时血糖(P2hPG)的水平。根据其饮食习惯、每天的活动量、体质指数、是否出现并发症及血糖的水平等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纠正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告知患者每天摄入的基本食物为肉类(以鱼肉和禽肉为主)、豆制品、奶制品、蔬菜、水果、谷物(适当进食粗粮)等。其热量的摄入量应按照以下标准分配: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比例≤15%,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55%~60%,脂肪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25%~30%。将其每天食盐的

作者简介:封永惠(1974—),女,汉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内科疾病的诊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