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各理工科类高校实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的必要性

各理工科类高校实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的必要性

来源:锐游网
物理与工程Vo1.2O No.3 2010 各理工科类高校实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的必要性 张广斌 李香莲 李季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 21l100) (收稿日期:2009—09—23) 摘 要《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是教育部下文指示并批准教 指委立项编写制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各理工科类高校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与完善 具有引导性和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要求》;必要性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08年版)(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是教育部高 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 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历时5年制定的教学指导性 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公共 必修基础主干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系统学习实 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训练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对物理实验知识和 文件,适用于各类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和理科非物 理专业的本科物理实验教学.该基本要求既是各 理工科类高校制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计划和 教学大纲的依据,又是编写物理实验教材、检查教 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初步了 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 科学实验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 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 学质量的依据,对各理工科类高校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的开设与完善具有引导性和指导性意义.其 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2重视基础性实验,强调对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 培养和科学实验素质的提高 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诠释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明确 了教学任务 基础性实验涵盖了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思 想,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对学生科学实 《基本要求》突出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础 性地位,指出物理实验课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类专 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 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 验习惯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 铺垫作用,是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基础. 在《基本要求》建议的分层次教学学时比例中,基 础性实验占到6O ,可见其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 《基本要求》强调对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和 的开端,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另外,《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物理实 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即逐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 科学实验素质的提高,指出物理实验重在培养学 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分析与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 力和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 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 要求》为各理工科类高校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指明了方向. 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学生 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 主动的探索精神等科学实验素质.学生的素质不 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学、练、实践中培养出 来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对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类各专业本 作者简介张广斌(1978年出生),男,硕士,中级职称,南航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物理与工程Vo1.20 No.3 2010 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培 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 问题的能力. 3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结合, 突出了物理实验的时代性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包括网络 技术、多媒体教学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 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很多环节已同计算机密不 可分,其中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例如Matlab、 Orign)处理实验数据、多媒体课件制作、开放式实 验网络教学模式、网上仿真实验和虚拟实验等,特 别是在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中,应用计算机相关 软件(如Labview、VC)不但可以研究既定问题,还 可以开发新实验,甚至自主开发实验程序,申请专 利.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 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 台和师生交流的平台,同时加强了现代化教学信 息管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 科学实验素质的需要. 4重视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突出了物理实验的应 用性和广泛性 近代物理实验的开设不仅是基础性物理实验 方法和思想的拓展,也是学科交叉、科技领先等时 代发展的要求.近代物理实验可以充实和活跃学 生的物理思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 归纳、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掌握新技术的能 力;较为严格和系统地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物理实 验技能,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 实验素养、严谨的科学作风、求实的科学精神,并 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基本要求》重视近代物理实验的开设与推 广,并明确指出在综合性、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中 要含有一定比例的近代物理实验,特别是一些物 理学发展史上比较经典的实验以及近年来学术界 和工业界认同的、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近代物理 实验,并建议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 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 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 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 等,突出了物理实验的应用性和广泛性. 5优化分层次教学,重视个性发展 根据“加强基础、重视应用、提高素质、培养能 力、开拓创新”的教改精神,《基本要求》根据理、工 科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实验分为 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 (这三类教学层次的学时比例大致分别为6O 、 30 、10 ),这样可在内容安排上由浅人深、循序 渐进.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 实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 习惯,独立地完成实验,并具有一定的独立观察物 理现象和独立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能力. 《基本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倡导因材施 教.“注重基础、综合应用、提高创新”是三个不同 层次的目标,大学物理实验应注重对学生基本实 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用“基本要求、需求选择”的灵活教学模式,有利 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实验技能和仪器使用方 法,同时为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技术 设计和开发的发展空间. 另外,《基本要求》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 验学时等给出了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对物理实 验课程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给出了指导性的 方案. 总之,在《基本要求》的指引下,在以学生为主 体,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指导理念 下,各理工科类高校应进一步重视物理实验课程, 使物理实验教学担任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