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问题探析 ◆陈谋旭 (浙江绍兴上虞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省312300)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和证券市场的各项制度 财务重述公告按其类别来划分可以分为更正类公告、补充类 日趋完善,投资决策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 公告和补充更正类公告三类。我国法律法规对三类公告的要求都 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的手段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披 不尽相同,更正类公告是要对前期的报告中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 露企.业财务报告,这也是大多数投资者获得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 进行更正,并与前期披露的错误信息一起公布;补充类公告是对 途径。在实践中,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实际上是企业前期公布 前期报告中企业应当披露而没有进行披露的信息进行一个补充 的财务信息存在重大差错,需要对其进行更正。一般而言,当上市 说明;补充更正类公告则是结合了更正公告和补充公告,既要进 公司发生财务重述时,表明了企业在前期有盈余操纵的可能,同 行重大差错的更正,还要对前期披露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国上 时也反映了这些企业公司治理缺乏效率和财务错报缺乏有效的 市公司的财务重述公告的类别当中。更正类公告所占比重最大, 内部控制。 平均达到了60.17%;其次为补充类公告,平均为29.37%。更正类 【关键词】财务重述上市公司责任追究制度内部监督 的公告各年所占比重变化不大,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 述主要是因企业前期披露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差错,这并不是一 个好的信号,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的质量不高。 一、财务重述的概念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讲财务重述是财务报表的重新表述的简称。这 1.财务重述中调节利润的目的明显 一名词来源与国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这样定义的,财务 随着我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和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作 重述是上市公司发现前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时, 用的不断增强,上市公司通过简单明显的会计处理对企业利润的 需要对前期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重新的表述。美国会计总署2002 操纵变得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之下,财务重述成了上市公司调 年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将财务重述定义为上市公司自愿性的或者 节各年利润的新的隐蔽的手段。上市公司发生前期差错时,企业 在监管当局的要求下对先前披露的存在重大差错的财务信息进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追溯重述法,在该方法处理下上市公司利 行修正的过程。施坚雅(1997)认为公司管理层有责任对存在误导 用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调增以前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调减收入 性或错误的信息的报告进行修正。帕姆罗斯和肖尔茨(2004)指 或利润,将以前年度发生的异常经营行为或者甚至是已经无法掩 m,财务重述是一个当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不符合公认会计 盖的会计操纵问题暴露出来,已经调整后部分企业以前财务报告 准则时,需要对先前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更改的过程。 中的利润大幅减少。 我国近些年来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也对财务重述的相关概 2.财务重述信息披露的不及时 念进行了一些界定。王毅辉与魏志华(2008)在结合我国的国情以 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之~,及时性要 及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重述的相关概念进行 求企业在发生交易事项后,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不得提前或 了界定,其认为财务重述是指对前期的报告存在错误或误导性的 推后。一旦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及时,披露的信息也将对会计 信息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采用的是美国会计总 信息使用者失去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给财务信息使用者带来利 署(2002)的观点,即财务报表重述是指上市公司自愿或者在外部 益的损失。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及 监管下对前期披露的具有误导性或错误的财务信息进行修改的 时性要求企业在发生交易事项后,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不得 过程。通过对以上观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财务 提前或推后。一旦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及时,披露的信息也将 重述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不同,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都认为是对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失去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给财务信息使用者 前期报告中具有误导性或者错误的信息进行修正的过程。在通过 带来利益的损失。 对前文的探讨,笔者认为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前期的财 但是,很多企业都只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前期差错的更 务信息存在误导性或错误的情况之下自愿或者在相关监管部门 正,并没有及时的发布所要求的临时性的公告。特别是当企业发 强制下对其进行更正的过程。 生前期差错更正对企业带来巨大不利影响时,企业推迟披露更正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概况 信息的现象尤为严重。例如证监会在2009年4月30日检查中发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是否发布财务重述的临时公告为依据,对 现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将主营业务收人725066.15万元 A股上市公司2004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发生财务重 误写为825066.15万元,但直到2009年8月18日公司才将有关 述公告的数据进行手一 整理,对于企业公告涉及的企业会计政策 的错报信息披露。 变动、会计估计的变更、企业的采用新的会计准则等都不应当属 四、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建议 于财务重述的范畴,笔者所依据的是企业披露的临时性公告或者 1.强化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保障机制 年度报告中是否存在会计差错或重大前期差错更正等来确认我 在我国中小股东人数众多,单独持股比例都比较低,参与公 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 司治理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的途径,理论上看来这是一种比较科 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数量状况 学的方法。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严重,大股东本 我国A股上市公司从2004年到2012年发生财务重述企业 身就掌握了企业的内部信息,对中小股东容易产生漠视的态度。 的分布情况。共获得了样本数15122个,其中发生财务重述的企 大股东很可能利用其控股地位,采用操纵财务信息的方式为自己 业为2016家,占比13.33%。美国上市企业发生财务重述企业占比 获得更多的利益。中小股东面对这种情况往往采用消极的“用脚 6%,由此可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比例较高,我国 投票”的方式,即通过转让自己的股权来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但 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另外,从表中我们可 这并没有实质性的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害。在这种情况下,就 以看 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在不同年份的波动较大。