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梁桥设计计算
1.设计名称:天河简支梁设计 2.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桥面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该桥为二级公路上的一座简支梁桥,根据桥下净空和方案的经济比较,确定主梁采用标准跨径为20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
计算跨径:根据梁式桥计算跨径的取值方法,计算跨径取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 桥面宽度:横向布置为 净-7(行车道)+2×(人行道)+2×(栏杆) 桥下净空: 4m
混凝土:主梁采用C25 主梁高:取.
主梁梁肋宽:为保证主梁抗剪需要,梁肋受压时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通常梁肋宽度为15cm-18cm,鉴于本桥跨度16m按较大取18cm .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3)《桥梁工程》
(4)《桥梁工程设计方法及应用》
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a.计算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性矩I和I
利用G-M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求主梁截面的形心位置a平均板厚为:
1h=(h薄+h厚)=×(13+8)= 2则a=[(180-15)××(÷2)+15×150×(150÷2)]/[(180-15) ×+15×150]= I=
110.521×(180-15) ×+(180-15) ××+ ×15×1503+15×150×1502=×121222106 cm4
1T形截面抗扭惯性矩I=××[ ×+×]=×10-3 m4
3则单位抗弯及抗扭惯性矩:
Ix4.99102 J===×10-4 m4/cm
180bITX2.6710-3J===×10-5 m4/cm
180bb.计算横梁的抗弯及抗扭惯性矩I和I l=4b=4×180=720 cm
1c=×(480-15)= cm 23h'=150×=取整110 cm
4b'=15 cm
由c/l=720=查得λ/c= 则λ=×= cm=
求横隔梁截面重心位置:
a=[141×+(1÷2) ×15×1102]/[2×141×+110×15]=
横梁抗弯惯性矩:
110.521 I= ×2×141×+2×141××+ ×15×1103+15×110×2)2=×106
12212cm4=×10-2 m4 1I=××(2××103 +110×153)=×105 cm3
3单位抗弯惯性矩和抗扭惯性矩为:b
Iy4.31106J===×104 cm4/cm
480b12.6105I===542 cm4/cm
480b1ITyc.计算抗弯参数θ和抗扭参数α
BJX3.62.77104 θ=4== 4lJy19.50.9104取G=,则: α= G(JTXJTy)2EJXJy=
0.43(1.48103542)22.77100.91044=
=0.027=
d.计算荷载弯矩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 已知θ=,查G-M法图表下表数值
荷载位置 梁位 B 0 B/4 K0 B/2 3B/4 B 0 B/4 K1 B/2 3B/4 B
实际梁位与表列梁位关系图
4 3B/4 B/2 1 B/4 0 1 -B/4 -B/2 -3B/4 1 -B 校核 8
对于①号梁来说:
K'=K3B
4对于②号梁来说:
K'=KB
4
列表计算各主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值:
荷载位置 梁号 计算式 B 3B/4 B/2 B/4 0 -B/4 -B/2 -3B/4 -B K'1=K13B 4 ①号 K'0=K03B 4△=K'1-K'0 △ K'α=K'0+△ 1i=K'α/4 K'1=K1B 4K'0=K0B 4②号 △=K'1-K'0 △ Kα=K'0+△ 2i=Kα/4 e.绘制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求跨中截面的荷载截面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距离不小于。针对各主梁进行荷载最不利位置布置,计算各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见下图
各梁横向分布系数如下: m1汽=( m2汽=(人群荷载:
0.660.4030.2270.007)+()= 220.3730.3030.2560.166)+()=
22 m1人= m2人=
支点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利用杠杆法计算靠近支点处的横向分布系数
对于①号梁 M汽=
11ik=1.1670.167= 22 M人==
对于②号梁 M汽=
11=ik21= 2 M人=0
将计算结果列表于下:
荷 载 公路—I级 人群荷载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方向的变化按下述方法进行:由于本设计仅有一根中横隔梁,故跨中部分采用不变的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c。从离支点
1l处起至支4跨中1/4跨mc ①号梁 ②号梁 支点m0 ①号梁 ②号梁 0 点的区段内,m(x)呈直线型过渡至支点截面处的横向分布系数m0如下图(暂略)
