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

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 ——6—— 些 ! UN/VERS/TYVo1.24 No.1 Jan 20O8 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 华海清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扶正培本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之一,其应用的理论基础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虚证”,表现 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混乱,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在治疗上,常与手术、化疗、放疗等配合应用,亦可根据病情单独使 用,I临床应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及不同的病期等情况灵活应用,应注意各种补法之间的相互配伍及与清热解毒、以毒攻毒、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湿化痰等祛邪方法的配合应用 长期应用扶正培本法将有助于调整机体免疫状态,稳定内环境 平衡,防止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扶正培本法;肿瘤;虚证;理论探讨:临床应用 中图号:T273.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08)01—00O6—03 扶正培本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 键的作用。 之一,所谓“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所谓“培本”就 1.1肿瘤患者存在“虚证”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 是培植元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培本法实 因 际上就是通过对肿瘤患者的阴阳气血的扶助补益 正常情况下,机体处于一种脏腑协调、气血和 与调节而改善肿瘤患者的“虚证”状态,从而达到 谐的状态中,即所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但一 防治肿瘤的一种法则,它不单指应用补益强壮的 旦这种平衡因内外因素被打破,就会出现“阴阳失 方药,而且还把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经 调”,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发生各种疾病,故《内 络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方 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 法都包含在内,因而中医的“补之、调之、和之、益 必虚”,表明了正气在邪正交争中的重要作用, 之”等都属于扶正范畴…1。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 “虚”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肿瘤的发生亦 病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肿瘤被认为是一种“慢性 不例外,机体由于“虚”的存在,可导致邪气盘踞, 病”的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治疗上不再过分 阻滞气血运行,日久而积聚成块,结而不散,形成 追求“杀灭癌细胞”,而更重视“带瘤生存”,与瘤和 肿瘤。现代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患者存在先天 平共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因 免疫功能缺陷或后天失调,导致机体防御功能下 此注重“正气”在邪正抗争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降,对外来致病因子抵御不力,对出现的异己细胞 和重要,需要我们在肿瘤的治疗实践中加以重视, (癌前细胞或个别出现的异己细胞)未能司其监 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视、排斥和歼灭的职能,最终导致癌细胞无限制生 1肿瘤存在“虚证”是扶正培本法应用的理论基 长而产生肿瘤。这与中医对肿瘤发病的认识是完 础 全一致的。 “虚证”从狭义来说,是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不 1.2肿瘤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虚证” 足,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从广义来说,脏腑功 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是一个邪正较量 能失调,气血阴阳混乱,导致机体整体抗病能力下 的过程,一旦正气虚弱,或正气虽强,但邪气太盛, 降,均可概括在“虚证 ’范畴。可以说,虚证贯穿在 正气相对偏弱,正气不敌邪气,正气逐渐耗损,则 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对肿瘤的消长起着关 无法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导致病情不断进展。而肿 收稿日期:2007一lO—lO;修稿日期:2007—11~1O 作者简介:华海清(1961一),男,江苏江阴人,解放军第八一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内科博士后,主任医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华海清: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 笠 塑 —— 1—— 块的不断生长,不仅会压迫所在的脏腑,导致脏腑 功能失调、气血紊乱,甚至会发生远处转移而导致 多脏器功能的衰竭;另外,肿瘤还会释放多种毒素 腑功能减退,气血津液耗损,出现各种不同的虚证 或虚实夹杂表现。临床须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辨 证治疗,如术后腹部胀气,大便不通,排气减少,治 耗伤气血,消尽机体的养分,最终导致患者“正气 乃竭”而死亡。以肝癌为例,多数肝癌由慢性乙型 肝炎、肝硬化演变而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是 当以健脾行气,代表方如香砂六君子汤,药如党 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甘草等;若 脾虚失运,不思饮食,腹胀,大便稀溏,则用健脾益 气法,方用四君子汤加减,药如炙黄芪、党参、白 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术后卫表不固,虚汗淋漓, 肝癌的癌前病变,根据临床资料,这些患者的脾 虚、脾虚湿困、脾虚气滞最为多见,应用健脾化湿、 健脾理气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亚临床期,相 当于甲胎蛋白持续低浓度阶段,这些患者亦以脾 虚或脾虚湿阻为常见,应用健脾为主的方法治疗, 其肝癌的发生率在2.8%,而未治疗组的肝癌出 现率在10%以上,两者差异十分明显l2 ,而到了 肝癌晚期阶段,患者神倦乏力,胸闷气短,面色无 华,纳差腹胀,下肢浮肿,则虚证的表现更加突出, 因此有学者认为,在肝癌整个病程中,大约70% ~80%的病例是以虚证或虚中夹实证为主E3 J。有 报道通过对292例癌症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发现 属实证者7.53%,正虚邪衰者占37.33%,虚证占 55.14% j,提示正气虚衰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 主要证候表现。