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从分类学习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联系上下册教学内容建立“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的大概念。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进行学习。
2. 分类学方式激活储存在孩子们脑海里的在本单元学习的几种动物的特征,并通过本节课的分类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动物特征的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 善于思考、愿意倾听、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初步尝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同伴的学习成果。
3. 在活动中感受神奇的动物世界,进一步培养热爱动植物和持续观察动植物的兴趣爱好。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
2. 动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教学重点:给动物分类。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用合适的标准将十种小动物分成两类;知道动植物是有生命的。
教学准备:动物卡片和PPT、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一动物)。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一动物)。
长相俊俏,爱舞爱跳,飞舞花丛,快乐逍遥。(一动物)
二、 给动物分类
(一) 分类方法的学习初探
1.出示狗、老虎和河鲫鱼,尝试寻找标准进行分类
2统一分类的要求
(二) 火眼金睛——对十种动物的分类
1.小组活动,将10种动物进行分类
2.交流分类的结果,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标准和特征的分析,达成统一认知
(三) 游戏活动——耳听八方
根据提供文字信息辨别动物。
三、拓展活动
结合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知识,建构大概念: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