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出小学生作文批改的误区

走出小学生作文批改的误区

来源:锐游网
教学管理2014年2月(上) 走出小学生作文批改的误区 邹兆玉 (河南省淅川县二小,河南南阳474450) 摘要:学生平时最怕写作文,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作文;语文教师平时最怕批阅作文。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批阅作文,对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批改作文是一件 十分辛苦的事情。我结合自已和其他同行的作文批改,感到大多数语文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批改;误区 一、精批细改 篇不足400字的小学生作文,教师的 批注有十多处。写下的评语有175字。像这 样对小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的,已不 是个别现象。受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支配, 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对作文“精批细 改”才是工作认真,结果“精批细改”成了 评判教师是否有责任心的标志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 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 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 写作水平”。叶圣陶老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 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 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 一一因为对于“完成了任务”的学生而言,应付 了一次“差事”之后,他们已经万事大吉。 根本用不着在走马观花之后再去考虑雾里 看花的作文评语,能起到什么灵丹妙药包治 百病的作用。 最关键最本质的是语文老师一定要知 道,“作文”是一种生活需要,是一种与说 话同等重要的生活实际需要。生活处处可作 文,不要为了作文而作文,只为交往而动笔, 这是作文指导的最高原则。也只有有了这样 的作文教学目标,作文教学才能获得自由的 天地。 的习作。就正如对待一棵正在长大的小树 苗,只能多扶一把,顺其自然,不能拔苗助 长。 凹、重“结果”轻“过程” 积极的、全面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加 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应该肯定现在的作文 评价较以前有进步,如用等第代替分数、教 师能够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作文评价也以鼓 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但是,在作文评价 中,还有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作文的“结 果”。 三、强加成人的理解 要知道,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无论其 观察事物的角度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 作为成人的教师大不相同,毕竟师生之间存 在年龄、阅历等诸方面的差异。所以。一旦 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删改、评价孩子们的习 作,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他们原来要表达的 思想,而是强加了成人的理解,时间长了, 学生作文就会“少年老成”,毫无儿童的天 真与独特的个性。叶圣陶老前辈早就给我们 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多就少改!’,小学 生的作文存在词不达意。用词不当、层次不 清等现象是正常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 不能完全用我们成人的理解对学生作文进 行体无完肤式的修改,只能多就少改。多就 学生的思路,多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修改自己 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假 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 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去决定,学 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首先要让学生认 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二、评语“格式化” 老师总是用同一“尺子”来评价不同的 学生作文,教师按自己的意愿或者按同一标 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作文,可以称之为“格 式化”,这种做法也是一个误区。如果老师 认为写得不好的作文,就在评语中加个“不” 字,小学生又能明白些什么呢?这样的“作 文评语”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意义是寥寥的。 怎样使写作评价既重“结果”又重“过 程”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为学生 建立写作档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运用写作档案既能够方 便教师评价学生的写作,因为“写作档案除 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 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 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 际愤况和发展过程”,又能够促进学生提高 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写作档案可以收集学 生自己的观察记录,可以收集老师和同学的 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收集学生的自我反 思和小结等等。当然,这一写作档案的建立 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 间和精力,可是这样做的效果是不言而喻 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李明月 (河北涿州中学,河北涿州072750)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 熟练掌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把 握住新课标实施的正确导向。在引导和点拨 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 教学的目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是师生交 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生间和生师间的互 动合作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 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 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 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实现教学上的 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有利 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素 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 一、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因 此,探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尤为重 要。传统的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 手要放在桌上,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 为规范,给了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所以 教师要解开束缚。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 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 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二、推进多向互动合作。尝试有利于 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生 间和生师间的互动合作。互动合作是学生学 习过程中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 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 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行多向互动时 还应提倡生生之间两两互动或小组合作学 习互动,合作的内容可以是互相检查对方活 动、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问题解 决、互相竞赛巩固认知、共同操作发现新知 等。 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发现问题,让学生 提出的问题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 多向互动合作。在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少讲, 以导为主,尽量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讨论、操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 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和情景表 演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扩大学生在单位时 间内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 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充分提高教 学效益。 三、强调发现探究学习。激发求异思 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学 科,内容广泛,内涵丰富,许多问题的答案 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 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探 究、去寻求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 如教课文《伟人细胞》一文第三部分时,要 求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问题。生1:“那些高中 生都是干些送报纸的杂活,贾里为什么要去 大工厂打工?请某某同学回答。”生2:“因 为他想一举成名。”生1:“回答不全面,请 某某补充。”生3:“贾里认为伟人从小出手 不凡,走在潮流的前头,去大工厂打工说是 走在了那些干杂活的人的前头。”生4:“贾 里为什么把鲁智胜笑的时间记得那么准 确?”生5:“想突出鲁智胜的优点,重义轻 财。”……这些一问一答可能是幼稚的、片 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 (下转第233页) 2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