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银改扩建路面铣刨作业指导书附件
路面铣刨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要求:
铣刨作业,应参照沥青路面养护规范、设计要求及相关政策性指导意见实施。操作过程应当和施工路段的车辆通行密切协调,防止因车辆通行,拼接缝出现松散、啃边,影响拼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精心施工,做到施工安排有序,质量保证措施到位,老路铣刨材料利用合理充分。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前全面复测老路路面标高,每10m一个点(桥头、沉降较大的段落测试加密),根据复测结果确定最终设计标高,确定调整方案进行施工。
2、在路面铣刨施工前14天,应详细编写路面铣刨施工组织计划,报总监办办批复,并抄送建设四处,批复确认方可进行试验段施工。
3、对路基作业的全面检查:组织施工单位对路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中间交验报告,检查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外型:包括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 1 -
(2)压实检查:用不小于20吨振动压路机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进行表层复压,出现松散、起皮要洒水润湿后压实, 出现弹簧要挖除(最小厚度>16cm),重新回填压实,碾压密实达到96%的压实度。
(3)弯沉检查:用BZZ-100标准车以规定的频率检查路基表面回弹弯沉,按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推算弯沉代表值(保证率97.7%)要求不大于设计弯沉值。
(4)路基沉降检查:原则上施工段落内连续2个月平均沉降速率<3mm/月,才可铺筑底基层。
4、铣刨机械设备强制要求,铣刨机必须选用带自动调平装置的路面铣刨机,且数量按招标文件中要求配备,保证其实际生产能力满足后续工作需要。并保证铣刨宽度在≥1.2m,铣刨面平整,高低差<8mm,铣刨深度误差±1.0cm,并配备8T水车、加油车、风镐、自卸汽车等数量相当的设备,配备数量路面标段可根据铣刨需求自定,但必须满足铣刨施工正常运转为准。
5、路面标段应编写机械操作手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选择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人员持证上岗;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6、路面标段必须提前对铣刨材料堆放场地进行规划,对再利用材料堆放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硬化要求同沥青
- 2 -
混合料拌和站料场要求。
7、若铣刨后的混合料粒径较大,应该配备破碎筛分装置,破碎宜采用辊式破碎机,以避免将集料压碎,造成混合料的人为细化。
8、铣刨机在施工段加水时,不得泄漏,防止水渗入保留的路面结构层中,影响路面的长期使用质量。
9、老路利用的结构层面拉毛,不允许有遗留的夹心层,如有夹心层要二次补铣。
三、施工要求 (一)旧路面改建
1、路面铣刨方案按照路面检测弯沉值和纵断面设计填挖值综合确定。考虑路面强度随着时间推移而衰减,路面施工前应重新测定路面强度,重新对路面病害进行详细调查,再根据强度要求和检测结果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路面铣刨方案;断面铣刨外露后,在对病害进行调查,上报监理工程师核准,方案无误后承包人按照设计图施工。
2、拼接台阶铣刨,根据设计图纸纵、横向分别预留台阶。
3、综合考虑各项系数修正,对位于点位检测弯沉大于0.28mm、原路面一、二车道有病害、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的路段,按新建路面进行设计。
4、对于挖方路段的原路面铣刨厚度,根据新建路面厚
- 3 -
度与挖方深度确定。
5、原路硬路肩路面全部铣刨,超车道和行车道路面根据设计进行铣刨,铣刨台阶宽度为0.3米,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一、二车道纵向不同路面结构之间采用台阶搭接,台阶宽度1.5米,高度与路面结构层对应。
6、在施工中根据老路病害和标高实际情况结合设计方案施工。铣刨一、二车道时结构多变,情况复杂,应合理的划分施工段落,有序进行作业,同时还需考虑通行车辆畅通安全。
7、由于老路面层铣刨料(RAP)要求再生利用,不同结构层材料不能混铣混装,运到加工场后必须分类、分层堆放,以免影响再生料的质量。
8、路面标段应按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确定的整修范围划定铣刨作业基准线(可比照公路分道线)并根据流水作业的进度要求,确定铣刨段长度和宽度。铣刨过程中,横向错台待摊铺该层时再用切割机切齐。在摊铺过程中机械设备需要通行时采用沙袋等铺垫,避免损伤。
