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命 题 报 告 难易度[来源:学&科&考查点[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网][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简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意义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
6、10 2 8、9 12 7 1 3 中档 11 4、5 稍难 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读取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符合题意的是C。而A、B、D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 答案:C
2.如右图,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 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也不等于社会主 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在于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答案:D
3.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苏俄推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邓小平推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共同的经济根源是 ( ) A.农民渴望增加收入 B.小农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C.政府希望农民富裕 D.封建生产方式
解析:无论是汉高祖、苏俄还是邓小平,都是以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而农民是农 业的主体。 答案:B
4.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国家昌。吸取历史经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 A.重视农业生产的投资,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B.主要致力于改革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C.强调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的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包括1950年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答案:B
5.读下图,图片所示两个历史时期的农业与农民问题的相同点不包括 ( ) .
A.生产资料所有权
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C.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是农村发展经济建设的重大改革
解析:直到1987年,中国人民才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 答案:B
6.(2010·菏泽模拟)1988年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 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 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 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1992年南方谈话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在这一事件中,社会主义的本质被
正确认识,这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主要成就,故选C。 答案:C
7.(2010·聊城一模)“建国60年,前30年高举旗帜,中国软实力高于硬实力;后30年 韬光养晦,中国的硬实力高于软实力。”后30年中国“硬实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五年计划”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C.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D.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后30年”应指的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故选C。 答案:C
8.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 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
解析:从题干①③描述中可以把B、C排除。从题干④描述中可以把D排除。 答案:A
9.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 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解析:“跟我学”(FOLLOW ME)节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和外国的联系与交往越来越多,因此出现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答案:C
10.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 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 外开放开始于 (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解析: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 ——内地”的格局,对外开放开始于经济特区的创办。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已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北京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她悠久
沧桑的历史文化和充满魅力的现代气息。之前,某中学同学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准备组织一个大型图片展览,题为“首都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下是展览中同学们搜集的一部分图片 第一组
(1)圆明园世称“万园之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她被劫掠焚烧是在 列强发动的哪次侵略战争期间?
(2)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 约,请问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3)请为这组图片拟一个小标题。 第二组
北京——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象征
(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奋斗。请 仿照图3的示例,为图4、5、6撰写解说词。
图3五四风雷: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图4卢沟烽火:
图5开国大典:
图6伟大转折:
解析:本题考查了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诞生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依据材料提示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自拟的标题包含着中华民族蒙受屈辱的含义即可。
(4)图4: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图5: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图6: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2.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措施 建立经 济特区 典型代表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意义 ① ②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本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2008年正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题目本身并不难, 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答案:(1)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1992年前: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
(3)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
③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