4主梁内力计算书
桥面铺装设计 交通量计算
车型 解放CA-10B 黄河JN-150 日野KB-211 前轴 49 后轴 60 100 C1 —;1 1;1 1;1 C2 —;1 ;1 ;1 ni 1170 688 518 N1 —;1268 ; ;518 东风EQ-140 黄河JN362 跃进230 63 127 —;1 1;1 —;1 —;1 ;1 —;1 1339 28 455 —; 24; —;
N1=
设计年限为10年,交通增长率γ=7%,查的η=
10t(10.07)-1365(1)-13652089.11= 辆/日 则 Ne=N1=
0.07 由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查的为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选取厚度10cm
主梁内力计算 重力内力计算
a.重力集度 见下表(单位:KN/m-1) 梁号 ①(④) ②(③) 主梁 横梁 栏杆及人行道 铺装层 合计 b.重力引起的内力 见下表 主梁 ①④ ②③ g/(KN/m-1) l/m M/(KN/m) M1/2(KN/m) M1/4(KN/m) Q0/KN Q/KN Q1/4/KN 82 荷载内力计算
a.计算公路—I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
桥梁结构的基频:
EIc F=2= Hz
2lmc
由于≤f≤14Hz μ= 则: 1+μ=1+=
ξ=1,双车道,不折减 MQ/K,l/2=(1+μ)ξ·Pk·mk·yk+(1+μ)·qk·mc·Ωc= (KN·m)
b.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此时mc=mcr=,且无集中力作用
19.54.875 故MQ2K,l/2=qr·mc·Ω=×3×=·m
2
c.计算跨中截面公路—I级荷载的最大剪力 计算图如下:
(1)mc1.2Pkyk(1)mcqc= KN Qq1K,l/2=
d.计算跨中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 QQ2K,l/2=qr·mcr·Ω= KN
e.计算支点截面公路—I级荷载最大剪力
QQ/K,0=
(1)1.2Pkmcyk(1)qkmc(1)qk[(mc-mo)a(mm0)a0.873c0.127]22= KN
f.计算支点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
mmca0.127= KN mmca0.8730 QQ2K,0=qrmcqr022
g.计算1/4跨截面公路—I级荷载弯矩
MQ/K,l/4=(1)1.2Pkmkyk(1)qcmc= KN·m
h. 计算1/4跨截面的人群荷载弯矩
MQ2K,l/4=mr,l/4qr= KN·m
i.计算1/4跨截面公路—I级荷载最大剪力
QQ/K,l/4=11.2Pkmkyk(1)qcmc= KN
j. 计算1/4跨截面人群荷载的最大剪力
QQ2K,l/4=qcmc= KN
其它梁内力计算方法同上,主梁荷载内力汇总表如下 弯矩 梁号 荷载类别 跨中 公路—I级 人群荷载 公路—I级 人群荷载 1/4 支点 跨中 1/4跨 剪力
5行车道板内力计算书
结构重力及其内力(取纵向1米计算) 沥青混凝土面层:g1=×1×21= KN/m T形梁翼缘板自重:g2=×1×25= KN/m 合计:g= KN/m
公路—I级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规范查得 a2=,b2=;铺装层总厚度H= 则:
a1=a2+2H= b2=b2+2H= 故 a=a1+d+2l0=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Pb MSP=1l01= KN/m
4a4作用于每米宽板条的剪力为
P QSP=1=
4a内力组合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弯矩和剪力的设计值分别为 M=+= KN/m Q=+= KN
6横隔梁内力计算书
确定作用在中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
对于跨中横隔梁的最不利荷载布置如下图
中横隔梁的计算荷载如下: 公路—I级
11 Poq=Pkykqkk= KN
22
人群荷载
Por=qorr= KN
绘制中横隔梁影响线
ai=a1+a2+a3+a4= m2
22222
η11= η14= η21= η24= M(2,3)1111.5d210.5d1.5d= η11=
截面内力计算
公路—I级:M2-3=1Pop= 人群荷载: M2-3=Por= KN
公路—I级:1Poq=
主要参考文献
[1].《桥规》(最新版); [2].《公预规》(最新版);
[3]. 《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4].《桥梁工程》,郑州大学出版社
[5].《公路沥青设计规范》(JTJ014-97),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北京 [6].《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北京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北京 [8].《公路设计手册-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北京 [9].《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北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