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模块: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任务一:认识组合体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模块共10 课时 1、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和形体分析法。 知识与技能 2、掌握组合体连接处的画法,能够正确区分组教合体的组合形式。 学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主动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分析 课型 教法 学法 教具
本任务是第 1 —2 课时 过程与方法 思考的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求知精神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根本。 组合体连接处的画法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究 新授课 任务引领式、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式、讲授 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 多媒体、各类组合体模型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进入教室,查勤,准备上课。 知识准备: 什么是组合体?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些? 任务引领: 结合轴承座立体图,分析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学生自由阐述:从该零件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分组探究。 教师巡视每个组的情况,适当地启发指分组探究: 导,然后找一名代表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分组探究: 汇报本组的发现,其1、轴承座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形状是怎样的? 他组可随后补充,教2、找出各部分在三视图中的投影。 师作出评价,多表扬3、相邻两部分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和鼓励学生,让学生 获得愉快的情感体一、组合体定义 验。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形体。 二、形体分析法 画、看组合体视图时,通常按组合体的结构特点和各 部分的相对位置,把它们分为若干个基本几何体,并分析 各基本几何体之间的分界线的特点和画法,然后组合起来教师简单介绍相接画出视图或想象出形状。 的特点
例:轴承座 轴承座由底座、圆筒、连接板、肋板四部分组成,连接板与圆筒相切,肋板与圆筒相交,连接板与底座接触面为平面,肋板与底座接触面也是平面。 三、组合形式 组合体按照其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形式。 (一)叠加: 由基本几何体叠加而成,分为相接、相切、相贯 1、相接:两形体以平面的方式相互接触叫相接。 它们的分界线是直线或平面曲线。 结合实例总结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相切的特点,并总结需要注意的事项。 注意:(1)结合面平齐:无交线 (2)结合面不平齐:有交线 如下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相切的特点,学生自己总结需要主要的事项。 做一做:根据主、俯视图分析形体的组合形式,找出主视 图有无缺线。 通过练习加强两形体相接处的画法,巩固结论。
2、相切 学生根据组合体模型及教师展示的组合体三视图来总结读此类组合体时应注意的问题:该图要从俯视图上判断结合面是否平齐。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何为相切? 引导学生根据形体画出三视图,看图时画图的逆过程,会画自然会读。
相切是指两个基本体的表面光滑过渡。相切处不存在 注意抓住本质 轮廓线,在视图上一般不画分界线。 注意:相切处无交线 做一做:分析形体组合形式,补画缺线 学生补画,以画促读 3、相交 相交是指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应画出 交线的投影。 引导学生与相切对照,看有何不同之处?
牢记结论 相交处应 画出交线 想一想:半圆柱和长方体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学生练习,提高看图 能力 二、切割 教师简单介绍形体由几何体经切割、钻孔、挖槽等构成,注意:切割后分析法,学生讨论,的轮廓线要画出。 并且总结该如何运用该方法分析组合体。
练一练:说出形体的组合形式,根据三视图画出主视图 的缺线。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 指导。 三、综合 轴承座,既有切割、又有叠加,属于综合式组合体, 大部分组合体属于此类。如图: 师生共同分析 得出结论。 (a) (b) 任务解读:
轴承座由底座、圆筒、连接板、肋板四部分组成,连接板与圆筒相切,肋板与圆筒相交,连接板与底座接触面为平面,肋板与底座接触面也是平面。从图3-10中可以看出,该组合体既有叠加,又有切割,属于综合式的组合体。 任务反思: 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会正确分析连接处的画法,学会形体分析法的应用,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识读练习:1、下图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支承凸台 圆筒 肋板 底板 底板与支承板是( ) 底板与肋板是( ) 支承板与肋板是( ) 支承板与圆筒是( ) 肋板与圆筒是( ) 学生相互讨论分析,协作完成。 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凸台与圆筒是( ) 2、分析该形体的组合形式 布置作业: 分析下面组合体,并画出三视图。 引导学生多画多看,想象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 板书设计 : 认识组合体(第1课时) 一、组合体定义 三、组合形式 (1)叠加 二、形体分析法 相接: 投影 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第2课时) 三、组合形式 (1)叠加 相切: 相交: (2)切割 (3)综合 投影
教学反思: 本部分内容前接基本几何体,后连零件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题目让学生练习,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