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形色协奏曲》教案湘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形色协奏曲》教案湘美版

来源:锐游网
第一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评诉”领域的内容。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通过本课的欣赏活动,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智慧和壮举,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叫文化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文化遗产。 2、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情意:

1、 让学生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方法。

2、 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明足迹,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接纳多元文

化,拓展国际视野。 能力:

1、 能够运用美术知识制作宣传栏,传播世界文化遗产知识。

2、 能够收集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初步认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通过资料阅读、课上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文化遗产,较细致的了解2处—

3处世界文化遗产。

2、 能够从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审美价值、社会影响、经典特征等方面,介绍2处—3处

世界文化遗产。

难点:有步骤、有层次的介绍2处—3处世界文化遗产。 学习材料:

资料、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不同背景的世界文明遗迹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个组:阿布辛拜勒神庙(非洲)、库库尔坎金字塔(美洲)、法隆寺(亚洲)、奥林匹亚遗址(欧洲)

每个学生根据书中的问题,查找最下边的 一行图片资料。

(1)《掷铁饼者》、《竞技表演》是哪方面的内容?用的是什么手法? (2)阿布辛拜勒神庙建造于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有什么特点?

(3)库库尔坎金字塔的所在地、建造时间、艺术特色。说一说它和埃及金字塔有什么相同

与不同之处?

(4)法隆寺的建筑特点,它和中国的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欣赏分析多元的世界文化遗产 1、教师讲述关于拉斯科岩画的故事。

(1)这幅画表现的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

1

(2)猜猜当时的人用什么工具创作的? (3)他们为什么要画这些壁画?

2、2008年8月8日在 北京将要发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有谁知道这界奥运会是第几届?第一届奥运会在哪里召开的?这个国家在哪个洲? (1)教师介绍希腊奥运之城。

(2)请学生代表介绍查找到的关于《竞技表演》、《掷铁饼者》的资料

小结:古代的建筑、雕塑和体育已经完美的结合了,说说你还知道奥运会的那些项目?书中

还有哪些建筑在欧洲?

3、学生介绍有关阿布辛拜勒神庙资料。

小结:由此我们知道建筑、雕塑和宗教也有着亲切的联系,你还知道埃及有什么建筑?他们是哪个洲的文明遗迹?说说埃及金字塔和库库尔坎金字塔有什么不同?在美洲还有什么文明遗迹,请你说说。

4、对于美洲古代文明遗迹你有什么感想?

5、法隆寺的建筑特点,它和中国的塔有什么相同与 不同之处?书中还有哪个是亚洲的建筑? 6、亚洲还有什么文明遗迹?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明遗迹,感受其不同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 二、学生合作探究不同地域文明遗迹 1、小组交流不同地区的文明遗迹。 2、利用图片资料制作宣传板。 教学意图:

以制作小报的形式宣传“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延伸:

世界上还有许多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课下接着去了解,探究并介绍给他人,共同宣传、保护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意图:

激发学生了解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形色协奏曲

1、 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教学目标 2、 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重点: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教学 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 2

(一)情境导入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教 学 过 程 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六)欣赏提升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 (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拓展评价 二次备课 3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教学反思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