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实用新型专利]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693671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1.29
(21)申请号 201822214558.6(22)申请日 2018.12.27
(73)专利权人 江苏德源制泵有限公司
地址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经济开发
区张良路路北(72)发明人 马强 马正建 马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82
代理人 夏恒霞(51)Int.Cl.
A01G 25/09(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可调节喷灌装置,可调节喷灌装置包括喷灌水泵以及四根升降定位杆,四根升降定位杆上安装有升降板,且升降板底面与行走机构上表面之间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安装有喷灌管,且喷灌管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喷头,升降板中部安装轴承安装座,轴承安装座内通过连接轴承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前侧安装有驱动齿轮圈,且驱动齿轮圈连接有驱动电机,偏心轮前后侧面上各安装有一个传动连杆,两个传动连杆通过驱动连杆分别与两根喷灌管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植物的动态喷灌,同时还能调整喷灌覆盖面的大小,大大提高了喷灌效率。
CN 209693671 UCN 20969367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以及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的可调节喷灌装置(2),所述可调节喷灌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表面的喷灌水泵(3)以及四根升降定位杆(4),四根所述升降定位杆(4)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板(5),且所述升降板(5)底面与所述行走机构(1)上表面之间设有升降气缸(6),所述升降板(5)上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安装有与所述喷灌水泵(3)连通的喷灌管(7),且所述喷灌管(7)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喷头(8),所述升降板(5)中部固定安装轴承安装座(9),所述轴承安装座(9)内通过连接轴承活动安装有偏心轮(10),所述偏心轮(10)前侧安装有驱动齿轮圈(11),且所述驱动齿轮圈(11)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驱动电机(12),所述偏心轮(10)前后侧面上各安装有一个传动连杆(13),两个所述传动连杆(13)通过驱动连杆(14)分别与两根所述喷灌管(7)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传动连杆(13)偏离所述偏心轮(10)圆心位置,且两根所述传动连杆(13)关于所述偏心轮(10)直径所在的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水泵(3)输出端安装有输水三通(15),所述输水三通(15)另外两端分别通过软管与所述喷灌管(7)连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14)两端与所述喷灌管(7)以及传动连杆(13)之间均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2)上方设有防水罩(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上部的安装板(17)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7)底面上的两组行走轮(18),其中一组所述行走轮(18)上传动连接有行走电机(19),所述行走电机(19)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7)底面上。
2
CN 209693671 U
说 明 书
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灌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背景技术
[0002]喷灌机是指用于喷洒灌溉水的机器设备。一般包括水泵机组、管道、喷头和行走机构等。喷灌机是机组式喷灌系统。喷灌机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专用机具设备由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像下蒙蒙雨一样均匀地洒落在田间,供给农作物和花卉苗木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将增压、输水、喷洒、行走等装置连成一个可移动的整体,称为喷灌机。该机结构以手抬式轻型喷灌机为例说明。它主要由喷头、喷架、出水管、动力机、喷水泵、进水管、滤网、机架等组成。动力机带动喷水泵运转后,泵内的叶轮在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或储水罐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继而被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蜗壳,进入水管,再压入喷头,喷洒到田间或草场的作物上。[0003]但是现有的喷灌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喷灌的角度往往是固定不动的,水雾沉降后的覆盖面也是固定的,当喷灌面相比于喷灌覆盖面较大时,需要从喷灌植物周围的多个位置进行喷灌,降低了喷灌的效率,存在一定的缺陷。[000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目的在于能够进行喷灌覆盖面大小的调节,增大单向移动喷灌的覆盖面积,提升喷灌的效率。[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7]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可调节喷灌装置,所述可调节喷灌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表面的喷灌水泵以及四根升降定位杆,四根所述升降定位杆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板,且所述升降板底面与所述行走机构上表面之间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安装有与所述喷灌水泵连通的喷灌管,且所述喷灌管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升降板中部固定安装轴承安装座,所述轴承安装座内通过连接轴承活动安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前侧安装有驱动齿轮圈,且所述驱动齿轮圈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偏心轮前后侧面上各安装有一个传动连杆,两个所述传动连杆通过驱动连杆分别与两根所述喷灌管活动连接。[0008]优选地,上述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中,两根所述传动连杆偏离所述偏心轮圆心位置,且两根所述传动连杆关于所述偏心轮直径所在的直线对称。[000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偏心轮的旋转来带动传动连杆的旋转运动,由于传动连杆在转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左右往复偏移,进而通过驱动连杆带动喷灌管左右摇摆运动,增大了喷灌的覆盖面。[0010]优选地,上述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中,所述喷灌水泵输出端安装有输水三通,所
