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医械临床l Clinical Application 螺旋CT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缪斯。韩 伟 (武警福建总队医院,福州350001) 【摘要】 目的:探讨在已证实胰腺癌病例中cT影像表现。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先采用PRATLCO螺旋CT机平扫。后 肘静脉以2-4 ml/s持续快速推注碘海醇100ml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10 mm。结果:CT 影像上可以准确显示胰腺癌的直接或间接征象,包括:胰腺肿块、梗阻性胆管扩张及胰管扩张、胰周大血管的改变、胰 周脂肪层改变、淋巴结转移等。结论: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 微结构变化,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关键词】胰腺癌;CT;诊断 【中图分类号】TH7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868(2008)04—0092—03 Value Of CT Scanning in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rcinomal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IA0 si.HAN Wei (F ̄ian Corps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Fuzhou 3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T manifestation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proved by patholoical results.M d. nle patients were supine.Botl1 plain and tl1l'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were performed.100 ml of Ominipaque was injected at a rate of 2 ̄4ml/s,witl1 5 ̄10 rflnl slice tl1ickness and interva1.R嘲岫CT scanning clearly showed the direct signs or indirect signs of pancreatic carcinomal,which include:pancreatic mass,obstructive dilatation of the bile duct and pancreatic duct,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abnormal large peripancreatic vessels,lymph node metastasis,etc.C;0口cIu Plain CT scanning shows clearly manifestation of pancreatic carcinomal and tl1e surrounding tissue,and thr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can clearly display the tiny changes of pancreatic parenchyma.Therefore it is valuable for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rcinoma1.【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doumal, 2008,29(4):92-93,95】 Key words pancreatic carcinomal;computed tomography;diagnosis 胰腺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胰腺恶性肿瘤,据国内外资料 者均经I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 统计显示,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 1.2 检查方法 瘤的1%-4%。根据癌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 检查前空腹6~8 h,检查前半小时口服50oⅡIl的2%泛 尾癌和全胰癌。早期胰腺癌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一般仅有腹 影葡胺稀释造影剂。患者取仰卧位,采用PRATLCO螺旋CT 痛、黄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恶心和呕吐等。胰腺癌预后极 机行平扫及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肘静脉以2 差,中晚期手术后l a生存率不到30%,5 a生存率仅3%-7%。 ~4 ml/s持续快速推注碘海醇(非离子型对比剂)100 ml,扫描 而早期的胰腺癌手术切除后5 a生存率可达30%,因此.改善 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10 mm。增强扫描用采取3个时相:动 胰腺癌预后的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CT扫描能很好地 脉期,注射对比剂后25~30 S扫描;门静脉期,注射对比剂后 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 30~45 S扫描;延迟扫描期,注射对比剂后70~90 S扫描。 细微结构变化,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 2 CT表现与结果分析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对我院200 2006年29例经手术和 2.1 结果统计 (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例的CT征象进行分析,以阐述螺旋 2.1.1 本组病例中肿块位于胰头部l6例,其中l1例胰头 CT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有不同程度增大变形,3例胰头增大并可见钩突变圆隆。平扫 1 资料与方法 有8例肿块呈略低密度,其余均呈等密度;增强后有l2例呈 1.1 一般资料 低密度或略低密度,其余仍保持等密度。胆总管及肝内胆管 胰腺癌29例,男18例,女l1例,年龄37~65岁,平均 扩张17例:仅有胆总管扩张.而无肝内胆管扩张4例。ll例 54.7岁,其中胰头癌l6例,胰体癌6例,胰尾癌5例,全胰腺 可见胰管扩张;l4例可见“双管征”。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 癌2例。患者大多因上腹部疼痛、不适,消瘦、恶心、乏力等临 胰周脂肪层受侵,其中l1例胰后脂肪层受侵,胰周血管受侵 床症状.(胰头癌患者伴有无痛性黄疸、进行性加重)。所有患 l2例表现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周围脂肪层 收稿日期:2007-09-18修回日期:2007一ll一20 消失,肿块包埋血管或肿块与血管之间无界限;腹主动脉旁 作者简介:缪斯(1980一),男,福建人,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图像诊断方面 淋巴结转移5例。 的研究工作。 2.1_2 胰腺肿块是胰腺癌最常见的CT征象。正常胰腺从头 o,)医疗卫生装备・2008年4月第29卷第4期 、一,厶 Chinese Medlotd dplf.。fIt doum ̄・Vo1.29 No.4^priI 2OO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linical Application l医械临床 至尾逐渐变细,胰头、体、尾各段之间均保持一定的比例关 系,胰腺肿块可使胰腺局部隆起增大,导致胰腺各段正常的 比例关系受到破坏,终使胰腺形态发生改变。小的肿瘤多可 引起胰头轻度增大、局部隆起及胰头钩突增大圆隆。本组有3 例就因胰头轻度增大及钩突变圆隆而考虑胰头癌.后经手术 证实,肿块直径均小于3 ca。由于胰腺癌起源于胰腺腺管或 明、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 疸.梗阻平面在胰头或其上 方,要首先怀疑胰腺占位阁。 2.1.4 胰周大血管的改变 胰腺癌常向后侵及胰 周大血管.尤其是肠系膜上 动脉的受侵常是胰腺癌的 征象之一。这种胰周血管受 侵的征象不仅是确立胰腺 腺泡.多数形成边界不清楚的肿块,而且大多数癌的周边有 不同程度的慢性胰腺炎表现,使胰腺癌的边界更不清楚。因 此,平扫时多数肿块与正常胰腺组织呈等密度改变,当肿块 较小位于胰腺内未引起胰腺轮廓发生改变时则难以分辨【l】. 较大的肿块可致胰腺轮廓变形。多数胰腺癌为乏血管性肿 瘤,当增强扫描后,胰腺实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肿块表现为 不规则的低密度区(见图1)。应用团注造影剂后薄层连续快 速动态扫描技术,可以观察到胰腺组织增强的动态变化.从 而能更清楚地显示低密度癌肿区,有助于发现小胰腺癌圜。 (a)普通扫描:胰头增 (b)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胰头 大,考虑胰头占位 占位.病变外缘轻度强化 (c)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示病 (c)增强扫描:延迟期示病变强 变持续强化.密度较均匀 化减弱.与胰头境界不清 圈1胰腺癌CT普通扫描加增强扫描 2.1.3 梗阻性胆管扩张及胰管扩张 胰腺癌多发生于胰头部.较易侵及、压迫胆总管下端引 起梗阻性胆管扩张。这种由胰头癌引起的胆总管梗阻常常进 展很快,且呈完全性梗阻。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亦很显著,多 伴胆囊增大。扩张的胆总管常在胰头或钩突水平突然中断或 变形13]。本组有14例可见扩张的胆总管于胰头部水平突然中 断。因胰腺癌来源于导管上皮。常堵塞胰管引起梗阻远段扩 张,故而CT上常常可见胰管扩张。并常与胆总管扩张共存, 形成“双管征”(见图2)。约有30%的人有副胰管存在,且主、 副胰管之间有交通支.主胰管阻塞而有副胰管存在时也可不 出现远端胰管扩张,这时可经ERCP证实141。