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西北部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研究

我国西北部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研究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年第4期 ENVIR0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 PMENT No.4.2006 我国西北部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研究 瞿群 田 良 - 邢文昕 王莉 (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景观建设作为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 重视。特别是我国西北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园区景观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 文将在回顾工业园区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西北部工业园区的景观建设进行研究。研究的重 点关注于我国西北部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现存的问题、景观建设的对象和景观功能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工业园区;景观建设;西北部 中圈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06)04—0023—03 染为美一忽视园区景观建设一重视园区景观建设”。建 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指导思想是“人定胜天”, 环境问题尚未突出,各企业“以量为纲”追求高产量, 1前言 工业园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特别是在我国 西北部多数是依托原有的老工业区、工业基地发展而 景观方面以烟囱数量、高低来衡量,走进了景观建设 的破坏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是我国经 来。园区企业多从事资源加工,具有高污染、高排放 的特点。工业园区面积较小、景观单一、建筑密度高、 济建设飞速发展期,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环保界的主 导思想是“末端治理”,园区景观建设虽得到一定的投 入,但还是处于受忽视的地位,高速发展GDP的指导 思想占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环 境问题引起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思,在循环经济、 产业生态学的理念下,生态工业园区兴起,环保思想 由“末端治理”转向对生产过程的全程关注。园区的 生产活动强烈,急剧的改变了园区原有景观,使其在 短期内朝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现今,工业园区的发展 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工业基 地到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理念指导下的生态工业园 区,对工业园区发展的认识已经获得巨大的进步,园 区景观建设的思想也随之在进步。 2我国景观建设的认识发展 我国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的发展历程是“以破坏污 要求,同时要求排污者实行常规的自我监测并进行汇 报。督促环境管理人员履行责任,并反馈排污处理设 备的运行情况。 强制执行与激励自觉执行的双管政策。一方面通 过公众参与和自觉执行政策激励排污者遵守排污许可 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执行监测和行政、民事、刑事等 强制措施保障许可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美国环保总局网站:http://www.epa.gov/ 2 U.S.EPANPDES Permit W ters’Manua1.U.S.Envionmentlrd 景观建设作为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应有的 重视,景观建设思想在国内得到发展。 现阶段,我国对工业园区景观建设主要是俞孔坚倡 mentalProtectionAgency,Ofifce ofWssteWatrMm ̄gemeent,EPA 833一B一98—002. 4 Water Permitting 101.Offie ofWsstewaterManagemecnt—Water Permitt ̄. 5 A strategyfornational cleanwstriendustrisl regulations.U.S.Envi- onmenud ProtectrionAgency,Offie cof Scincee andTechnology Engi- neer ̄andAnalysisDivisin.EPA一821一R一02—025.o 6 Nationalwhole eflfuenttOxicity(WET)implementatinguiodmce url- der he NPDES Program,U.S.Envit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C)ffice of te Watel"Marmgement.EPA832一B一04—003. ProtectionAgency,0ffice ofWater,Decexnber,1996;EPA一833一 B一96—003. 作者简介:宋国君(1962一),男,黑龙江东宁人,经济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经济政策、环境规 3 Introduction tO the National Pretreatment Program.U.S.Environ- 划、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和可续持发展评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第4期 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和工 业生产的整体作用下形成了工业园区景观,具有多元 导的“探讨规划设计一个更符合时代要求、人性需要, 更能发挥个人和企业创新潜力的优美、高效、舒适、 健康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场所r¨”;而肖笃宁则偏向于 生态学角度,构建景观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主要 关注景观的生态功能方面。 