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户侧有序用电管理工作策略的探讨

用户侧有序用电管理工作策略的探讨

来源:锐游网


用户侧有序用电管理工作策略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飞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电紧缺,特别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电源性缺电尤为突出。为有效地应对用电短缺的局面,各电力公司纷纷开展有序用电平衡供需。与此同时如何高效组织用户侧开展有序用电工作成为了摆在各电力公司的一道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在金华电网有序用电工作实践,着重讨论用户侧有序用电管理工作策略以及方法,以期为供电企业有序用电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用户侧;有序用电;策略;方法

1、有序用电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资源供需总体平衡,但局部地区还是出现了严重的用电短缺现象,以华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近两年迎峰度夏期间均出现较大的用电缺口,其中2012年缺口1000万千瓦、13年800万千瓦。笔者所在的浙江省10年至13年夏季用电高峰期也出现了大范围的电力供应不足,据浙江省经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该省的用电缺口为450万千瓦,11年600万千瓦、12年900万千瓦、13年600万千瓦,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为合理分配利用电力资源,将缺电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上述相关地区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有序用电应对电力短缺。我国现行的有序用电工作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配合以必要的宣传、引导手段。有序用电工作开展由省级电力主管部门确定年度用电指标,各地市电力主管部门指导电力企业根据年度调控指标编制有序用电方案。电力主管部门根据电力供需情况启动有序用电方案,电力企业负责实施,平衡电力供应和用电负荷。有序用电措施有错峰用电、避峰用电、限电、拉闸等四种。当出现较小的用电缺口时,一般采取错峰用电、避峰用电来压减用电负荷;出现较大的用电缺口时,采取大面积安排企业限电来控制负荷;一旦上述手段都无法有效减低用电负荷(极特殊情况下),为了保证电网安全,电力部门会按照事先报政府批准的拉电序位表进行拉闸限电。

2、有序用电工作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全国各电力公司均形成各自的相对固定的有序用电管理模式,在平衡电力供需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序用电组织组织管理相对薄弱,尚未形成有效管控体系。

(2)有序用电方案未充分考虑用户的差异性。

(3)有序用电操作、执行和信息发布等环节公开、透明程度不高。

(4)有序用电管理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

3、用户侧有序用电管理策略

为进一步提升有序用电管理工作的水平,全面规避现行有序用电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在有序用电管理过程中宏观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深化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有序用电管控体系

有序用电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仅靠电力部门一家很难将该项工作开展到位。要持续推进政府和供电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主导下的有序用电管控体系,不断增强县市一级的有序用电管理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能,细化有序用电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还要将有序用电的管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线管会”的作用,提升管理的执行力。在做好系统组织管理基础上,电力部门还要做好内部组织和协调,特别要明确营销部门在有序用电工作的核心地位,生产、调度等部门要做好配合工作,将有序用电区域的运行方式安排、线路检修、抢修等工作安排都要及时与营销部门沟通,确保有序用电方案执行到位。

(2)细化用户群体,科学利用电力资源

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前提下,有序用电安排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差异性,区别对待不同的用电群体,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力资源。对于涉及国际民生的重点行业和单位,原则上不安排其有序用电,积极引导用户调整生产生活方式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对于商业及其他非工业用户,要重点控制用户空调温度以及电梯等的使用,严格限制景观灯的使用和大型商业活动;作为有序用电的主体,工业企业还要按照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类细化。基本的原则就是以企业经济、社会效益为标准,效益越好的企业受有序用电影响越小,越差的有序用电安排频次越多。具体划分标准要在政府职能部门指导下,综合产值、税收、能耗比等进行确定。各地也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划分标准,深入开展细化分类,确保科学、合理开展有序用电。

(3)公开透明,严格有序用电管理

电力部门还要营造公开透明的有序用电氛围,将有序用电信息及时通过各种手段告知全社会。为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工作,降低用户对有序用电的公平、公正性的怀疑,使其更好地配合做好有序用电工作,公开透明重点应放在:一是将有序用电方案广而告之,确保所有参与用户均知晓;二是对违规用户信息和处理结果进行公告,督促用户依规用电;三是请社会各界对有序用电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对有序用电存在的问题,与有序用电主管部门沟通、反馈,确保及时更正有序用电工作中问题。有序用电还要加大违反有序用电单位惩处力度,各“线管会”在有序用电期间要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违规用电的用户,一经发现严格按照有序用电章程予以处置,切实保障供电秩序。

(4)强化有序用电技术管控手段

电力系统主要通过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对电网和用户的运行情况的监视和控制。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持续开展,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不仅实现实时的监视用户用电负荷,而且信息预警、远程控制功能也全面开发起来。以浙江省为例,整合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形成了分层分区的需求侧实时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电网、用户的负荷情况的动态监视。

并深度挖掘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信息通讯、远程控制的功能,在统一的管理平台将实现了有序用电信息发布、预警、违规用户处罚。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浙江电网日参与有序用电用户超过50000户,日最大负控限电12937户,该系统为浙江省应对2013年用电紧张立下了汗马功劳。先进的技术平台为科学管理电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今后各地,深入运用技术管控手段在有序用电工作中将大有可为。

4、结论

有序用电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性工作,不仅关系到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同时还与社会安全稳定息息相关,务必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切实保证有序用电工作执行到位。今后有序用电工作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提升:

(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实现依法、依规管理有序用电。

(2)加强技术支撑系统建设,提高有序用电方案制定、发布、执行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水平。

(3)深化电价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用户自主用电。

(4)大力发展节电调荷技术,高效利用电力资源。

(5)积极推广分布式电源,降低用户对电网供电的需求。

5、有序用电工作的展望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依然偏紧,时段性、区域性、季节性缺电依然存在。现行的有序用电管理机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是在现有体制下是多年来探索出的最优模式。随着电力系统改革不断深入,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宏观调控供需将在未来电力市场发展中必然会有所体现;强化价格杠杆机制,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全面引入电力市场也将指日可待。电力的市场化将会促使有序用电工作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行政性强制的指令将会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自觉的市场行为。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将进一步提高有序用电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自动化、可视化也将变为可能,电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因先进技术的引进而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志勇.曾鸣 有序用电经济学分析及实施建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11(1):35-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