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处理方案
9轴交L轴处外侧剪力墙根部混凝土出现蜂窝、露筋现象,我施工单位按以下方案进行修补。(以后如有发生此情况均按本方案执行)。 一、 材料准备:
1、 自来水、砂及石子、水泥等材料。 2、 铁抹、小桶、水管、铲子、麻袋等工具。 二、 预防措施
1、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 浇筑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润湿,并清扫干净。 3、 柱墙模板拼缝必须严实,缝隙不能超过规范内。 4、 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要均匀,并防止漏刷。
5、 砼应分层均匀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应振捣至排除气泡为止。 6、 拆模不应过早。
7、 浇筑砼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8、 商品砼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9、 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要求范围内。
10、 砼浇筑预先采用赶紧捣固法。捣实砼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砼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3-5cm。
11、 砼每点的振捣时间,根据砼的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等确定。当振捣到砼不再显著下沉出现气泡和砼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密实即可。
12、 梁板模板缝应堵塞严实。浇筑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
13、 柱模板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柱箍,底部砼水平侧压力较大,柱箍应适
当加密。
14、 浇筑柱墙时,柱墙底部表面清理杂物等清理干净。然后底部缝隙用砂浆或碎模板堵塞。(缝隙大于10毫米以上用碎模板堵塞、缝隙小于10毫米以下用砂浆堵塞)
15、 砼浇筑前应从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丝是否锁紧,发现松动应及时处理。
16、 墙浇筑砼应分层进行,第一层砼浇筑厚度为50cm,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0m,防止砼一次下料过多。 二、处理施工方法
1、表面必须在麻面部分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砼配合比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使颜色一致。修补完后,应用草帘或草袋进行保湿养护。 2、较大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砼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并以强度等级的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3、深蜂窝支模灌砼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凡凹凸鼓胀不影响结构质量时,可不进行处理;如只需进行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当修整。一般再用1:2水泥砂浆或比原混凝土高强度等级的细石砼进行修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