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谈翻译中的选词

谈谈翻译中的选词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0卷第9期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2006年9月 Vo1.20 No.9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2006 【语言文学】 谈谈翻译中的选词。 魏晓斌,何向妮 (陕西理工学院大学外语部,陕西汉中723003) 绵 绵 不 : 希 葶 矫 矫 乖出宋 林 重要性,指出翻译时词义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原文思想的传递和译文质量的提高。并从语 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3个方面,分析影响词义选择的关键因素——语境。 关键词:选词;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一o924(2oo6)09—0154—02 1~ ‘、 ~ ’、‘ ’、 q Diction in Translation WEI Xiao—bin,HE Xiang—li (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China) AbsWact:In translation,the choice of words or shades of meaning is the initial step and it is also a very dif- ifcuh process.Starting wiht the analysis of hte translation of Xianggang Huigui,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 oprtance of diction nad points out htat whether it can be done properly exercises na important e妇rect on catch— ing the exact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and producing better versions,and naalyzes context,the key factor in— lfuencing the choice of words。from lnaguage context,situational context,and cultural context. Key words:diction;language context;situational context;cultural context 译文是读者洞察原文的一个窗口。翻译过程中,译文 夕,中外报纸都大幅刊载了这一重大事件,但其中关于“回 的词语使用妥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原文思想内容的传递。 归”的表达却不同。《北京周报》和英国《泰晤士报》的措辞 因此,选词已成为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词之难,翻 如下【1 J: 译者都深有体会。鲁迅曾说,翻译时“一个名词或动词,写 (1) report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ensuring the 不出……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 smooth return ofHong Kong and promoting the reuniifcation ofthe 摸一个急于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说的就是选词难的问 mothedam.(Beijing Review.Mar.17—23,1997.07) 题。选词之重要,不容疏忽。有时“一字之差”,意义大相 (2)He will officially take office on July 1,1997,the day 径庭。本文中从翻译角度出发,探讨选词的重要性及语境 Hong Kong reverts to China.(Times.Dee.23,1996.o47) 对词义选择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return”和“revert”都有“归还”之意,两处 关于“回归”的表达区别甚微。但仔细推敲,不难看出其隐 1从“香港回归"的英语表述看选词之重要 含义是不同的。“return”除过“归还”的字面意思外,还可指 “物归原主”,尤其指“归还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to give 选词在翻译中,特别在翻译涉及政治立场、观点的话 something back to its owner after it has been taken Or borrowed 语时尤为重要。以1997年香港回归为例,在香港回归前 from them)。“revert”是一个法律词汇。指“捐赠者捐赠的财 ・收稿日期:20O6—02—17 作者简介:魏晓斌(1974一),男,陕西西乡人,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魏晓斌,等:谈谈翻译中的选词 产到了捐赠者与接受者商定的法律期限后返还给财产的 原捐赠人或他的财产继承人”(A technical term in law.When we revert money or property to someone,it becomes their posses- l55 背景,所以不应孤立地去分析理解词和句子.而应将其置 于语境当中,参照当时的情景。纵横联系。体会说话人的真 正寓意。试看下面这段话的理解和翻译: “1 wanted to be a Communist,”he told me rather wishfully, sion becausethey ownedit before or becausethey are a descendant 0f the previous owner)。在某种程度上,上述2种表达实际上 “but nobody ever asked me to join,I WaS alre ̄y fifty,and I conc|uded that the Communists comidered me too old.’’But one day a Communist sought out Hsu in his hiding place and asked him 反映了中英两国政府在对待“香港回归”问题上2种截然不 同的立场和态度。中国政府认为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只 是收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领土,是理所当然的。而英国政府 则企图掩盖其侵略行径。他们认为英国当初对香港的占 to enter the Party.He WaS overjoyed,the old rascal,and he told me he wept then to tIlinI【that he WaS still of s0me use in building a 有是基于大英帝国和清政府共同商定的协议,如今将香港 归还给中国只是在履行法律义务,是值得称道的守法行 为。仅一字之差。传达的意义却大不一样。 2影响词义选择的因素:语境 翻译时,词义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关键的 是语境。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有语言语境、情 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之分 2J。 2.1 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 语言语境,即上下文,指与一个词或一句话所连接的 上文或下文。英汉2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现 象,这势必对翻译构成障碍。翻译时,在弄清原句结构后 就要善于利用词在句中的词类和搭配来选择和确定原句 中关键词的词义和褒贬色彩。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irth曾 提到:“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翻 译家谢尔登(Sheldon)也在其《词义的选择》一书中强调“必 须联系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特定语境和意境中的涵义, 然后开始翻译。”上下文之重要,不容忽视。试看以下几 例: (1)It’s a crime you didn’t ifnish schoo1. “crime”的本义是“wrongdoings against the law”,但在此句 中若生搬硬套,将其译为“罪行”,就会显得文理不通【3l。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1998年版)给出的另一词义是 “a shame or pity”。所以该句正确的译文为:你上学没有毕 业真是件憾事。 (2)A thin rrltm in a thin overcoat watched them out ofthin。 emotionless eyes.原句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句中“thin” 一词频频出现,但其词义却随着搭配的变化而变化。正确 译文为:一个骨瘦如柴,衣服单薄。双目失神的男子注视着 他们。 (3)He was a rrltm of integrity,but unfortunately he had a eeaain reputation.I believe the reputation WaS not deserved. “reputation”原为中性词,指“名声;名誉”,但在此句中, 受到其所在语境的影响(…a rrltm of integrity…not deserved) 而体现出了一种贬义,这种感情色彩也应体现在译文 中L4 J。正确的翻译为:他是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但不幸有 某种坏名声。我相信他这个坏名声是不该有的。 2.2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 情景语境指的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所涉及的具体场景、 事件及参与者。