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砖工柱 2015年第1期(总第103期) 地下管线保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必要性 郭鑫 (天津市路驰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血脉”和“生命线”,承载 着各种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是城市经济发展 的保障,是维系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保证城市整体 运行的基础设施,城市中的地下管网星罗密布,错 综复杂。包括煤气管、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热力 管、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电车电缆等。一般埋设在 道路下面,其埋设深度一般在0.5~3.Om范围内。近 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各类地下管线的 改造和增容建设也越来越频繁。在管线施工、道路 施工及其他建设工程施工中,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 单位缺乏地下管线的保护意识和无相应的技术措 施,而导致地下管线损坏的现象,在全国各大中城 市中时有发生,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甚至 造成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在市政建设过程 中,有必要通过规划设计、市政安全信息管理和一 系列新技术、新方法等综合措施对地下管线进行有 效保护。 1 地下管线损坏原因 (1)管线不明。施工之前未经调查或下列原因 未能查明管线现状,在施工中未采取任何保护措 施,致使管线损坏,这些原因是:管线年代久远,无 资料记载;人员搬迁,新来人员不了解情况;形似 废弃管线仍为在用管线;保密屯缆,一般图纸上不 标明;现场施工管线与设计管线不符,但交工时未 按实际绘竣工图。线路不明造成的事故大多比较严 重,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故可以通过先进行物探或 挖洞查明管线后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来避免,然而 进行物探和挖洞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施工单位 一般都不会也不愿意做此项工作。 (2)土体挤压导致管线损坏。打桩、压桩、顶 管等施工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压,一些临近施工区 域年代早、管材强度弱、结头不牢固的管线在土体 挤压下易损坏。 (3)土体变形引起管线损坏。基坑开挖、边坑 失稳或流砂现象等常引起较大的土体变形。当变形 量超过管线变形极限时,就会发生管线损坏。 (4)均匀沉降,造成管线损坏。顶管、盾构、井 点降水和沉井下沉等施工过程中均可产生土体不 均匀沉降,顶管还可能引起地面隆起,当不均匀沉 降或隆起值较大时,可致使管线断裂或接头错位。 (5)管线上部荷载过大,如大型施工机械、车 辆、材料、土堆等荷载,将下部管线压坏。 (6)气候因素,如施工开挖,地下管线暴露 后,遇冬天气温骤降,管子易冻裂。 (7)保护管线的临时支撑拆除后,管线下部回 填土不密实或回填不当,导致管线损坏。 (8)振动荷载引起管线接头振动。如打桩、振 捣、施工机具等产生的振动冲击荷载传至管线上, 使管线受到损坏。 (9)水流冲击。施工排水或附近上、下水管漏 水,水流冲刷土体,使土体流失,埋于土中的管线失 去土体支撑而损坏。 (10)原建已损坏的自来水管、下水管,存在漏 水现象,但平时埋在地下未发觉,待施工开挖后发 现,并使势态扩大。 2城市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2.1地下管线保护的控制程序 (1)设计人员事前(预测)计算值不可能完全 与施工中的实测值相同,为弥补原有设计和施工方 案对工程的认识不足,应将实测信息、修正物性参 37 地下管线保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必要性 数,通过计算,预测下—施工阶段工程状态。 (2)监测人员监测和判断各种施工因素对地 表变形的影响,检验施工结果是否达到控制地面沉 降的目的,量测土壤、墙体等的变位状态、应力等 数据,作为将来设计参照依据。 (3)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 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配合设计更改后,调整施工措施。 2。2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1)施工前,建设单位应请地下管线的管理 单位(以下称专业公司)到现场对施工单位进行交 底,施工单位应查明地下管线的确切位置并向专业 公司申请办理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建设单位委托 有资格的第三方一一测量单位对地下管线和周围 环境进行监测,施工中对管线监测点的位移沉降量 进行控制。当管线监测点的位移沉降量超标时,应 及时向专业公司和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 的技术措施。 (2)建没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召开 施工协调会,就有关管线的保护问题进行讨论,明 确各自的职责和协调方式,并形成会议纪要。施工 单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画 出施工区域内、外地下管线的分布示意图,详细拟 定保护地下管线的技术措施。 (3)对管线进行搬迁、加固处理对便于改道 搬迁,且费用不太高的管线,可在基础工程施工之 前先行临时搬迁改造,或者通过改善、加固原管线 材料、接头方式.设置伸缩节等措施,增大管线的 抗变形能力,确保土体位移时也不失去使用功能。 (4)卸载保护。施工期间,卸去管线周围、尤 其是上部的荷载、或通过设置卸荷板等方式,使作 用在管线上及周围土体上的荷载减弱,以减少土体 的变形和管线的受力,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5)保护方式。对一些不明无主管线,估计破 坏后不会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或经与有关部门联 系,可暂停使用的管线,可采用不保护方式,进行突 击施工,在几小时或几天施工完后再恢复管线使用 功能。 2.3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技术 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很复杂,仅仅通过规划和 38 郭鑫 管理难以保证地下管线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在 市政建设中,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措施就显得尤为 重要。管线探测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由于市 政工程中地下管线的损坏大多是由于管线不明造成 的,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前和建设过程中应该加 强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探明旧地下管 线的位置、埋深并及时在图纸和现场上做好标识。 2.4探地雷达法 探地雷达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光 谱电磁技术,它利用一个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 脉冲,另一个天线接收来自地下目标体的反射或绕 射波。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波强 度与波形将随地下介质结构及几何形状的变化而 变化。对雷达波进行处理分析,通过探地雷达可以 较准确地探测出地下非金属管线的位置和埋深,可 以帮助设计和施工部l、9在施工前很好的了解施工 区域的地下管线情况,使管线位置和埋深都比较明 确,避免损坏地下管线的事故发生。 2.5管线探测仪法 管线探测仪主要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管 线探测仪的探测方法按场源分为主动源法和被动 源法。探测管线是通过激发管线产生电流,在空间 形成轴型磁场,在地面对磁场进行观测,便可以确 定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置和埋藏情况。按激发方式 分类,主动源法又可以分为感应法、直接法和夹钳 法。被动源法则只单独使用接收机来探测有信号的 地下管线。管线仪法主要用来探测金属质的地下管 线和缆线,在实际探测时,应根据地下管线的情况 来选用不同的探测方法,有时一种方法难以确定管 线的位置和埋深,就应综合使用多种探测方法。 3 结束语 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是一项很重要的 工作,它涉及的内容 情况复杂。地下管线的有效 保护要依靠市政规划设计、管理和施工等多方面的 综合方法才能有效进行。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 术、管探技术和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建立 从设计、管理到施工的综合的管线保护措施体系提 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如果能有一部专门的市政管 理法规,那将会大大提高地下管线的保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