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经典阅读中涵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经典阅读中涵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来源:锐游网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第30卷第2l期 总第211期 在经典阅读中涵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何芙蓉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遵义[摘563000) 要]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人文素养是衡量大学生综 合素质的指标之一。社会大环境的变幻,教育体制的弊端,市场经济给学校、学生带来的急功近利,媒介多元化 的冲击,让大学生有点无所适从,无暇顾及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关键词]经典阅读;人文素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21-0138-03 [本刊网址]hup://www.hbxb.net 二、大学校园经典阅读的开展情况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21.052 “迟到早退,课堂吃零食,玩手机,考试作弊,教室、寝室 卫生脏乱差,自修室占座……”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校 园打架,校园伤害等等事件也屡有发生。这些是高等教育 培养出来的高学历所为?“相由心生,言为心声,行为内 现,”学生们的行为所映射出的他们内在的人文知识和内心 的人文精神世界,让人堪忧! 扎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对人 才的一个衡量标准。人文素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指 标之一,它影响着大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但社会大环境 的变幻,媒介多元化的冲击,让当代大学生有点无所适从, (一)大学生阅读开展情况调查 1.阅读缺少计划。虽然多数学生都在阅读,但是由于 兴趣广泛,阅读时间不集中,或者阅读的目的不一样,导致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不爱做阅读计划,知识获取效率 不高。 2.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 在对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阅读调查中发现:大量的学生 平均每天读书时间少于1小时。 3.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在对阅读方式 的调查中有约54%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67%的同学阅读 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电子阅读逐渐成为大学生阅读不可忽 视的媒介。 忽略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一、(一)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经济迅速发展,各种社会价值观良莠并存,部分学生人 生出现迷失,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偏颇,功利 性心理增强,重心偏移在就业的取向和名利的追逐上,他们 更多把目光放在考研、考级、考证等实用性学科的选择上, 淡薄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高校的素质教育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化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就业教育”类课程摆 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几门公共 (二)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 1.阅读功利化 所谓“功利性阅读”,林语堂老先生曾经有一段名言:今 人读书,或为得学位;或为娶美女,为嫁贤婿;或为求爵位; 或为做走狗;或为做塾师等等,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 实,非读书本旨。功利性阅读,是一种阅读形式,同时也是 一种阅读习惯和阅读倾向,而“非读书本旨”。 学生们勤奋苦读的书,早烙上了“功利化”的烙印:为了 政治理论课,其他人文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健全,注重纯 科学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环节等等。这些 都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产生不利影响。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增加自己的求职“分量”,奔波在考取各种资格认证的路上 去读的书。甚至有的跟自己的专业并不相干,也盲目地去 阅读,去考,仅仅希望通过增加获得的证书数量,在激烈的 竞争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哪还考虑这些“非读书本旨”。 2.个人规划短视化 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把“好前途,好职业”等个人期望 寄予在了孩子身上。高标准的要求让家长过度关注成绩, 考试,名次以及未来就业等,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形 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对孩子人格秉性的形成。 缺乏个人的规划,缺少个人的目标设计,不了解专业需 求,不清楚自身素养的欠缺。走进图书馆,漫无目标的浏 览,随手抽出一本书翻看着,这是许多大学生的阅读现象。 见习实习走人社会,在和社会的接触中,用人单位对复 合型人才的需求扑面而来,招聘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掌握多 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能以最小的人力成本获得最大的 书籍是人生的一部分,并贯穿于个人生命的始终,经典 是文明与智慧的浓缩。阅读经典有助于知识的传承与文化 的延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当今大学校园经典阅 读开展如何呢? 收稿日期:2017—8—21 经济效益,这也促使不少大学生在阅读上追求“速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遵义师范学院教研课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33)。 作者简介:何芙蓉(1972一),女,河南封丘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研究。 138 第30卷第2l期总第21l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o1.30.NO.21(Gen.NO.211) 2017年11月(上) Nov.(first half)2017 3.高校培养目标注重“务实”“娱乐” 市场化的影响,高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忽略了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部分,淡化了大学生素养的 培养。如在部分高校的走访中,有很多同学表示,学校的课 从而导致表达困难,词汇量贫乏或词不达意。一个人的语 言表达能力主要来自阅读,经典著作绝大部分堪称“语言艺 术的典范”,凝聚了民族语言艺术的精华,这是因为经典不 仅仅是文化的经典,也是语言的经典。网络上,未经加工的 大众化的浏览和经典阅读中语言的品味,对于大学生语言 的提升是截然不同的。 (三)经典阅读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指导,并没有给予课外阅读足够的重 视。指导老师很少甚至没有推荐阅读书目,读书研讨会,读 书交流等活动基本没有开展。相反,学校文体类的活动在 各个学院都开展较多,活动丰富、形式多样,比较受老师和 同学们的欢迎。 4.媒介多元化时代到来带来的冲击 创新形态的新媒体正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造就有“质”的人这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中国教育 体制的弊端下,大学之前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一切以应 试为目的。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都用在了各科应试上, 哪儿有什么闲暇时间读名著、经典。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 域,微博、QQ、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 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学习成长的重要载体。阅读媒介发生 转变,从传统的纸媒开始走向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 (1)阅读时间压缩化、碎片化。倾向于短时间获得更多 信息,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把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切割 成碎片。而阅读经典名著需要大块的时间,这就造成了大 学生没有时间阅读经典名著的窘境。不少大学生说,想读 几本经典名著,可是感觉自己没有时间。其实,不是没有时 间,而是时间被手机屏幕切成了碎片。 (2)阅读方式便捷化、浅表化。各种搜索引擎和数字化 工具,让大学生阅读经典也变成了碎片化式阅读。如果需 要,搜索引擎可直接找到经典名著的某一章节或某一段落, 而不需要从头至尾把经典名著读一遍。需要引用某部著作 其中的观点,很多学生也是利用数字化工具获取,很少去阅 读完整部经典名著。 (3)言语表达迟钝化。言语表达模糊、词不达意,言语 反应迟钝,不敏锐。注意力变得分散,思维没有系统,想象 力水平大大降低等。 三、大学生与经典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经典”的:1.指传统的具 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 著作具有权威性的。 