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类型特征的天津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基于类型特征的天津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来源:锐游网
水利水电技术第44卷2013年第9期 基于类型特征的天津市地下水 功能区划分 胡琪坤,李发文,冯 平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摘要: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根据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类型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开发 利用状况,结合《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综合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 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提出了针对天津市地下水类型特征的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三级功能区划体系, 并按照类型特征对天津市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分别进行了功能区划分。本次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结果与天 津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实际开采状况基本对应,研究成果可为天津市制定和实施地下水系统的保护方 案以及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天津市;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功能区划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60(2013)09—0004—05 Type-character based groundwater functional zoning in Tianjin HU Qikun,LI Fawen,FENG P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Simulation and Safety,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By taking Tianjin as the study area,the third grade functional zoning system of shallow and deep groundwater for the type—character of the groundwater in Tianjin is put forward herei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National Technical Outline for Groundwater Functional Zoning”,the integrated groundwater resources supply function,eco・environment maintenance function and geo—environment stabilizing fun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type—character,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ianjin,and then the functional zonings are made o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the deep groundwater in Tianjin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type--characters con・- cerned.The results from the groundwater functional zonings made this time are basically coincided with those from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the actual exploitation status therein,thus can provide the scientiic basifs for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groundwater system protection scheme and guiding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in Tiaujin as wel1. Key words:Tianjin;shallow groundwater;deep groundwater;functional zoning 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空问分异 划分。因此,科学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应根据地下水 性,受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水质等综合因 素的影响。其中,浅层地下水的形成与运动明显受地 表水文系统的控制,是开放型地下水系统,而深层地 下水系统则以半封闭型为主,不具备直接接受大气降 的自然属性,结合社会需求,确定地下水的功能及功 收稿臼期 2012—11.09 基金项目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 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的条件…。针对地下水系统 的空间分异性特征,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应是全方位、 (12JcQNJcO5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117, 51021004)。 立体化的,需对研究区域按地下水空间特性进行功能 4 作者简介 胡琪坤(1988一),男,安徽毫州人,硕士研究生。