3
CN 209693671 U
说 明 书
2/3页
述输水三通另外两端分别通过软管与所述喷灌管连通连接。[00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输水三通将喷灌水泵输送的水源分流到两侧的喷灌管,实现了双侧同时喷灌,提高了喷灌的效率。[0012]优选地,上述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中,所述驱动连杆两端与所述喷灌管以及传动连杆之间均铰接连接。
[00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铰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传动连杆旋转运动到喷灌管摇摆运动的转换,提高了喷灌的覆盖面。[0014]优选地,上述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中,所述驱动电机上方设有防水罩。[00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防水罩,避免了喷灌过程中水雾凝结到驱动电机上而导致驱动电机的烧毁。[0016]优选地,上述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上部的安装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底面上的两组行走轮,其中一组所述行走轮上传动连接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底面上。[00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行走电机的驱动下,行走轮转动,进而推动安装板移动,实现了动态喷灌。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态调整喷头的喷灌角度以及高度,实现了植物喷灌覆盖面大小的调节,大大增加了喷灌机单向行程的喷灌面积,大大提高了喷灌的效率,同时喷头还可保持在某一倾斜角度下,能够对指定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定点喷灌,提升了喷罐水雾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连杆安装结构示意图。[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24]1-行走机构;2-可调节喷灌装置;3-喷灌水泵;4-升降定位杆;5-升降板;6-升降气缸;7-喷灌管;8-喷头;9-轴承安装座;10-偏心轮;11-驱动齿轮圈;12-驱动电机;13-传动连杆;14-驱动连杆;15-输水三通;16-防水罩;17-安装板;18-行走轮;19-行走电机。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6]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式喷灌机,包括行走机构1以及
4
CN 209693671 U
说 明 书
3/3页
设置在行走机构1上的可调节喷灌装置2,可调节喷灌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1上表面的喷灌水泵3以及四根升降定位杆4,四根升降定位杆4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板5,且升降板5底面与行走机构1上表面之间设有升降气缸6,升降板5上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安装有与喷灌水泵3连通的喷灌管7,且喷灌管7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喷头8,升降板5中部固定安装轴承安装座9,轴承安装座9内通过连接轴承活动安装有偏心轮10,偏心轮10前侧安装有驱动齿轮圈11,且驱动齿轮圈11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上方设有防水罩16,通过设置防水罩12,避免了喷灌过程中水雾凝结到驱动电机12上而导致驱动电机12的烧毁,偏心轮10前后侧面上各安装有一个传动连杆13,两个传动连杆13通过驱动连杆14分别与两根喷灌管7活动连接,两根传动连杆13偏离偏心轮10圆心位置,且两根传动连杆13关于偏心轮10直径所在的直线对称,通过偏心轮10的旋转来带动传动连杆13的旋转运动,由于传动连杆13在转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左右往复偏移,进而通过驱动连杆14带动喷灌管7左右摇摆运动,增大了喷灌的覆盖面,驱动连杆14两端与喷灌管7以及传动连杆13之间均铰接连接,通过铰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传动连杆13旋转运动到喷灌管7摇摆运动的转换,提高了喷灌的覆盖面,喷灌水泵3输出端安装有输水三通15,输水三通15另外两端分别通过软管与喷灌管7连通连接,通过输水三通15将喷灌水泵7输送的水源分流到两侧的喷灌管7,实现了双侧同时喷灌,提高了喷灌的效率,行走机构1包括上部的安装板17以及安装在安装板17底面上的两组行走轮18,其中一组行走轮18上传动连接有行走电机19,行走电机19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7底面上,在行走电机19的驱动下,行走轮18转动,进而推动安装板17移动,实现了动态喷灌。
[002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在使用时,当植物需要的喷罐面积较大时,驱动升降气缸6使得驱动气缸6的活塞杆伸展,增大喷头8与底面间的高度,随后打开驱动电机12,在驱动电机12的驱动下,喷灌管7以及安装在喷灌管7上的喷头8随偏心轮10的旋转而往复左右摇摆,能够喷灌到远离喷灌机一端至靠近喷灌机的区域空间,在行走电机19的驱动下,喷灌机行走喷灌,相比于定向喷灌,大大增加了喷灌的覆盖面积,提升了喷灌的效率;当待喷灌的面积较小时,驱动升降气缸6,使得喷头8与地面间的距离减小,随后调小喷灌管7与地面间的角度,喷洒出来的水雾完全洒落到待喷灌植物上,提高了喷灌水雾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5
CN 20969367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0969367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