任何事件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其特定的 newworld.(E,Snow,RedStarOverCh/na) 这是斯诺在《西行漫记》对徐特立老人入党情况的一 段记述。翻译时如果直接将“the old rnscnl”译为“老匪徒”, 则让人大惑不解: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直都关心 和支持中国共产领导的革命事业,他怎会用“老匪徒”来 称呼徐特立呢?这种译法显然误解了这一称谓在特定语 境所蕴含的情感立场。如将其译为“老家伙”,则诙谐风趣 立现,充分表达了斯诺与徐特立老先生之间亲密而又随和 的朋友关系【5_。 2,3 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文化语境即一句话或一段话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 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翻译时理解文化语境对于词 义的选择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在传统中国人的生 活中,肥肉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因此也就有了“中国是块肥 肉,谁都想吃。”这样的比喻 6J。但当这句话翻译成英语 时,若依照字面意思直译为:“China is a fat piece of meat which everyone wants to eat.”恐怕只能引起英美读者的负面 联想,因为当今西方社会肥胖病已成了一大忧患,人们忌 讳“胖”,所以并不是人人都对“肥肉”垂涎三尺。但若意译 为:“China is aJ1 attractive piece of meat coveted by al1.”就能形 象地传达原句含义。同样。“胖”在中英两国人心中所产生 的不同心理感应使大家在翻译下旬时也不得不变换说法、 慎重选词: 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 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译文1 When we met。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 marks he said I WaS fatter,and after s.ying that immediately started a violent attack 011 the revolu— tionaries.(Foreign Langua ̄Press。1972) 译文2 After exchanging a polite remarks when we met,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fat”.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Fe】.rIarl(he started a vio- lent attack 011 the revolutionaries. 在中国,家人或亲朋好友团聚、重逢时,“说某人胖了” 实际上是说他“身体更结实了”或“发福了”,是句寒暄语, 但翻译成英语时若将其直接等同于“胁”则会使英美读者无 法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在提醒和告诫对方该减肥 了 5 J。因此译文2正确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译文只考虑 了语言语境而忽视了文化语境。 再如中国有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的 翻译同样涉及文化因素。中国人的主食(下转第194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4 重庆工学院学报 回答相关问题等。 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应该增大学生的写作量和 为研究生的英语交流营造更好的外围环境。例如:每个单 元都布置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作练习和主题讨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想写,但是没有主题和动 4结束语 研究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不仅是研究生专业 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也是时代对研究生提出的具体要 求[引。本文中笔者只是结合重庆工学院实际,对理工类研 究生英语教学做出的初步探索,许多方面的问题仍有待于 力。所以,在写作方面,老师应该起到引导和积极鼓励的 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学生说、写、译等表达能力的同时 也应该加强听、读的训练,要注意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平 衡健康发展。通过大量的听、读,使学生能最快地获得新 的知识;再通过实际应用的训练,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消 化。 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应该指出的是,教学的改革或更新都 是要求有一个过程的,只追求眼前结果的教学方式是不可 靠的。 3.4活跃课堂——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英语课上如何使课堂活跃,一直都是让老师头痛的事 情。所谓课堂活跃.一方面是老师提出问题和对学生的问 题给予及时正确的解答和引导;另一方面是学生积极回答 问题和提出新的问题。这种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交流的 课堂才是活跃的课堂。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如何让 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也就是如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回 答老师的提问,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 问题主要来源于课文内容。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 参考文献: [1]芮国强.姜瑾.从“模拟国际会议”看研究生英语教学 改革[J].研究生教育.2003(2):27—30. [2] 马继滨.借鉴国外大型课堂语言教学模式改革高校大 班英语教学[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1(4):75—78. 是让学生找出不懂的地方。而要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则要求学生课前自学课文。回答问题也是一样,只有明白 了课文作者的意思,才能回答所提的问题。所以学生要事 先自学课文。 [3] 辜同清.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 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85— 89. [4] 张萍.以写带说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运用 能力训练的教学试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 (7):45—48. 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学,原因很多。首先,学生养成了 课堂上听老师讲的习惯,其次,自学缺乏动力。课堂上,老 师应该少讲,多留机会让学生讲.课外,要适当布置与课文 内容相关的作业。例如,写文章摘要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或 (责任编辑邝坦励) (上接第155页)是米饭,因此对中国的主妇来说,如果没有 米,就很难做出一顿像样的饭菜。但在西方,米饭不是主 食,所以西方的主妇没有米照样可以做出一顿可口的饭 参考文献: [1] 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65—82. 菜。由此可见,此句在译成英语时不能将“米”直译为 “flee”。试比较以下2种译文: 译文1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lfee.(错误) 译文2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2]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82—85.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3]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 版社.1994:164—165. lfour.(正确)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4]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 3结束语 选词是翻译中的常用技巧和方法。翻译时,特别是翻 译涉及政治立场和观点的话语、文献时,词义的选择尤其 重要。词义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如果在翻译时能 仔细研读上下文、适当考虑话语情景,时刻不忘文化背景, 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相信译文会使读者基本得到与原文 社.1980:36—43. 北京:中国对外翻 [5]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译出版公司,2001:21—121. [6] 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3:16. (责任编辑邝坦励) 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