西北部,工业园区面临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 性【41。工业园区景观是一个多功能体系,不仅能美化 环境、愉悦心情,还具有生态保护、休闲娱乐等诸多 功能。工业园区的景观建设亦是一个多功能体系的构 建,包括:生态功能建设,保护园区当地的固有物种、 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功能建设,充分 利用园区景观的治污能力,减轻园区生产活动对环境 的损害;娱乐功能及农业用地保护功能建设等。 3.3.1生态功能 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水资源短缺而恶化;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植 被稀少,生态景观单一,缺少生态屏障,沙尘暴发生 的次数逐年增加,影响范围逐年扩大等 J。因此,在 西北部的脆弱生态环境下,景观建设首要考虑的是构 西北部由于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环境压力大,因 而在工业园区景观建设时必须把构建合理的生态功能 建生态功能与环保功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休闲娱乐功 能、历史遗迹保护等功能。 放在首位,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做出合理科学的 规划。生态功能的构建体现在园区景观斑块和廊道上。 肖笃宁认为:成功的景观规划应抓住对景观内的生态 3西北部工业园区景观建设 我国西北部多数工业园区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 源,主要从事资源采掘和初级加工行业,工艺水平较 流有控制意义的关键部位或战略性组分,通过景观斑 块的引入或改变,以最少用地和最佳格局来维护景观 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 。景观中斑块的多样性、面 积大小直接关系到园区景观的稳定性。其构架应在有 效保护利用园区原有自然景观、农业景观的基础上, 低,产品附加值低,各行业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虽 然景观建设正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但较东部沿海发 达地区落后许多,景观建设出现了不少问题。 3.1西北部工业园区量观建设现存的问题 合理构建一些人工景观斑块。 工业园区原有的自然景观作为景观建设的一部分 加以保护。一方面,自然景观是当地固有的,经历自 然环境的长期选择而幸存下来,物种多样性高,适宜 当地的各种气候、地理条件,抗干扰能力强;另一方 面,有效利用原有景观,能节省投入。园区中原有的 地形、地貌要适当保留,避免大规模的挖掘破坏。 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丰水期可以有效的 储存水资源,枯水期可以缓解旱情,对水、空气具有 净化能力,能够有效的改善园区的局部环境。园区固 有的植被,适宜当地的各种条件,能够有效的涵养水 分、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因此,园区中原有的 湿地、植被等,要予以保留,建立适当的缓冲区,避 免工业生产直接作用。另外,可适当利用园区固有的 低洼地形和治理后的废水构建人工湿地,在湿地中种 植一定数量的芦苇,便于鸟类、昆虫、水生动物等栖 息。河流及其他水系可作为“廊道”建设,水系及干 道两则的绿化带的宽度以10~30m为宜,亦能发挥 “廊道”功能【6J,便于斑块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利于保 持物种的多样性,维护景观稳定。 ①缺乏整体认识和规划,景观单一,景观建设只 是在园区建筑、干道缝隙中的填充,整体上仅作为对 园区规划建设的补充;②景观斑块构建数量少、面积 小,斑块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的廊道,空间异质性低, 抗外来干扰能力弱、缺乏弹性;③景观建设的考虑不 全面,农业用地、工业荒废用地、历史文化遗迹被忽 视;④园区景观建设时功能构建严重片面化,忽视了 生态功能、农业用地保护功能等;⑤规划建设中对园 区原有景观采取的是“遇山削山、遇水填水”,脱离园 区实际情况;⑥景观建设时主观意识严重,依照个人 喜好进行;⑦不切实际的搬抄其他地区的景观,新建 的园区景观未能有效地融于该地自然环境。 3.2工业园区量观建设对象 随着园区的建设发展,各园区的地域面积不断增 加,园区景观建设所考虑的因素亦随之增加。景观建 设考虑的对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自然景 观指的是轻度人为活动干扰的自然景观:①园区规划 建设纳入的自然景观,保持了原有地形、地貌的景观 和自然水系,相对于其他区域人类干扰活动较轻的湿 地、植被、河流等;②园区规划建设纳入的农业景观, 农场、田园、菜地;③园区中的人工水系,渠道、排 污沟、池塘等;④园区的基础设施,“三废”处理设施 及园区干道绿化;⑤工业荒废用地,遗留下来的各种 废渣、废弃物形成的废渣山;⑥园区中具有历史文化 价值的遗迹;⑦企业内部的个体建设。C3] 3.3工业园区量观功能建设 园区中的植被应结合各地实际状况,参照原有的 乡土植被,构建适宜当地的人工植被。人工植被以乔、 灌、草相结合,要适应当地环境,以耐旱、耐寒、耐 盐碱、抗风的乡土植物为宜。生态功能的构建主要是 维护园区自然环境稳定,抵抗自然灾害对园区的危害, 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3.3.2环境保护功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瞿群等:我国西北部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研究 环境保护功能需与园区的产业结构结合。园区的 产业定位,直接影响到景观建设。