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家庭教育的感受
内容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各级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以后孩子成功的重要基础。
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深思交流:情感教育、形象塑造教育、启智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说明家庭教育不可忽视,更不可盲目教育或任其发展,也不应该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就万事大吉。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现代教育连在一起很有意义,而且也确实任重道远。
标签:家庭教育 情感 形象 启智 自强 自立 体验
正文:所谓家庭教育,当然是指家庭对青少年的系列教育活动,是发挥家庭这个细胞的特殊教育环境,使孩子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健康成长,最终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这点是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完全一致的。因此,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和补充,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各级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以后孩子成功的重要基础。
目前,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广,随之产生的成效是显著的、巨大的,涌现出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好儿童、好少年,犹如雨后春笋、山花烂漫。现在我的孩子出息了,已经是青岛南车车辆集团的生产技术尖子了。月薪也达到了近上万。我以为有以下感受值得深思交流:
第一、情感教育。孩子一降生就应该开始这一教育。比如:父母的表情笑容,抚爱亲情,蕴含着感情启蒙教育,让其从小热爱父母,长大才会爱祖国、爱人民、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集体、爱美丽的大自然,养成待人接物的良好个性品质。正如著名文学家老舍写道:“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教育”。我的孩子从小心底善良,忠厚老实。每当听到家里长辈那位有点身体不舒服了,他都会忐忑不安,眼泪不停地掉下了。现在也是第一时间会赶过去,送上温馨的话语,双手递上几百块钱。每年的春节、八月十五两大节日,都会去看望他的师长。
第二、形象塑造教育。家庭教育不但是最早的而且是最长的教育场所,父母既是启蒙教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父母对孩子的一切教育,旨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操。孩子模仿是天性,如何引导决定家长。父母应该认真加以注意。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典范。其实,提高家长的表率作用,增强家庭的感染力,要做到有意识地言传身教。常言道:“子不教,父母过,教不严,师者错”,一语道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我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自己业余钻研了维修家电方面的知识,经常给周围邻居免费修个电视,拨弄个录音机、冰箱什么的。自己的孩子也经常学着看个线路板图,帮着焊接个小电子零件什么的。这为他现在成为高级电子电工技师打下了很好基础。
第三、启智教育。注意安排教育计划,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寓教于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孩子某一时期的发育与发展,实施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法。例如:列宁回忆他之所以成为俄国一代的领袖人物时,归功于伟大母亲的科学、高明的系统教育。
我孩子一九九九年初中毕业时,当时在“中考”“高考”大潮下,自己也尽力了,成绩表现也能考入一所地方高中,我们值得欣喜。但是我和同样做教师的妻子及儿子分析:孩子即使到了高中,情况不容乐观,名次会在高中班靠后的很。何况还要去经受那么大的压力,让孩子失去自己兴趣爱好——电子电工维修,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发展前途呢?我们茫然了,也同时看到过不少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孩子在高考大棒下的成为了牺牲品。所以我们三人决定选择了走职业教育的路,准备将来让孩子做个好蓝领。就这样我们把孩子送到了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技工学校。回想我们听了四方技校韩校长在开学典礼的名言:“让你的孩子走职业的道路吧!发挥你孩子的创造力吧!做一个技术工人,做十年、二十年就能做成工程师、做成高级蓝领!”再看看我孩子现在的成功,不就是家长的导向正确,不就是寓教于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结果吗?
第四、自强自立教育。孩子的发展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要把握循序渐进。大多数家长,往往片面而又简单着眼于孩子的学业学分,忽视尊重孩子的爱好和特殊才能的潜在与发挥。应当因势利导地运用启迪式、诱导式的方法,同时注意设置障碍,进行挫折教育,并鼓励孩子跨越过去,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和决心。诸如古代“岳母刺字”和“孟母断织”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就是一部教子得法和家庭教育的一种形象的教科书。
我清楚地记得:孩子在7、8岁时,我就带着他下地蒿草,点种,浇水,施肥。别人见到了就喊我们怎么舍得让独生子宝贝干农活呢?我听着看着他们只是笑,笑在灿烂中。我孩子到十五岁时就能推车、挑水自如了,他自己的衣服也经常自己洗了。我们高兴地看着他的成长,我们和儿子是很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说,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当时孩子上完四方技校的毕业文凭只是中專,随着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自己的奋斗目标也自然逐渐上升了。2003年获得《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文凭》,2009年又获得《青岛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本科文凭》,在2009年还获得梦寐以求的《青岛市高级电子电工技师》荣誉称号。月薪现在也达到了近上万的水平。所以我们可以大声地自豪地呼喊了:我们让孩子的锻炼实践体验没有白白付出!我们教育孩子的路的走对了!职业教育也会使孩子有广阔发展前景。
可见家庭教育不可忽视,更不可盲目教育或任其发展,也不应该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就万事大吉。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现代教育连在一起很有意义,而且也确实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孙云晓等主编的《家庭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