本组有4例胰头 不大.CT亦未发现明确胰腺肿块,但均可见胆总管及肝内胆 管扩张。其中3例尚合并胰管扩张。术后证实1例肿瘤位于 壶腹部.其余3例肿瘤均位于胰头,这4例肿瘤的直径均小 于3 ca。这说明,即使未发现胰头肿物或胰头增大,胰管、胆 管梗阻扩张可能是早期胰头癌的重要间接征象。这种间接征 象的出现甚至早于胰腺轮廓外形的改变。因此,对于原因不 癌诊断与分期的标准,而且 还是癌肿手术不可切除的 可靠征象。本组胰周血管受 侵12例,均未能手术切除。 另有1例术前cT显示腹主 动脉周围脂肪清晰.但术中 却发现腹腔动脉及腹主动 脉已被肿瘤所包绕而无法 (b)静脉期 切除,该例CT扫描与手术 之间有约1个月的时间间 隔,考虑是在这段时间内肿 瘤的生长、浸润所致。因此, 当CT扫描发现胰周大血管 脂肪层清晰,有手术适应征 时,应及早手术,以免丧失 手术时机。 (c)延迟期 2.1.5 胰周脂肪层改变 圈2胰头部增强扫描 胰前、后脂肪层存在表 示未受侵犯。受侵犯的一般表现为脂肪层消失或部分消失[61,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胰周脂肪层消失或模糊。 2.1.6 转移征象 12例可见转移灶,肝内转移5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5例,肝包膜下积液3例,腹膜后转移2例,脾脏转移1例。 3 讨论 3.1 检查方法 (1)胰腺癌lJ缶床缺乏特征性。其定位、定性诊断要依靠影 像学检查。分析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 ,我们认为:螺旋CT 扫描速度快,可以减少呼吸运动的影响。连续采集容积数据, 扫描结束后可以对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和血管的三维重建,有 利于小病变和胰周血管的显示。被认为是对胰腺进行动态扫 描的最佳工具。同时在胰腺癌术前分期、手术切除性评价及 小胰腺癌诊断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 (2)增强扫描:临床发现的胰腺癌大部分肿块已经相当 大,足以被CT扫出。但是胰腺内脂肪呈交错存在,正常胰腺 实质的密度常常不甚均匀。对于临床有明显胰腺病变而平扫 局部密度均匀而又未见明显肿块的.增强扫描就有明显的意 义。良好的增强效果有赖于正确的操作和扫描时机的选择、 造影剂的用量。造影剂注射速度尚无统一意见,现行流行的 团注速度仅为1.5~2 ml/1。有人认为提高团注速度,进行双臂 静脉同时注射造影总量(以人体质量计)1.5 ml/kg的造影剂, 5 S内注射完毕,也有文献将3 ml/s的注射速度称之为慢速 注射。本组方法是:碘海醇100 ml,25~30 s内注射,立即进行 扫描。感兴趣层面重点扫描, ( 下转第95页 ) 医疗卫生装备・2008年4月第29卷第4期Q chIneBe¨edIcaI Equ删Joumad・vd29 No.4^p咖2OO8 u、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linical Application I医械临床 小 。故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将原设计下肢的袖带用于上 肢,这样可减少设定压力6.7~8 kPa。该全自动上肢止血器 可始终维持设定的压力,因其能随时监测和自动充气至所 们的临床实践表明,符合多数资料H 的袖带捆绑于上臂的 中、上l,3处,效果是肯定的。 3.3.3使用过程正确 设定压力。有证据表明多年来所使用的压力偏大I31,目前我 们应用的上肢止血器是以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增加8~ l0.7 kPa为准,即本组伤者止血压力为25-3~30.7 kPa,取得 满意结果 3-2止血与松开时间 充气加压前,抬高伤肢并驱血.防止静脉淤血影响止血 效果。使用时,防止任何液体污染止血器袖带,清创前用灭菌 纱垫衬在袖带远端,若有消毒液回流,它可吸收并阻止其流 入袖带下;消毒棉球不要太湿、以不滴液为宜,清创完毕,去 掉纱垫。我们设计的手动、自动放气松弛,能使压力缓慢降至 零点,避免了因压力突然降低而出现的血流大量流至肢体. 使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而出现“止血带性休克”.有效防 止伤者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3.4伤者反应 止血带应用最安全的时间为最短的止血时间。即使用 应尽量缩短充气加压时间.一般不超过60 min。因为止血带 引起肌肉肿胀、组织坏死的时间为2~3 h,可在短时间内引 起感觉缺失。故本组伤者每隔60 min放松止血带数分钟. 以利伤肢血液循环。我们设计的是自动条件下每隔60 min 自动缓慢放气松开3 min。本组伤者止血时间0.5~4 h,9例 伤者止血时间在l h以内,3例伤者在l~2 h.2例伤者在 2~3 h,l例最长为4 h,少于60 min的采用手动缓慢放气, 多数伤者能耐受袖带压力,分析原因,可能为袖带宽窄 与捆绑适宜、压力设定合适及创伤疼痛更剧烈。应用过程中。 伤者主诉手臂不适3例,轻度胀痛2例,有麻木感l例,即使 用时间越长,主诉越严重。撤掉止血器后进行按摩、毛巾热敷 则不适感消失。 其余均每隔60 min自动放气、松弛3 min后充气加压至所 需压力。 3.3注意事项 3.3.1 定期检查维护 【参考文献】 【1】郭明贤,陈实培,刘冬焕,等.便携式肢体自动止血器的研制【J1. 医疗卫生装备,2003,24(12):5—6. 