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来源:锐游网
枣1c 2 . 改革与发展 浅谈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杨国峰 (河北金品建工,河北 沧州061001)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事业 事业的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但是经济上就不同了, 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 资方是资本资源的拥有者,在雇佣关系中占绝对优势,劳 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涉及 方没有物质资本,只有劳动力资本,在劳务与劳动报酬的 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一种 交换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这就是我国劳动关系的 和谐融洽的良性状态,如:构成劳动关系双方以良性互动、 一个显著特点。 真诚合作、共谋发展为目标.各自的利益诉求能在你中有 2.私招乱雇,建立劳动关系不签订劳动合同。 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中得到有效实现:在出现利益冲 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用工随意性很 突时能通过民主协商的途径.依法协调彼此的利益矛盾。 大,“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办理任何录用手续,任意辞 最终达到互惠互利、共荣共赢。没有稳定的劳动关系,就不 退职工,把企业的“自主用工”变成“自由用工”。招聘职工 会有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加强劳动关系调 不签订劳动合同,即便是有合同或协议,也大多是要么内 整工作,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容简单,要么就是霸王条款甚至是无效条款,为劳动纠纷 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埋下隐患,严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3.劳资双方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交叉并存。劳动关系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眼于建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 现多层次性。 劳动关系,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同条件的劳动者与用人单 求的新型劳动关系,已初步建立起以劳动政策为基准,以 位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劳动关系。一方面,劳动力总体上供 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 大于求时,在缔结劳动关系中,雇主占有绝对主动权,求 劳动关系调整体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随着 职者只能被动地等待,另一方面,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往往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企 处于主动地位,呈现出劳动者挑选用人单位的局面,而简 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 单的、一般性的工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时 1.劳资双方政治上平等,但经济上不平等。 多处于劣势地位。 目前,我国是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因此,用人主体 4.劳动关系呈现出多样性,用工形式日趋多样化。 日趋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种市场 少数企业仍将职工分为合同工、临时工、农民工,非 化的劳动关系很大程度上已变成雇佣关系、劳资关系。劳 全日制用工、劳动派遣工等用工形式发展迅速,劳动者流 资双方政治上平等是指劳资双方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动频繁。与用人单位维持劳动关系的时间越来越短。 [作者简介]杨国峰(1971一),男,河北金品建工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 137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强化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要成为促进劳动关系和 谐、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建设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的能力。 工会组织的作用是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和民主权 各级政府是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者、就业保障的规划 者、劳动关系中各方利益的平衡者。因此,政府应立足于 劳动关系调整的职能与职责,将其职能转到通过立法、加 强执法、依法协调的轨道上来,将其工作重心转到市场监 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集中力量做好立法者、管理 利,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教育职工不断提 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工会组织是现代劳资 矛盾的产物,在协调劳动关系矛盾中起到了政府起不了 的作用,所以要依据《工会法》努力提高基层工会的组建 率,突出工会的代表性与独立性,让工会真正成为工人意 者、调解者和服务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 公共服务,全力改善民生,促进生活和谐。要制定有利于 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引导督促劳 资双方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用 工行为。把劳动就业引向科学、合理、良性发展的轨道。政 府虽不能直接控制企业的工资水平,但可以通过制定若 干政策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确定最低工资、发 布工资增长指导线、反就业歧视等措施。针对目前严峻的 就业形势.政府应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再就业是构 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 再就业工作应摆在突出位置,各级政府应拓展就业岗位, 安置下岗人员,加大劳务输出,统筹城乡就业。 2.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倡导关爱文化,促进新 型劳动关系的形成。 企业要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 度,使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得以实现。通过宣 传、引导企业树立和谐劳动关系的观念,增强企业管理者 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企业与员工是共 生共赢的关系,企业的活力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创造性,这样才能涌动出无尽的创造源泉,产生新的财 富。一定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保持员工的就业稳定,给 予员工合理的薪酬和福利,为其提供增长才干的机会,帮 助和促进员工实现个人的发展。现代企业与员工之间应 当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当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工作、生活 及未来真诚负责时,就会与企业实现心对心的交换,自觉 自愿地忠诚于企业,奉献于企业。不仅要使劳资双方在政 治上平等,还要实现其他经济上的平等。 】38 志的代表。近年来,中华全国总工会广泛开展“创建劳动 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成为具有实际影响力的工会维权新 品牌。各级工会积极敦促企业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合同 不签、保险不上、工资不涨”等问题,收效明显。为适应经 济发展的新形势,应加快行业工会与区域工会的建设,探 索农民工会的组建,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 会宏观参与机制,落实职工代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参与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等渠道和方法,切实维护劳动者的 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经 济权益和民主权利。 4.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稳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除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完 善企业管理制度、强化工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全面提高劳 动者素质。劳动者是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提高劳动者素 质.才能使得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固。一方面企业要加强 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再就业培训 另一方面劳 动者自身要树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强化责任感,培养自 己的归属感,与企业共荣辱,要努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要求,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职业索养,恪守职业道德,干一 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劳动者还应学法懂法,在出 现劳动争议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 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障,和谐劳动关系 建设的环境将会有更大的改善。 责任编辑王家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