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批评学生的技巧

批评学生的技巧

来源:锐游网
批评学生的技巧

批评学生的技巧

批评学生的技巧

本人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依据相关教育理论和原则,参考和总结归纳名师的经验和艺术,提出如下一些批评学生的技巧:

1.批评时宜用“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方式

教师与学生实行,“心理位置互换”是做好批评教育工作的关键。“有的老师认为‘打是疼来骂来是爱’,反正我是为学生好,因此,他们不太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批评学生时,只考虑自己这一方,只管自己骂个痛快、训个透彻。比如:某同学打了架,老师就说:‘从你的行为可以看出你的家庭教育,不改的话早晚得进监狱!’”其实,教师应常想,假如自己处在受批评学生那种境遇将会如何想?如何做?什么样的话听得进,什么样的话会反感?这样推已及人,将心比心,就能使自己的批评热情而诚恳,更具针对性和可被接受,受批评的学生感到老师的温暖,从而不存戒心和敌意这就为接受批评提供了最佳的心理。

2.注意变换说法,使语气缓和

批评学生时注意语言艺术,语言缓和,易于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对方接受。使语言

缓和的方法很多,词语的变换,句式的变换及语气、语调的改变等,可根据表达的的内容随时调整、组织。比如午睡时有学生还在讲话,不要用责备的语气较重的反问句“怎么还在讲话?”而应选用和缓的诱问句,诱导学生自己改正。又比如有一次,我班上发生了失窃现象,有个同学新买来的可擦笔不见了,经过查明情况以后,我请盗窃东西的学生来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时,就注意把“偷”字换成“拿”字,使犯错误的孩子更好地接受一些。

3.注意批评的场合,捕捉最佳的时机

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处处从爱护学生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注意批评的场合,捕捉最佳的时机、寻找最恰当的批评方式。

能够不在大庭广众之中批评的,尽量不在大庭广众之中批评,不必指名道姓批评的,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哪怕是最温柔的方式,也很可能引起学生的怨恨,产生逆反心理,他会感到他在同学前丢尽了面子,抬不起头来,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与老师对抗。”因此批评要在私下进行,轻轻地提醒一下,或许要比大声的训斥效果好得多,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热。”

4.寓批评于表扬之后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

多数学生一听批评就会显示出逆反心理,但学生大多喜欢听表扬的话,特别小学生。“戴尔 ·卡耐基说:‘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理往往会好受得多。’批评学生的错误时,也不妨先对他的某些长处,优点表示赞赏,

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再指出他的不足,他就听得进去了。”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完全丧失上进心采取破罐子破摔的处事方法的学生,尤其需要理解、尊重,以表扬代替批评倒也不失为良药。要知道,批评过多,往往会失去其应有的效应,当然,这种表扬式批评首先要

求教师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之处,寓批评于表扬之后,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批评是公正的,恰如其分的,因而口服心服,收到良好的效果。

5.借助道具旁敲侧击

小学生犯了错以后,有时候往往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存在,如果教师能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讽喻说理;或借助于批评类似现象,引起对方的联想、比照;或讲个小笑话,启发对方去思考。如:有一次在语文课上,C和T这对同桌为了中午谁睡椅子谁睡桌子的小事而在课堂上打起来,经其他孩子的劝阻,两人还是气鼓鼓的。见此情形,我暂停了讲课,提议大家一块背我们改编的《莫生气》。孩子们立刻齐声背起来:“五湖四海的朋友,因为有缘才相聚。一起学习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兄弟姐妹在一起,团结友爱是第一。”不一会,大家就背完了,可是C和T两人还是怒目相对。于是我笑笑说:“同学们,看来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呀!”接着,我又领着孩子们背起来。这一次,我注意到两人的脸色缓和下来了,我想我的策略见效了。果然,当我们背完时,他俩都显得不好意思了,头也低下来了。于是,我轻声问到:“小C,你的气消了吗?”只见他点点头,接着我又问小T:

“我们可以继续上课吗?”他也点点头了。我欣然一笑:“OK!小事化了,我们继续上课。”“YES!”教室里欢呼起来。在这次批评中,我未发一句责备之言,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6.给学生戴罪立功的机会

小学生所犯的许多的错误往往是自控力差造成的,在认识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对这样的错误,讲多少道理,也往往是徒费口舌,教师不妨“罚”他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种方法既可以消除犯错误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往往使学生乐意接受。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对犯错误的学生采取犯错误,做好事的纠正错误的方法,学生普遍欢迎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他说“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也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啊!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教师对学生批评是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技巧,才能使批评扣人心弦、动人心扉,收到最佳的效果,使得师生关系和谐、未成年人身心和谐、教育和社会环境和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