英国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主 张:大学传授普遍知识,理智训练和人的理性的发展是大学 教育的目的。大学生要达成目的,就必须开展富有意义的 经典作品阅读活动,从自我做起,在精神上和学识上,不断 提升,走向成熟,为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打下 坚实的基础。 (一)经典阅读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 经典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 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广泛的知识,丰厚的内涵,精美 的辞章,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跨越的。当代大学生应充 分认识,自己品读五千年文化,接受文化滋养,这就是一项 文化传递工程,必将有益于每一个学生体会民族的伟大灵 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艺术 ・ 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认为,读书或者阅读一些经典著 作对人们思维的系统性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的好处;而 看电视或上网看画面没有这方面的帮助,反而起到反作用, 作,快节奏的工作,日常的生活,挤占了大量时间,阅读经典 名著则少之又少。大学阶段,就成了阅读经典的“黄金时 期”。这时时间和精力充足,有可以利用的丰富的图书资 源,能经常查询到所关注学科的经典著作,应有尽有,这是 阅读经典名著最有利的一个时期。 所以,青年学子应该也必须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几年 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他们本身的修养和素质逐 渐显现,对于整个社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回归经典阅读 社会需要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人才,地方发展更需要 “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未来人才。 (一)切实落实高校“育人”这一培养目标 学生四年学习和生活的载体——高校,尤其要注意自 身的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增强高校的人文精神,切实 落实高校“育人”这一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大学生 人文素养的培养,建构大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在必修课 课程和选修课课程设置上,进行人文教育类课程开设;在课 程的开展上,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 人文素养。 (二)引导大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 功利性阅读成为一部分大学生阅读的主流,这不是一 个好的、正面的影响。古语说:开卷有益。现在仍可以说: 阅读有益。不要因为其“微…‘浅…‘碎片化”,就加以否定。 发挥教师的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才是 关键。 (三)营造校园文化活动氛围 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数字阅读使大学生阅读经典更 加便利,成为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高校应增加高校学生 阅读经典的渠道,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阅读经典氛围,来吸 引和激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增强其人文素养。 (四)大学生应正视自身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应了解专业特性,认识自我,形成自觉的,经常 性的阅读行为。为了将来职业的发展和个人素养的提升, 设计自身阅读的规划和目标,加强自律,有效监督自己,选 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使自身人文知识 的获取具有目标性和实效性。 阅读中关键的一点,即是理解。只有阅读和理解,书籍 上的文字符号才能变活,阅读才能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 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转第142页) 139 湖北函授大学学 ̄(2017)第3O卷第2l期 总第211期 (五)有意识培养概念整合的语言思维能力。关联词语 总之,概念整合理论有助于学生汉语词汇学习,对于扩 的学习,很多学生造句时在逻辑思维上过于简单,比如:因 为他病了所以没来上课;她不是我的妈妈而是我的老师。 这样的句子在大学生的作业里经常出现。显然学生为了避 免出错选用最简单的概念造句。为了锻炼学生的整合概念 充汉语词汇量,理解网络媒体中大量出现的新鲜词语,对一 些新奇表达、特殊句式很有解释力。在阅读理解训练上,在 抓细节的同时也要能够整体理解,理解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整合的过程,进行深层思考,提取核心概念重点信息,这在 快餐式阅读盛行的今天,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显 得尤为重要。 能力,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必须造句时内容要有深度,提高对 复杂的抽象概念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韩宝育.语义的分析与认知[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Cognitiv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WANG Xiao—hua.JIANG Gui—lei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chool of China language,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concept of integration as a basic human cogniitve style,generally,use in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reflects the language structure and mulit language flexible economic principle has certain guid・ ing siguif ̄ance for teaching.. Key words:conceptual package;mental constuctrion;cognitive model (上接第139页) (责任编辑:章樊) 参考文献: [1]王余光.读书生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王余光.论阅读传统经典[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4]董洪亮.课堂上浸润中华文化[N].人民日报,2014—06—05 [5]丁桂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6]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 [7]王群.面对数字阅读挑战的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探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6(2) [8]陈雅娟.阅读视角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D].合肥:安徽工程大学,2013. [9]胥文玲.师范生经典阅读的价值与实施路径[J].泰山学院学报,2014(9). [1O]应克荣.经典与经典阅读——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阅读价值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1(2). [11]汤鑫.地方高校大学生阅读习惯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2. [12]潘凤.微时代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12). In the Classic Reading the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of Self——Restraint University Student HE Fu—rong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 Guizhou 563000,China) Abstract:The humanities culitvated manners iS one of the jLndex sign that measures an university student to synthesize character,the need of society to talented person not only requests to once be firm hard professional character,but also needs to have good humaniites cultivated manners.The changes of social environment,the disadvantages of education system,the market economy brings for school and student of hasty achievement near benefit,the impact of medium diver- siifcation,let university student have a httle indecisive,have no time to have regard for cultivating of oneself humaniites cultivated manners and promote. Key words:classic reading;humaniites cultivated manners;university student 142 【责任编辑:封丽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