新兴产业较传统产 业排污少,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西北现有工业园区多 为传统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但随着经济的持 续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西北部的 传统工艺和行业,必为新兴工艺和行业所取代。因而, 景观建设时需从理念、管理和技术方面注重环境保护 功能的构建。 有效利用植被、湿地的降解能力和当地环境承载 力,与园区“三废”治理耦合,是构建景观环境保护功 能的有效途径。由于西北多数工业园区高排放,植物 群落培植必须选择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抗性强的植物种 类作为群落的优势种,最好能在乡土植物中选择 】。 废水治理设施可与湿地耦合,构建园区内部或企业内 部的小区域水循环。一方面,可以合理科学的利用湿 地污染治理,减少支出;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流人可 以有效保护湿地。二者结合,利于园区景观的持续发 展。园区各企业的“三废”治理设施可以进行有效耦 合利用,排放同类型污染物的企业可以实现有效共享。 3.3.3娱乐功能 景观建设要符合西北地区的固有审美观、风水观,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需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 体现当地文脉。园区的住宅区、休闲区可以吸收园区 所在地的建筑理念;园区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 如能搬迁的要迁出,如不能搬迁的要就地有效保护; 废渣山等,加以绿化,建成假山;工业荒废用地可以 进行绿化,构建小型绿色景观斑块;有一定历史纪念 价值的工业废弃厂,可以开发主题公园,让人领略工 业的发展历程。园区中的景观,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 调整心情,水域、农场是建设休息娱乐场所的最佳选 择,美丽的田园风光、水域景色是现在城市所缺少的。 紧张工作之余,在园区得到适当放松,能激发员工热 情、提高工作效率。构建景观的休闲娱乐功能,不仅 能开发出旅游景点为园区增加收入,还能体现现代企 业管理的人文关怀。 3.3.4农业用地保护功能 西北部工业园区多数靠近农业用地。随着工业园 区的发展,农业用地被大量占用。在新的景观规划思 想指导下,可以把农业景观作为园区景观的一类“斑 块”加以保护利用。一方面,恬静的田园风光可以给 人美的感受,让企业职工得到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 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农田、菜地、池塘、林地等农业 用地,不但能就近为园区提供所需的蔬菜、水果,还 能缓解园区与当地农民的矛盾,让农民也能在工业园 区的发展建设中获得实惠。 园区景观作为园区所在地大景观下的一个“景观 斑块”来建设,必须融于当地自然环境。景观建设作 ・25・ 为工业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硬件上的建设, 对园区软件方面也有要求。园区需配备专职人员进行 管理,构架监测设施对其进行监控。园区管委会为工 业园区的直接管理者,有责任对其加强建设和管理。 要举行一系列的讲座和宣传,让园区中企业管理者和 每位职员能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4结语 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工业的发展本来就存在 诸多限制。环境问题的突出,严重制约西北地区产业 转型和工业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 也有随着工业园区发展而产生的,如何重新构建园区 合理科学的景观,将直接影响到园区的持续发展,也 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工业园区长期的生 产活动虽然对自然和人文景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但可以抓住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工业园改、扩建这一历 史机遇重塑园区景观。一方面,通过景观建设可以改 变园区整体形象,吸引新兴行业人驻园区,同时能够 为园区职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景 观建设可以发挥景观的生态效应,改善园区自然环境, 协调园区与当地自然环境、当地群众的矛盾,对园区 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孔坚,黄国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一以广东省 南海信息产业园为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1,8(3):58- 64. 2王浩等.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及其演变趋势【J].水利学报, 2004,(8):8-14. 3常江,Theo Kortter.从采矿迹地到景观公园【J).煤炭学报, 2005,30(3):399--402. 4陈文波等.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J].生态学报, 20o2,22(7):1135~1142. 5 肖笃宁等.区域生态建设与景观生态学的使命[J].应用生态学 报,2004,15(11):1731~1735. 6罗宏等.生态工业园区一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4. 7赵首彩等.兰州市大气污染特点与城市植物生态环境建设[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135~139. 8肖笃宁,钟林生.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J].应用生态学 报,1998,9(2):217~221. 9肖笃宁,李晓文.试论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J]. 生态学杂志,1998,17(3):46--52. 10雷翔.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网络思维[J].新建筑,2005, (2):12~15. 作者简介:瞿群(1981一),男,湖南醴陵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