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 - 污泥处理方案5
本项目产生的剩余污泥含水率<80%,由我公司目前运营管理的河东污泥处理厂进行好氧发酵无害化处理。
第一节 污泥的产量管理
由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断地消耗着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的有机物质中,一部分有机物质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质则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细胞质,从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产生了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80%,且委托具有CMA认证的专业检测机构定期进行泥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污水处理站在保证出水达标的情况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脱泥,并由专业污泥运输车辆转运。
第二节 污泥含水率的控制
污水经过水力筛自流至厌氧池,随后进入缺氧池、好氧池和MBR膜池,完成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和泥水分离的处理过程。膜池的出水经消毒后一部分输送至清水箱,进行反冲洗,另一部分进入计量渠,计量后外排至指定河流。整个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由污泥泵送至污泥脱水车间由带式压滤脱水机进行浓缩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80%,由无轴螺旋输送机运至储泥池,并送至河东污泥处理厂进行好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其处置方式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安全环保要求。
一、 污泥脱水设备
本项目选择带式压滤脱水机进行浓缩脱水处理。
泥水混合物经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搅拌罐,同时投加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反应后,流入带式污泥压滤机的布泥器,污泥均匀分布到重力脱水区上,并在泥耙的双向疏导和重力作用下,污泥随着脱水滤带的移动,迅速脱去污泥的游离水。由于重力脱水区设计较长,从而达到最大限度重力脱水。翻转下来的污泥进入超长的楔形预压脱水区将重力区卸下的污泥缓缓夹住,形成三明治式的夹角层,对其
进行顺序缓慢预增加压过滤,使泥层中的残余游离水份减至最低,随着上下两条滤带缓慢前进,两条滤带之间的上下距离逐渐减小,中间的泥层逐渐变硬,通过预压脱水大直径的过滤辊, 将大量的游离水脱掉,为泥饼顺利进入挤压脱水区,进入“S”压榨段,在“S”型压榨段中,污泥被夹在上、下两层滤布中间,经若干个压榨辊反复压榨,上下两条滤带在经过交错各辊形成的波形路径时,由于两条滤带的上下位置顺序交替,对夹持的泥饼产生剪剪切力, 将残存于污泥中的水分绝大部分积压滤除,促使泥饼再一次脱水,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最后通过纤维刮板将干泥饼刮落,由无轴螺旋输送机运至储泥池。
带式压滤脱水机受污泥负荷波动的影响小,具有出泥含水率较低且工作稳定、启耗少、管理控制相对简单、对运转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等特点。
二、 污泥脱水絮凝剂
本项目絮凝剂选用聚丙烯酰胺(PAM)药剂。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具有桥架、网捕、吸附电性中和的功能。通过网捕和吸附架桥的作用来絮凝污水中的絮凝杂质,有着极强的絮凝作用。接着以块团的方式快速沉淀到溶液底部,并且进行固液态分离效果。在污水脱泥的过程中,聚丙烯酰胺絮凝分子与污泥相结合,通过聚合反应产生较大的块团,在压滤机滤布的挤压下,污泥中的水被挤压出来,而污水中分离出的污泥无轴螺旋输送机运至储泥池。
聚丙烯酰胺具有絮团速度快,用量少,效率高等优点,为降低污泥含水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第三节 污泥运输管理
1. 与专业的污泥运输单位签订《污泥运输协议》、《道路交通安全协议》。 2. 为保证污泥转运质量及满足安全、环保要求,运输车辆必须证件齐全有效、符合污泥转运条件,符合相关监管部门提出的的安全、环保的各项要求, 3. 运输车辆内安装GPS和摄像头,确保车载污泥最终送至河东污泥处理厂进行处置。
4. 车辆驾驶员驾驶技能熟练、取得相关管理部门认可的合格证件。
5. 运输途中遵守交通法规,车辆消防设施配置良好,途中不得随意停靠,并按
指定线路行驶。
6. 装卸污泥时防止泄露,保持地面卫生清洁。
7. 污泥运输车辆在转运过程中,要保证车辆安全行驶,防止道路遗洒,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8. 污泥产生单位、运输单位、污泥处置单位根据水务局、环保局等监管部门要求填写污泥转运六联单等相关记录并确认签字。
第四节 污泥转运处置记录
1. 污泥产生及处置情况要按要求填写相关记录。
2. 污泥转运及最终处置,各单位之间填写污泥转运“六联单”(即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污泥处理处置单位、水务部门、环保部门)跟踪管理。 3. 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每月将污泥产生处置情况统计汇总,并上报。
污泥处置单位返还产出运营单位联单
污泥产出运营单位报送水务局联单
污泥产出运营单位报送环保局联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