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融创新 促进中间业务发展
畲融毅学与研究 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建立 注册会 计师公正审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建立以各地证监 办抽查复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再监督体系.从而保证信 息披露内容的权威性、可靠和完整性、有效性 五是大力培养 资本市场监管人才,完善资本市场技术装备,提高资本市场 监管的专业化一六是谨慎发展衍生资本市场.加强对创新证 券工具的研究与监管。 f收稿日期:2002—02一t41 2002年第2期(总第82期) 惠政策吸引了一部分人才,对国有银行构成了人才威胁。从 农业银行自身看,缺乏吸引人才、留住』、才的机制和环境.外 资银行很容易通过提供优惠的待遇挖走所需人才。留人的关 键是靠机制和待遇.待遇包括收人待遇和』、尽其才的环境 面对^世的挑战.农业银行必须大力实篪,k才工程战略,积 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和在职教育,逐步建 立灵活高效的用^机制,尽快掏造优胜劣汰、遁者生存、能上 能下、能进能出的用』、机制 今后,对人才的竞争将越来越注 重能力.而非学历和资历。 人世背景下农业银行发展战略思考 徐春辉。,胡之亮 ,韩蕴 3.拓宽业务领域.加速业务创新。银行的竞争靠服务.服 务水平的提高靠科技,服务和科技是形成并强化银行核心竞 争力的关键:当前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领域比较狭窄,除存 贷业务外,中间业务、投资业务等都比较步。要改变这种状 况,就必须尽快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尽快完善业务创新机制, 进行业务内容创新、业务工具创新、业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 (1 郑州航院统计职业学院,郑州市450000; 2中国农业银 河南管劳行,郑 青450003) 人世给农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l临着巨 大的竞争压力 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人世,赢得了五年时 创新等,要注意追踪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借鉴其创 新经验,挖掘其创新潜力。要尽快改变目前农业银行纯粹依 靠分支机构扩张来拓展业务的做法,积极探索并提高网络化 经营水平.加快发展虚拟银行,提升经营层次。要走内涵式扩 张之路,加强同业合作与渗透,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服务古 间的适应期,对农业银行来说也就有了五年的缓冲期、磨合 期。虽然我国政府可 从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地域范围对外 资银行进行限制,甚至可以援引 保障条款”或“例外条款 对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必要的保护,但这些保护毕竟是暂时的, 婴儿不能总生活在襁褓中 农业银行必须更新观念,迎接挑 战 消极逃避的 鸵鸟政策 只能保护落后.不进行创新就不 能在竞争中取胜.就无立足之地=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直面 量的提高、经营创新的深化,不断培育农业银行新的利润增 长点,“实现其低成本、高速度的发展目标。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加人wrO 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会明显提高,经济、金融运作的市场化 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此,农业银行必须有清醒认识,必须通 过观念的转变 工作方法的改进、竞争意识的增强,抓住机 遇,扬长避短,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稳定市场资源,才能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加强企业 挑战,在保持和光大现有优势的前提下,加快改革步伐。 1加快体制转轨和机制转换.提高竞争和驾驭市场风险 的能力。市场经济需要竞争,而竞争必须合理、有序、有法、有 度。A世之后,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会更加复杂,要适应这一环 文化建设,树立人力资源战略观念,并系统、科学地加以经营 管理,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逐步建立起农业银行 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理念,在社会和公窳的心目中树立起农 业银行良好的企业形象 品牌形象 诚然,加^WTO给农行带来了冲击,但也给农行带来了 境,在内外部监管上就必须有更高的要求 农业银行必须抓 紧时间.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和运行摸式的改革,要按照现代 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从产权模式、经营机制、科学管理等各 十方面对农业银行的体制进行改革,把目前农业银行较为橙 散的粗放性的业务运作体系改革成一种运作高效的集约性 业务运作体系。当前要尽快改革组织体系,缩短管理链条;按 照效益原则撤并机掏网点;裁减分流富余人员,在用工制度 中引人市场机制.管理和经理层引人竞聘机制;加大收人与 经营业绩挂钩力度,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和期权制: 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同日 强化约束机制的建设;彻底打破机关 管理体制.取消行政级别,实行行员等级管理,逐步变“行政 全新的经营理念、技术、服务和管理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做 好各项工作.变压力为动力.背水一战,搞好管理,提高服务效 率和水平。我们要站在WTO所带来的冲击波的潮头,勇做弄 潮儿,时刻牢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我们要深 刻理解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而机遇和希望总是 青睐有准备、敢于和善于挑战的勇敢者。我们坚信,农业银行一 定会开拓进取l敢于创新、善于竞争 永立不败之地。 (收稿13期:2002—02—20) 式”昔理为 公司式 昔理等等 同时,农业银行要不斯提高资 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增加财务透明度.加强内控制 度建设,提高盈利能力,消化历史包袱,为建立完善的法人治 理结构创造条件= 2完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力资源的战略作用。加人 加快金融创新促进中问业务发展 郭丽敏 河北天学菅理学院.保定市071000 银行业将直接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随着金融创新活动 55 WTo后,外资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冲击是缓慢 的、渐进的,但人才的竞争却是率先进行的。人才是银行的无 形资产,是银行发展的关键.是未来商战胜败的决定因素。事 实上,近年来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 了』、才战。如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就以高薪等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畲融j叁£学与研完 的深化和金融业务的竞争,传统业务带来的利谰越来越小, 中间业务必然成为中外银行竞争的焦点。