9、一个工作段在铣刨完沥青面层(或基层)后,如未发现基层(或底基层)顶面明显强度不足,经检测基层(或底基层)顶面弯沉,证明强度足够时,按设计文件要求处理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或基层)。
10、如发现基层(或底基层)顶面存在影响整体强度的
- 4 -
病害时,应报请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案,并如实记录后,快速处理。
11、如因原路面厚度不均匀等原因,铣刨后未达到设计的结构层次,而出现全部或部分厚度不均匀的夹层,应将夹层铣刨彻底至设计的结构层。对罩面路段原路表的微表处(如停车带部分)必须彻底铣刨,以避免形成薄弱夹层。对设计结构层的最底层铣刨过程中,如发现新的病害,施工单位应迅速和业主、设计、监理联系,确保病害有效处理。
12、对铣刨完成的路槽,要加强监管,避免雨水浸泡、车辆碾压。铣刨过程中,要以通道为单位长度(或每间隔200m)开槽,在路槽标高较低处预先开槽,开槽宽度不小于40cm,深度略低于最低铣刨面。降雨过大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排水措施,局部薄弱路段,应考虑予以覆盖。铣刨过程中,运输车辆应从未铣刨的路面绕至最近的通道处进入路槽,以避免造成新的病害和污染封层、粘层。
13、桥头过渡段铣刨
(1)桥头过渡段由伸缩缝向外40m,原桥面沥青铺装层全部刨除。
(2)下面层铣刨深度6cm,纵向留台阶2.0m,垂直切缝拼接;
(3)基层铣刨厚度从0变化到3~4cm,以满足桥头沥青层厚度的要求。
- 5 -
(4)桥头如有沉降要调坡时,调坡厚度大于3~4cm,基层厚度可不铣刨,大于9cm,下面层可不铣刨。
(5)不设伸缩缝的小桥、通道,在设计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铣刨方法与一般路段相同。
(二)桥涵、通道铺装铣刨
铣刨时应严格控制铣刨厚度,必要时,要预先取芯,以确定铣刨厚度,避免损伤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另外,应在伸缩缝两侧预留1m左右不予铣刨,待铣刨完成后,用风镐等清除,避免对伸缩缝的破坏。
(三)路槽清扫
清扫作业必须采用机械作业,宜采用空压机配合清扫车进行机械清扫,加快清扫速度和提高清扫质量。清扫作业要快速、彻底。要求做到无松动面、脱落铣刨料、有机物、油污及其他杂物,避免表面松动。正常情况下,要顺风向清扫,以降低扬尘和对环境的污染,大风天气,禁止清扫。横向要从中央分隔带向路侧清扫,必要时要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降低对正常通行车辆的影响。
(四)RAP材料的质量管理
对沥青旧路面进行既定深度的铣刨,为有效控制RAP的粒径,提高RAP的质量,铣刨机的刀头应适当加密并经常更换。一般铣刨作业边角切缝处的大块旧料(如沥青止水带、风镐切除的边角料)要单独装运废弃,粒径大于5cm的不能
- 6 -
再生利用,铣刨厚度在不受台阶标高控制的部分可以加厚,但不得使沥青面层和基层、基层和底基层混在一起铣刨,从而影响再生利用料的质量,二灰碎石铣刨厚度不超过20cm,沥青面层铣刨厚度不超过10cm,铣刨时速度要保持均匀一致,速度控制在3m/min内。
四、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1)铣刨后的路槽宽度、长度、错台及线形应符合图纸要求,铣刨的废方运出路外或运至指定的地点。
(2)RAP材料满足再生要求。 2、检查项目
铣刨后路槽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2
表2 沥青路面铣刨质量检查验收的检查项目、频度和要求
检查项目 深度(mm) 中线偏位(mm) 错台宽度(mm) 路槽宽度(mm)
质量要求 10 50 频度 4处/每200m 4处/每200m 检验方法 T0931 T0911 15,-15 4处/每200m 用尺量每200m测4处 T0911 20 T0911 - 7 -
3、外观鉴定
(1)路槽内表面平整,错台合理,立茬平直,纵向线形顺适。
(2)铣刨彻底无病害、无夹层,清扫彻底无松动块及杂物。
(3)排水槽设置合理。 五、交通管制及文明工地建设
1、施工时必须提前和高速运营部门取得联系,最大限度的得到对方工作支持。
2、铣刨设备需要在沥青路面上停放时,下面必须铺垫帆布,以防设备漏油。
3、路面标段必须在施工段和需要设置交通标志的地点设置醒目交通标志,同时对人员要加强安全知识普及,严禁任何人翻越中央分隔带护栏板跨幅穿行;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以防过往车辆抛撒物砸伤。
4、运输车辆后挡板必须密封良好,严禁沿途漏撒铣刨材料。不符合要求车辆不得使用。
5、现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要统一装袋,随时清理,不得污染环境。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