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Vol 44 No 9 胡琪坤,等∥基于类型特征的天津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能顺序。 区裸露基岩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包括第Ⅱ含水组以 下承压水及隐伏岩溶水。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地表水功能区划分及保护 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而对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的研究 较少。唐克旺等 介绍了我国地下水面临的主要问 题,分析了地下水功能与当前地下水面临的诸多问 题的关系,提出将地下水分布区划分成四类一级功 能区,即开发利用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地质灾害 防治区和保留区;吕红等 针对地下水与地表水的 不同特点以及地下水超采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提出 地下水功能区按两级划分,并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 进行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罗小勇等 根据云南省地 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依据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 术大纲,对云南省地下水功能区按二级进行区划; 曹阳等 针对泉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依据 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选取了地下水系 统中具有代表性的驱动因子、状态因子和响应因 子,综合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 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开 发区、保护区和保留区。 上述研究中,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主要集中在 浅层地下水;或者未区分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将地 下水系统按照整体进行功能区划,并且都按照二级 区划体系进行划分。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 及地下水本身具有的空间分异性,本文提出了基于 地下水类型特征的功能区划分方法,旨在分析浅层 和深层地下水不同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浅层和深层 地下水分别区划,并在《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技术 大纲》二级划分的框架下,对二级功能区进一步细 化,以达到合理划分地下水功能区的目的,进而为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 科学依据。 1 天津市水文地质状况 天津市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覆盖,仅在北部低 山丘陵及残丘地带有基岩出露。第四系中下段和新 近系明化镇组上段含水层相对发育,是深层地下水 的主要开采层位。天津市平原区以宝坻断裂为界, 北部基岩埋深一般小于300 m,分布有第四系孔隙 地下水与下伏基岩地下水;南部分布有新生界,赋 存孔隙地下水。以天津市水文地质特征为依据,结 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将第四系、第三系孔隙水 划分为I~Ⅵ含水组六个含水组,以100 m厚度为 分界线,具体受沉积环境不同,底界标高略有变 化。浅层地下水指平原区孔隙水第一含水组以及山 水利水电技术第44卷2013年第9期 2天津市地下水服务功能分析 地下水功能是指地下水的质和量及其在空间和时 间上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或效应, 主要包括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 境稳定功能 。 2.1 资源供给功能 天津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71 x 10 m /年,其 中浅层水中淡水5.24×10 m /年,矿化度2~3 g/L 的微咸水1.12×10 m /年,深层水2.94×10 m。/年, 岩溶水1.41×10 m /年。地下水开采量为7.59 x 10 m /年,其中浅层水开采量2.45 x 10 m。/年,深 层水开采量4.62×10 m /年,岩溶水开采量0.52 x 10 m /年 J。可见,目前天津市地下水开采量与可 开采量基本保持平衡,但地下水资源开采布局不合 理。浅层地下水和岩溶水补给条件较好,但是开发利 用不充分,而深层水补给条件差,却大范围超采,特 别是海河干流两侧的新四区及滨海地区严重超采,导 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同时 随着地下水的超采,加速了地表水的下渗,地表水体 中的污染物也随之渗入,污染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 源供给功能逐渐丧失。 2.2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地表水生态系统和陆地非地带性植被都需要地 下水的补给和调节 。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的恶化 对地表生态系统会带来严重影响。20世纪20年代 天津市水域面积达5 247 km ,占总土地面积的 45.9% 。近一个世纪以来,天津市湿地面积呈现 持续减少的势态,天然湿地面积已不足20世纪初 的1/4,而且近年来这种减少的态势仍在继续。造 成湿地逐年干涸的原因除降雨量逐年减少、淤积造 田等原因外,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湿地的水源补给 受阻也是湿地减少的原因之一。 2.3地质安全保障功能 天津市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 持续大幅度下降,宝坻断裂以南平原及滨海平原均不 同程度的出现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已成为天津市的主 要地质灾害。