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来源:锐游网
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摘要: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在确保幼儿玩耍权利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对于其活动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幼儿安全,发挥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问题;对策

据有关调查发现,当下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存在:组织管理、观念差异、教育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且无法保障幼儿活动时长将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如何有效、积极的开展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就成为了教师、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园区管理,无法满足户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时间、场地、设施等作为保障,若这些条件不能满足,便会影响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为了使幼儿适应季节的变化,需每日进行不少于60分钟的户外体育活动,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就现实而言,多数幼儿园由于场地较小等根本无法满足这一标准,且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的缺点,这将直接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幼儿园活动材料往往缺乏规划设计,会导致幼儿缺乏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活动效果远不如预期。

1.

教师未接纳教育新理念,导致活动目标与内容缺乏趣味

教师的观念比较陈旧,主要体现在:习惯把幼儿看做一个整体,并对其采取统一标准,习惯按照固定的标准模式要求幼儿,而无法看到其差异性;对活动内容的设计与整合缺乏认知。例如:在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往往是从班级的角度出发,来组织安排活动,导致活动具有单一性且教学目的明显,加之幼

[1]

儿的个体差异被忽略,许多幼儿在无法完成活动的情况下,就会直接放弃,导致活动参与度不高;再者,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合理,就会直接导致幼儿出现“两面性”,感兴趣的幼儿会积极参与,反之则无法融入。

(三)教学行为僵化,难以掌控户外体育活动

部分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对活动的时机、形式等掌握不准,往往会出现惊慌失措、难以适应等情况,导致教学行为僵硬,教学效果不明显。其中包括:许多教师在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只注重保障其人身安全,几乎没有其他介入活动,或者说不知道如何介入;还有部分教师对幼儿教育理念还存在疑虑,很难采取“学习故事”的方法对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往往采取最简单的记录形式,甚至直接忽略幼儿活动中的重点内容。

二、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解决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做到尊重、相信、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为其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尝试采取独特的幼儿学习和评价方式,寻找解决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问题的方法。以3-6岁的幼儿为例:此阶段的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且多以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从中看出其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可以锻炼幼儿的感知力为主,并掌握幼儿阶段性的发展需求,才能从不同角度出发,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幼儿园管理模式,在保障外部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首先要确保幼儿园的外部条件、设施齐全,并通过开展“学习故事”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园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优化。例如:设计专项活动主题,并在教师、家长、幼儿园的一致商议后,对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进行规划,在确保其安全的情况下,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地发掘、探索,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幼儿园还应按时改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避免每天重复的活动。

[3]

[2]

1.统一调度,提高活动场地的利用率

以部分幼儿园为例,在户外场地狭小的情况下,往往无法满足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因此,该幼儿园对楼顶、教学楼后等场地进行了开发,但依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随后,该园区想出错峰管理的方法,循环的利用活动场地,并根据各年级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提供使用时间,为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提供了保障。此外,还可采取划分活动区域的方法,来提高活动场地的使用效率。

2.结合主题,进行材料投放

第一,幼儿园需在尊重幼儿个性的前提下,以锻炼幼儿体质、培养其兴趣为目标,并在教师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制定完整计划进行材料投放。例如:以不同的体育项目,来锻炼幼儿的技能和体能。在以“跳”为主的主题里,教师可以指定活动目标,采取单脚、双脚、连续等蹦跳方式进行体育活动,其余材料在活动结束后再选择合适的时间投入即可。此外,还可采取划分主次,成套进行投放以及单个多次等投放方式。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1.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传统的跑步、韵律操等活动,难以提高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因此,可以采取弹性的活动设计方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活动,进而取得理想的活动效果。

2.设立双重活动目标,推动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一方面以体育锻炼为主题,让幼儿在活动中训练自身的动作和技能,教师也可将教学目标加入其中,训练幼儿的速度、反应力以及身体耐力等。此外,教师还可将培养目标和内容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以这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我保护力等。例如:教师将活动所用的物品及时放回原处,随后,幼儿也会模仿这一动作,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3.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强化自身对体育知识的认知,以便于清晰了解游戏的组织方式以及幼儿动作的发展目标,但鉴于部分教师对体育游戏专业性的概念较为模糊,因此,幼儿园可适时组织开展对教师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培训,加强教

[4]

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才能使其不断深思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并将自身行为作为指导,推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变更教学行为,优化教师观察记录方法

就目前幼儿开展的体育活动而言,教师很难掌握介入活动的时间和时机,因此难以进行评价活动。对此,教师应根据活动特点,观察幼儿的需求,来判断介入活动的时机,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能力,来对其进行准确判断。此外,教师可根据活动的进程,以合适的形式介入,时刻留意幼儿的情况,最终确定活动评价的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活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幼儿的发展,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只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开展有效的户外体育活动,才能确保幼儿的安全,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惠珍.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教育,2021(06):79-80.

[2]周念.城镇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开展的问题与对策[J].家长,2020(27):136+138.

[3]杨洁. 示范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8. [4]何秋香.探究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常见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6(04):226.

[5]王永峰,蔡珂馨.基于课堂观察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1):1-6.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