护士应经常检修自动止血器的内囊和袖套是否完好.压 力显示表是否精确,各种连接管道有无漏气,电池是否需要 充电等,并加强日常的清洁、消毒和保养,以确保紧急情况的 正常使用。 3.3-2袖带捆绑适宜 【2】蔡华,张鲁闽,吴剑威,等.战时便携气压式四肢自动止血仪的 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77—78. 【3】刘铁梅,马战胜,孙云芳.充气止血带术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国 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2):777—779. 【4】韩英,赵薇,张巍丽.肢体自动气压止血带的应用体会 .沈阳医 学院学报,2003,5(4):234. 【5】张慧华,郭海鸥.ATs—III型自动数控止血带的应用【J1.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2006,22(6):42-43. 【6】张爱华,张静,桂莉.止血带在外科止血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6):34—36. + 关于止血器的袖带捆绑,过紧易压迫神经、血管、肌肉和 皮肤,导致伤者不适;过松则不易阻断动脉出血,反而加重出 血。故松紧以摸不到桡动脉搏动为宜。关于捆绑部位.理论上 讲紧靠伤口近心端健康部位缠扎.尽量缩小血供阻断的范 围;有些资料表明。上肢的中下部l,3处易损伤桡神经[31。我 ・—・ 一—・ 一—・ -+ -+一—・ 一+ (●●上接第93页●●) 扫描在2 min内完成。即做到“注射快”、“扫描快”。 近期.很多学者认为团注法加动态扫描是CT检查的最 佳方法.造影剂高峰浓度较高。可以得到造影剂首次通过胰 腺血管时的高峰增强图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显示病变与 正常组织的不同增强特征。 3-2 胰腺癌的主要CT表现 3.2.1 直接征象 【参考文献】 【l】Saisho,Hiomirtsu MD.Diagnostic imaging for pancreatic cancer: Computed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d Posia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ancreas,2004,28(3):273. 【2】周城,韦嘉瑚,施发表,等.胰腺癌CT诊断难点的探讨【J】.中华放 射学杂志,1993,27(12):846—850. 【3】丁建辉,曾蒙苏,周康荣,等.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胆胰管扩张 的CT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7):539. 【4】张澍华,孔庆德,段承祥.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CT 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l1(4):182. 【5】王继琛,候振亚,王仪生.胰腺癌的CT诊断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2(1):18. 胰腺癌表现为病变区胰腺肿大。形成肿块;平扫肿块密 度通常呈略低密度、等密度;动脉期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 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边缘呈规则或不规则的环状 强化;门脉期: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间密度差下降。 3.2-2 间接征象 伴有肝内胆管、胆总管和胰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和胆囊增 大,胰周脂肪消失,胰周大血管模糊,胰体、胰尾萎缩以及转 移性改变。 【6】Hommeyer SC,Freeny PC,Crabo LG,et口f.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the oancreas:evalua—tion of the pancreaticoduodenalveins with dy namic CT—potential for improved accuracy in staging[J1. Radiology,1999,196:233. 3-2.3 胰胆管CT表现对胰腺癌诊断意义 胰腺癌胰管扩张呈平滑状,多在肿块区截断。胆总管扩 张并截断,是其特征性表现,而双管征的出现更对其诊断起 重要的决定作用。 【7】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全身CT和MRI[MI.上海:上海医 科大学出版社.1994:603—604. 【8】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12—1l8. 医疗卫生装备・2008年4月第29卷第4期Ohlr ̄m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Vol29 NoA删2OO8 Q u 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