加快金融创新,拓 展中间业务市场已迫在眉睫,成为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求生 存、求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2002年第2期(总第82期) 据客户多元化的要求,针对客户财力状况和具体要求,将证 券投资咨询、外汇买卖、投资组合与存款、融资、信用卡、保管 箱等业务相结合,为个人理财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中间业 务带动传统业务发展 (3)积极开拓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市 场。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将进入一十新的发展阶段,商业 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应积极介入开放式 基金代理业务,加强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承办债券柜台交易 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投融资顾问及企业并购重组等 高附加值服务。创新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交易等 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业务,抢占资本市场先机。 3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 中间业务种类繁多,属知 、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混业经营为银行业务的创新创造了 良好的市场环境,美国在1997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 代化法案》,废除了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 制,允许银行扩展所有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业务品种大大丰 富,特别是中间业务创新更是成为业务创新的重点,一些新 型的金融工具不断推出,以满足投资、投机、保值等各种需 求,开发了大量新型的信息业务、咨询业务、代理业务及其它 表外业务:新的融资方式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掉期市场等 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异军突起:随着各种收费性中间业务 的发展,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利息外 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40%以上,最多的可选70%。 二、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冲击 人世后,我国的国际贸易量将大幅增加,国际结算、信用 证业务会大量增长,此类业务风险小、收益高,外资银行会凭借 其规范的操作、先进的管理及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在这一领 域展开竞争 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业务已占我国 市场份额的4 ,人世后,这一比例还会攀升:在理财服务领 域,我国商业银行也推出了不少个人和公司理财项目,但由于 分业经营和我国传统个人、公司理财理念的影响,商业银行在 服务的范围、方式等方面和外资银行还有很大差距 西方商业 银行的理财服务,意味着客户将资产交给银行,银行根据不同 客户设置不同的业务品种和服务项目,保证拄客户与银行之 间约定的额度实现资产增值 外资银行进入将会不可避免地 对这一领域产生冲击。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我国商业银行基 本没有介入,与外资银行相比,也处于劣势地位。 三、加快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的对策 1.细分市场、差别经营,形成特色产品。中问业务的服务 对象千差万别,对银行的贡献度也不同 据统计.银行80%的 收益来源于20%的客户,根据差别化策略,将客户划分成不 同层次,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中问业务品种繁多,全 面发展不太可能,与其他商业银行业务雷同,将无法发挥自 身优势。在业务品种创新上,也要采取差别经营策略,找准市 场,提供有特色的中间业务品种,积极稳妥创新中间业务 2.大力开拓新的中问业务领域。(1)完善原有结算业务, 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结算业务是一项传统的中间业务,具有 巨大的拓展潜力。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资金清算系 统、结算网络和账户系统.开展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新兴结算 业务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大力发展金融组合产品,为券 商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争取成为证券公司主办存款、主办 结算银行等 (2)以代理 咨询为突破口,提供高附加值的银 行服务 国有商_业银行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优势,在 信息咨询方面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 如资信调查、企业信用 等级评估、资产评估、工程项目“三算”等业务。拓展新的代理 业务范围,如代理融资、资金管理、代理公司组建、解散清算 等业务领域。加强个人与银行的关系,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根 识密集型业务,需要具备管理、业务、技术、信息于一体的复 合型人才。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大科技设备的投入,加强信 息平台、网络技术、电脑科研的开发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在人 才培养上采用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 方法,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4建立科学的中间业务考评机制。中间业务是一十系统 工程,为保证中间业务规划科学、统筹安排,必须建立科学完 善的中间业务考评机制。考核标准要分类别、定量考核 具体 且易于操作。井加大考核结果和利益分配挂钩比例,真正实 现权责结合、责利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刨 造性 5.加强中间业务风险肪范和管理。中间业务是一种低风 险业务,但并不等于无风险,它存在经营决策、市场、流动性、 结算、法律的风险,具有自由度大、非公开性和范围广的特 点。应根据中间业务的不同种类、不同性质,指定相应的风险 识别标准、改善风险控制体系,特别要加强对表外创新业务 的风险管理,促进中问业务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2002—02—27) 谈诉讼时效阍:斥期问与 维护金融机构债权 王艳生 (保定叠融高等专科学校,保定市071009)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 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t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 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而且诉讼时效期问是从权利人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关于诉讼时效的效 力,即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丧失何种权利的同题,主要有三 种主张:(1)实体权消灭主义 即将诉讼时效的教力规定为直 接消灭实体权-I2)诉权消灭主义;即诉讼时效完成后,其权 利本身仍然存在,仅诉权归于消灭。(3)抗辩权发生主义。即 时效完成后,义务人取得拒绝履行的抗辩权。我国 立法到 学理上都采用的是第二种观点,即诉权消灭主义,如《民法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