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期,老师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古人云“成才先有德”,在后疫情期间,不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中更重要,关注学生的心里健康是每一位线上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后疫情时期,学生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作为班主任,这段时间,通过微信、QQ和家长电话沟通了解到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如从认知、情绪、行为上学生存在哪些不良的反应。
在认知上,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消极的想法;
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
在行为上,懒于学习、不思读书;
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
二、后疫情时期,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 1、疫情后期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意识到,这次疫情肯定会对学生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认知,现在建有微信群、QQ群和钉钉群,针对本地区疫情通报的数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学生常沟通,探访每个学生心理状态,每个人性格和家庭环境不一样,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把收到影响较大学生挑选出来,重
点关注。
前一段时间,我班有一名学生线上时间不够,作业不能及时提交等情况,各科老师反应课堂效果也不好,当收到这些信息时,第一时间先和她沟通,微信、QQ留言不回复,马上打电话联系,询问为什么出现情况,让她知道所有任课教师都在关注她,各科老师都没有放弃她,并且鼓励她,相信自己,一定会战胜自己的惰性。通过这次的沟通,从各科老师反馈,小孩上课能达到要求,作业及时提交,并且上课能够和教师公屏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和家长常沟通,电话联系、微信联系,结合家长告知这一情况,毕竟疫情期间,家庭教育还是占主导,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多关注正面新闻报道,按照专家提醒在家做好防护,让学生感受到有人关注,背后有依靠,一定会没事的,减弱恐惧心理。
有一天晨会,我班有个学生没有及时上线,会后,第一时间和孩子联系,但是失败,马上联系家长,原来家长农忙,孩子独自在家起来晚了,并且和他家长沟通了解到,小孩在家这段时间情绪低落、不听父母的话、撒谎等情况。通过了解,疫情期间,父母给予孩子的压力过大,平时线上上课时,父母会时不时的打电话监督孩子,并且对于孩子的说话的内容不相信。通过分析,和他的父母沟通“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盼望着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却忽略了心理不能承受之”重“这个道理不要过分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要适当的给予孩子空间”。通过这次沟通,孩子上课更加积极了,期中成绩提升了,家长打电话时候反馈在家不和父母犟嘴了,
并且也能体会父母的辛苦了,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后疫情期间,结合网课渗透德育教育,帮助班级的孩子,科学合理规划好每天的学习,充实每一天,教师在每日检查作业中也多予以激励和肯定,通过学习转移对疫情的注意力。
班级有一名男孩,作业比较潦草,但是我没批评指责他,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在线上批改作业时写上“你写作业的时间分配可能需要调整,咱俩可以商量一下”“思路很棒,如果字写的再漂亮点,就更完美了”“老师相信你能学的更棒,那我们就从写字开始好么?”现在这个男孩的作业每次都能评为优秀作业,字写的非常棒。
总之,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辅导是需要老师,家长协力去做,做好勤沟通,多观察,把爱传递给学生。家长和老师需要多给孩子一些正能量,相信孩子也想更好,相信孩子也想让现状有变化,同时多给孩子一些缓冲与调整的时间,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取得孩子的合作,与孩子一起去面对,看怎么样去改善当下的现状,解决当前的困难。相信孩子自己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与孩子达成合作的关系,共同打败问题,重建良性循环,为复课做打下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