随着深层地下水的长期开采,深层地下 水位持续下降,造成咸水体底板下移,深层水上部含 水层水质有咸化趋势。 综上所述,由于天津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不合 理,部分地区长期超采,引发了资源枯竭、生态功能 5 胡琪坤,等∥基于类型特征的天津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退化、地质灾害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地下水服务 功能丧失和受到破坏的外在表现,是地下水系统完整 性受到严重影响的集中反映。 3天津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依据 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 质环境稳定功能彼此制约和相互作用,无论地下水哪 一种功能过度强化,都必然引起地下水的其他功能相 应的变化。因此,在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必须 根据地下水系统服务功能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实际情 况,以地下水主导功能为基础,进行地下水功能区的 划分。本文根据水利部《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 大纲》¨ ,结合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特点,按照浅层和 深层地下水分别划分出一级功能区,在此基础上,结 合区域地下水主导功能划分二级功能区,再依据天津 市具体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地利用以及社会经 济情况,对地下水二级功能区再次划分,最终确定出 三级功能区。 3.1 开发区 天津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全市均不小于2万 m /(年・km ),浅层地下水以宝坻断裂带为界,断 裂带以北至山前为矿化度小于2 g/L的全淡水区, 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平均涌水量在1 000— 3 000 m /d;断裂带南侧和西部冲积平原分布有浅 层淡水,浮与下伏咸水体之上,涌水量多在1 000 —2 000 m /d。将上述区域划定为开发区,而天津 市浅层地下水主要以分散开发利用为主,故将浅层 地下水开发区划分为1类二级功能区,即分散式开 发利用区。 深层地下水属水质较好的淡水,强富水区涌水量 可达3 000 m /d以上,弱富水区也在500 in /d左右, 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全市均不小于2万m。/(年・ km )。将天津市深层地下水全部划分为开发区。天 津市目前已建成了下仓、武清下伍旗、宁河北等几个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主要开采第Ⅱ含水组及以下的深 层地下水。因此,在深层地下水功能二级区划中,将 集中供水水源地所在乡镇划定为集中式开发利用区, 开发区中除集中式开发利用区外的其余部分划分为分 散式开发利用区。 本次地下水功能区划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天津市 各乡镇城镇化程度较高,建成区面积占较大比例,且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主要是通过机电井,主要是分布在 人口密集的建成区内。因此,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可细 化为1类三级功能区,即建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 6 集中式开发利用区可细化为l类三级功能区,即建成 区集中式开发利用区。 3.2保护区 依据大纲对保护区的相关规定,结合天津市自然 保护区、生态湿地、名泉、国土部门确定的地质灾害 易发区,将保护区划分为生态脆弱区和地质灾害易发 区2类地下水二级功能区。 3.2.1 生态脆弱区 地表生态系统主要与浅层地下水发生直接作用, 浅层地下水水位是地表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 此,保护区区划过程中,只在浅层地下水功能区设置 生态脆弱区。依据保护区保护对象的不同,生态脆弱 区可分为自然保护生态脆弱区和湿地沼泽生态脆弱区 2类三级功能区。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将蓟县中上元古界 国家自然保护区、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盘山自 然风景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所在乡镇缓冲区内均划为 自然保护生态脆弱区。天津市目前主要有古海岸与湿 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北大港湿地自然保 护区、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和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 等四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其所在乡镇缓冲区内均划 分为湿地沼泽生态脆弱区。 3.2.2地质灾害易发区 3.2.2.1 浅层地下水地质灾害易发区 天津市蓟县山丘区以南至宝坻一蓟运河断裂以 北地区为全淡水区,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 类孔隙含水岩系,主要为冲洪积扇沉积物。该区域 地下水的特点是含水层颗粒粗,地下水径流条件 好,埋藏浅,水质好,水量丰富,地下水采补基本 平衡。由于含水层颗粒粗、埋藏浅,所以地下水易 受到污染;而且地下水径流条件好,水力坡度较 陡,污染后传播扩散较快。因此,对于浅层地下水 地质灾害主要问题是地下水污染,可将浅层地下水 地质灾害易发区细化为1类三级功能区,即地下水 易污染区。将天津市蓟县山丘区以南至宝坻一蓟运 河断裂以北地区的全淡水区所在乡镇划定为地下水 易污染区。 3.2.2.2 深层地下水地质灾害易发区 由于深层地下水长期超采,引起深层地下水位持 续下降,从而导致地面沉降、深层地下水污染、咸水 入侵深层地下水等灾害问题。因此,深层地下水地质 灾害易发区又可划分为3类三级功能区,即地下水易 污染区、地面沉降易发区和咸水下移区。 (1)地下水易污染区。在浅层地下水区划中将全 水利水电技术第44卷20I3年第9期 淡水区划定为地下水易污染区,全淡水区第Ⅱ含水组 顶部粘性土隔水层分布不稳定,垂直入渗条件较好, 若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随着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污 染物随之进入深层地下水,故深层地下水易污染区的 区划范围与浅层一致,即将全淡水区划定为地下水易 污染区。 (2)地面沉降易发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 天津市宝坻断裂以南平原及滨海平原均不同程度的 出现地面沉降,面积达7 300 km ,其中累计沉降量 超过1 m的面积达4 080 km ,并形成了天津市区、 塘沽、汉沽、大港及海河下游工业区等几个沉降中 心。地面沉降已成为天津市的主要地质灾害,故天 津市地面沉降易发区主要发生在市区、塘沽区、汉 沽区、大港区的中塘镇、静海县的静海镇及其外围 地区。 (3)咸水下移区。由于地质构造和古地理条件 的控制,在宝坻断裂以南的冲积和冲积海积平原, 广泛分布咸水,有咸水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 63%,其中矿化度大于3 g/L的咸水占49%。咸水 北界大体与宝坻断裂分界线的分布一致,由北向南 和东南咸水厚度增大,咸水底界埋藏深度加深,咸 水矿化度增高。由于深层地下水超采,深层地下水 位持续下降,使浅层咸水底界下移,局部地区深层 水有咸化趋势。因此,将宝坻断裂以南区域划定为 咸水下移区。 3.2.3地下水水源涵养区 地下水水源涵养区是指为了保持重要泉水一定 的喷涌流量或为了涵养水源而限制地下水开采的区 域。天津市无地表出露泉水,不设置地下水水源涵 养区。 3.3保留区 保留区指当前及规划期内由于水量、水质和开采 条件较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或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 作为储备水源的区域;划分为不宜开采区、储备区、 应急水源区3类二级功能区。 3.3.1 不宜开采区 天津市宝坻断裂以南区域,浅层地下水广泛分布 咸水,南部冲海积平原分布有微咸水和咸水,矿化度 可达3~15 g/L;东南部滨海平原分布有盐卤水,矿 化度可达l0~30 g/L,最高达79.7 g/L,含盐度较 高,无法供给生活生产用水。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 中,将该区域划分为不宜开采区,根据具体不宜开采 原因,细化为1类三级功能区,即水质较差不宜开采 区 水利水电技术第44卷2013年第9期 胡琪坤,等∥基于类型特征的天津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3.3.2储备区和应急水源区 地下水是天津市各区县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 水源,地下水开采具有相当的规模,开采程度已高达 90.45%,除蓟县、宝坻、宁河、静海略有盈余外, 其余各区、县均已超采。可见,天津市地下水开发利 用程度已经较高,地下水赋存、水质条件较好、具有 开采潜力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开采,故在此次功能 区划中不设置储备区和应急水源区。 4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结果 地下水的功能往往是复合的,只要不影响生态 保护的主导目标和功能,保护区内也可以存在一定 的开采;同样,开发区也不能肆意开采,否则也会 诱发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因此,地下水功能区 科学界定的主要依据是地下水的主导功能。将天津 市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各功能区分别进行叠加分析, 以主导功能确定该功能区的划定,再对相应的功能 分区以乡镇行政区的界线进行分割,作为地下水功 能区的基本单元。 天津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各功能区叠加后, 从山前到宝坻断裂带以北的区域主要分布为地下水易 污染区,是分散式开发利用区与地下水易污染区叠加 的结果;断裂带南侧和西部冲积平原分布有浅层淡 水,满足分散式开发利用区的划分条件,且与其他功 能区没有重叠,最终划分为建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 区;南部和东南部平原,由于浅层水含盐度较高,划 分为不宜开采区;北部山区全部划定为自然保护生态 脆弱区,七里海湿地、北大港湿地、团泊湖和大黄堡 湿地零星分布,其所在乡镇划分为湿地沼泽生态脆弱 区。 天津市深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山前全淡水区除集 中供水水源地以外,其余部分全部是地下水易污染 区;断裂带南侧和西部平原除去集中供水水源地下武 旗,其余部分全部是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市区、塘 沽、汉沽、大港及海河下游工业区及外围区域主要是 地面沉降易发区;宝坻南部,武清东部,宁河、静海 和大港的大部分是咸水下移区。 5结论 (1)在分析目前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进展与不足 的基础上,根据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特征,结合地下水 的服务功能,提出了基于地下水类型特征天津市地下 水功能区划体系,即按照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分层区划, (下转第11页) 7 张少济,等#WRF模式微物理方案对山西省一次强降雨过程模拟的影响 (1)微物理过程是影响模拟降水的重要因素,不 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7),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21— 同微物理过程模拟的降水情况差别较大。 224. (2)WSM6方案、M2M方案和Thompson方案较 [4] 牛俊丽,闫之辉.WRF模式微物理方案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 [J].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7,23(1): 好的模拟了此次强降水过程,尤其对降水中心区(山 17—2O. 西省吕梁地区北部)降水模拟的效果较好。 [5] 陈德辉,胡志晋,等.CAMS大气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M]. (3)WSM6方案和M2M方案对于临县测站及方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山测站降水过程的模拟较好。可作为该地区降水模拟 [6] Kessler W.On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inuity of water substance in 的备选微物理方案。 atmospheric circulation[J].Meteorological Monographs,1969,32 (1):84—86. 本文对WRF模式微物理方案对模拟降雨的影响 [7] Lin Y L R Farley,H D Orville.Bulk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snow 进行了研究。分别就模拟降雨的强度及分布进行了对 ifeld in a cloud model[J].ClimatAPPI Meteor,1983,22(1): 比分析,对于模式微物理过程的研究及降雨模拟研究 1065—1092. 有重要的意义。 [8] Hong S Y J Dudhia.S H Chen.A Revised Approach to Ice Micro— physical Processes for the Bulk Parameterization of Clouds and Pre— 参考文献: cipitation[J].Monthly weather review,2004,132(1):103-120. [9] Zhao Q,Carr F H.A Prognostic Cloud Scheme ofr Operational NWP 陈晓宏,刘德地,王兆礼.降雨空间分布模式识别[J].水利 Models[J].Monthly weather review,1997,125(1):1931. 学报,2006,37(6):7l1—716. 1953. [2] Jason C KnieVel _I e Diumal Mode 0f Summer Rainf l Acmss the 『10] Thompson Gregory,Rasmussen Roy M,Manning Kevin.Explicit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in 10 km Simulation by the WRF Model Forecasts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Using an Improved Bulk Microphys— [c]//84th AMS Annual Meeting,U.S.A.:Seattle,2004:10一 ics Scheme.Part I:Descrip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J].Month— l5. ly Weather Review,2004,132(1):519—542. [3] 陈炯,郑永光,邓莲棠,等.WRF模式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对2003年7月江淮暴雨的数值模拟及其比较[c]//中国气象学 (责任编辑欧阳越) (上接第7页) 2004(5):16-19. 并在二级区划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现功能区的三级 [3] 吕红,杜占德,王健.山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初探[J].水文 划分。 2007,27(3):75-77. (2)根据天津市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特征,将浅层 [4] 罗小勇,雷少平,王红鹰.云南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 实践[J].人民长江,2008,39(23):49-51. 地下水划分成建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自然保护生 [5] 曹阳,滕彦国,王金生,等.泉州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J]. 态脆弱区、湿地沼泽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易污染区和 地球学报,2011,32(4):469—476. 水质较差不宜开采区;深层地下水划分成建成区分散 [6] 石秋池.关于水功能区划[J].水资源保护,2002(3):58.59. 式开发利用区、建成区集中式开发利用区、地面沉降 [7] 天津市地质矿产局.天津市地质环境图集[M].北京:地质出 易发区、咸水下移区和地下水易污染区。 版社,2004. [8] Hatton T,Evans R,Merz S K.Dependance of ecosystems on ground— (3)本次地下水区划成果与天津市地下水分布和 water nad its signiifcance to Australia『R].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实际开采状况基本对应,区划成果可为制定和实施天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CSIRO,Austrlaia.1998.23- 津市地下水系统的保护方案以及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 28. 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9] 曹酷,丁立强,梅鹏蔚.天津市湿地环境变迁及成因分析[J]. 湿地科学,2004,2(1):74—79. 参考文献: [1O]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 与保护规划——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R].北京:中华 刘江,王西文,李瑜,等.山东省深层承压水概况及保护策略 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5. [J].地下水,2009,31(2):48-49. [2] 唐克旺,杜强.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浅谈[J].水资源保护, (责任编辑欧阳越) 欢迎投稿 瓤 邂 嘞欢迎利《登 告 水利水电技术第44卷2013年第9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