因 需要打破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相差悬殊的不平衡,在增加大股 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 东的义务或减少其权利,同时加大中小股东的权利,扭转中小股 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东只能听命于大股东的不良局面。加强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保障对 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质量状况 防止控股股东滥用控股优势操纵财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85一 的财务信息存在重大差错与注册会计师未能履行职责有着重要 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指的是在证券市场是从事证券活动的法人机构, 关系。倘若注册会计师能够在差错年度就能及时的发现并且纠正 是相对于个人投资者的一个概念。作为一个转轨中的新兴市场国 会计差错,那么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就会大大减少。 家,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资本市场自身解决问 题的能力相对薄弱,证券市场上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较为普遍,投 参考文献 资者很难通过“用手投票”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机构投资者具 【1】曹强.财务重述的审计治理研究.城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有专业能力强、资金雄厚的特点,能够将市场中众多的中小股东 社。2012 集中起来形成一种治理机制,监督企业内部控制人的行为。高培 [2】陈春梅.大股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选择分析财会通讯,2007 涛(2010)在研究中发现机构投资者对防止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 (5) 制衡作用显著高于单个或者少数股东的单独行动。因此,我国应 [3]ChallenJ.,Robb and D.segal,Revenue Manipulation and Re— atements by Loss Firms,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Toronto,2003. 当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减少由于股权过于集中进行财务操纵的 st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对财务重述不规范的遏制。 [4]GAO,Financid Statement Restatements:Trends,Market im— 3.规范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 pacts,Regulatory Response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Report to the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发表独立的 Chairman,Committee on Banking,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U.S. 意见,合理保证披露的报告反映了企业的真实状况。企业披露的 Senate,2002(10) 财务报告可以说是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共同的结果,企业披露 (上接第80页) 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保障。随着国内公有产权制度改革的逐 计工作一样属于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除了上述几点对策之 渐深入,企业都会根据规范的有限责任模式运行,而其中股东大 外,我们还必须充分掌握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的外部内部因 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组织必然会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素,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来寻求相应的对策。应该以诚信文化与 所以我们应该对三会组织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清晰的划分,从 增强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为支撑点,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为保 而构成一种全方位的权力制衡机制,最终找到会计人员发挥核算 障,以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外部审计监管为约束,构建全方位、整体 监督职能的有效支点。 性、系统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管控体系,利用各种控制因素在会计 近年来我国在会计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了非常显著 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中的相互作用来最终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有 的成绩,尤其是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相继出台,让会计违规行 效控制与提升。 为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力量进行会计法规 宣传,不断健全会计制度体系建设。应该在充分总结目前会计准 参考文献 则实施状况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并颁布和国际惯例相符合的会 [1]李明.浅论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Ⅱ1.中国管理信息化 计准则,从而更好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2014(07). 四、结语 [2]杨方.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之一二三卟财政监督,2014(06). 综上所述,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就如同会 (上接第94页) 函证单位或人员及时收到询证函;其次,审计人员应该保证寄发给 证函、收发询证函要进行有效控制,使寄发的询证函的金额和地址 被函证单位或人员的询证函的有关信息的金额、经济业务内容以 等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相符;审计人员要恰当保管好要寄发的询 及其发生时间等已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合同、发票、凭证筹核实, 证函,避免将其内容等泄露给被审计单位;亲自发送询证函给被询 并且与实际相符,即真实、正确和完整;第三,审计人员在寄发询证 证单位或人员;被函证对象通过电邮或复印件或传真等形式对函 函时,应该连带着将已写好收件人姓名及回函地址的、已支付邮资 证回函时,审计人员要嘱咐被询证单位或人员尽快将询证函的原 的回函信封,一起寄给被函证单位或人员,方便被函证单位或人员 件寄给审计人员。 回函,避免被函证单位或人员因时间或精力等而不回函的问题;第 (五)执行必要的函证审计替代程序 四,在函证过程中,针对被审计单位的重大异常经济业务等,审计 审计人员要严格根据相关的函证审计法律法规对函证的结果 人员应该在询证函上列示相应的经济业务明细,要求被函证单位 进行评价,以达到降低函证审计风险和提高函证审计质量的目的。 或人员进行核实;第五,应该在相关的函证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 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在实施函证程序时,一定要清楚函 被函证人对函证的回函义务,要求被函证单位或人员能够及时回 证的益处和弊端。如果审计人员发送询证函后,没有收到被询证单 函给审计人员,对被函证人不及时回函或向审计人员提供与实际 位或人员的答复函,没有办法判断函证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不符的回函等行为,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以达到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执行必要的函证审计替代程序,通过替代审 提高审计人员函证的回函率;第六,对那些能够回函及时的被函证 计程序来取得适当的审计证据。另外,要注意,当实施审计替代程 单位或人员实行有偿回函措施以激发其回函积极性。 序后,审计人员必须将执行的、具体的函证审计替代程序等清楚明 (四)严格规范及控制函证程序 白的记录在工作底稿中,以方便审计人员日后进行核实。 为了使审计人员所获得的回函更加的真实可靠,我们一定要 规范并且有效控制审计人员实施函证程序的操作过程。一方面,规 参考文献: 范审计人员对函证对象的选择及函证的收发时间,规范函证信息 【1]罗海燕,荣素兰.对审计过程中函证程序的思考 交通财 及函证方式,规范对函证结果的差异处理及分析和评价等,不能随 会,2010,(O2). 意减少函证审计程序,并且要求审计人员将其准确详细地记录在 [2]方应柳.函证的含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卟中国证券 审计工作底稿中。另一方面,为提高函取证的真实可靠,禁止被审 期货,2012,(01). 、 计单位为掩盖舞弊现象而篡改函证内容等,审计人员必须对实施 【3】杨道景.审计中函证运用技巧的若干探讨 福建工程学院 的函证程序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如:在选择被函证单位或人员 学报,2011,(O2). 时要时时刻刻保持独立性,避免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影响;对设计询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