第二,虚证的产生,还与采用的治 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密切相关。手术的创 伤、脏腑的缺损、失血耗液、麻醉刺激、伤口疼痛 等,都会给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出现虚证表 现,如术后常会出现卫表不固,虚汗淋漓,或动则 汗出,头昏乏力,或脾胃虚弱,不思纳食,腹胀,大 便稀溏;或见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纳谷 不香等气血不足的表现;亦可出现阴液亏损,低热 或手足心热,心烦口渴,大便秘结等症。又如化 疗,其最大的缺点是“敌我不分”,在杀灭肿瘤细胞 的同时,亦会伤害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患者体质 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生活质量下降。 2扶正培本法的临床应用. 2.1与手术治疗的结合 2.1.1术前应用扶正培本法 其应用目的是通过应用补益中药以改善患者 的虚弱状态,增加手术的切除率,适用于患者虚弱 症状较为明显,不适宜立即手术的患者。宜根据 患者气血阴阳不同的表现,选用补气养血、滋补肝 肾等药物,常用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八珍汤、六 味地黄丸等。 2.1.2术后的扶正培本治疗 手术的创伤、脏腑的缺失或缺损均可导致脏 或动则汗出,头昏乏力,可用玉屏风散加减,药如 炙黄芪、白术、防风、五味子、浮小麦、炒白芍、炙甘 草等;术后气血不足,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 梦,纳谷不香,常用八珍汤加减,药如党参、白术、 茯苓、当归、白芍、熟地、川芎、阿胶、甘草等;如术 后阴液亏损,低热或手足心热,心烦口渴,大便秘 结,常用增液汤加减,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石斛、 知母、全瓜蒌、麻仁等。 2.2扶正培本法与放射治疗的结合 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射线属杀伤性物质,对 人体的伤害很大,全身反应常见神疲乏力、头痛眩 晕、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等;局部反应根 据照射的部位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表现,常见的 反应如皮肤红斑、干裂或潮湿糜烂,毛发脱落,口 腔、咽腔及消化道糜烂、溃疡、水肿或出血,放射性 肺炎及肺纤维化,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脊髓炎、 关节强硬等,这些毒副反应通过中医扶正培本的 配合治疗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有些扶正培本中 药还有增加射线敏感性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加放 疗的效果。由于射线属火热之毒,易耗伤人体阴 津,日久又可耗伤元气,故临床尤以热毒阴伤、肝 肾阴虚、气阴两虚最为多见。属热毒阴伤者,常用 清营汤加减,药用银花、连翘、竹叶、天花粉、黄连、 生地、玄参、麦冬、白花蛇舌草等;肝肾阴虚者,常 以知柏地黄汤加减,药如知母、黄柏、生地、山萸 肉、炒白芍、丹皮、当归、沙参、枸杞子、麦冬等;气 阴两虚者,可用生脉饮加减,药如太子参、麦冬、五 味子、沙参、石斛、玉竹、黄精、天花粉等。 2.3扶正培本法与化学治疗的结合 化疗的毒副反应较为严重,这是影响化疗疗 效的最主要原因,用中医扶正培本法配合治疗可 以明显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化疗效果,提高化 疗的完成率。常用健脾和胃、调补气血、滋补肝肾 等方法。如化疗出现纳差、腹胀、大便稀溏等,属 脾虚湿困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如炙黄芪、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8一 直 主医药 堂堂摄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 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白扁豆、淮山药、木香、砂 仁、炒谷麦芽等;如白细胞低下,血小板低下或贫 血者,属于气血不足者,可予以益气养血,补髓升 白,药如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炒白芍、 熟地、阿胶、补骨脂、鸡血藤等;如属肝。肾亏虚,则 可以滋补肝。肾,一贯煎加减,药如生地、熟地、枸杞 子、沙参、当归、麦冬、女贞子、炙龟板、鳖甲等。 2.4手术、放化疗后的扶正培本治疗 尽可能的延缓病情的发展,带瘤生存,延长患者的 生存时间。常用的方如补气的四君子汤、补血的 四物汤、补阴的六味地黄汤、补阳的金匮肾气丸 等。临床须根据表现的不同,酌情配伍,审时度 势,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3扶正培本法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3.1注意各种补法之间的相互配合 由于肿瘤病情的复杂性,临床上各种虚证之 手术及放化疗疗程结束后,患者实际已进入 康复期,此时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的扶正培本治 疗十分重要,一可以抑制或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二 可修复因手术、放化疗而造成的气血津液损伤,纠 正内环境的失调;三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癌 症的复发与转移;四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患者痛苦,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 的目的。临床用药常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肿瘤 的病期、手术及放化疗的程度、是否有远处转移等 情况综合考虑,如属癌症早期,已行根治手术,或 已行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癌细胞已基本清除,这 时中药调理主要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主,以预 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常用八珍汤加减,扶助正 气,调补气血;如癌症已人中晚期,进行了姑息性 切除,并进行了放化疗,或肿瘤虽然已全部切除, 但已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这时治疗上必须 扶正与祛邪并重,在八珍汤等补养气血的基础上, 加具有抗癌祛邪的药物,如山慈菇、莪术、白花蛇 舌草、全蝎、守宫、昆布等,以抑制肿瘤的发展势 态。实践证明,通过扶正培本的综合调理,可以减 少术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生 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5不能手术及放化疗患者的扶正培本治疗 恶性肿瘤进入晚期,已完全失去手术或局部 治疗机会,亦不能承受放、化疗等强烈手段治疗, 中医药就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肿 瘤负荷的日益加重,正气亦越来越虚衰,这时的治 疗已十分棘手。过攻则正气益衰,有可能使病情 进一步恶化;但过补又难以控制肿瘤的继续发展, 因此常采用攻、补兼施,或攻补法交替使用,常用 的攻法如以毒攻毒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法、 清热解毒法等,扶正培本法则常针对患者气血阴 阳的不足,施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方法,以 减轻患者的衰弱状态,改善症状,减少患者痛苦, 间往往互相兼夹,如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 虚等,故治疗上各种补虚方法要注意相互配合;其 次还要注意各种不同脏器的虚弱状态,如肺肾两 虚、肝。肾两虚、脾肺气虚等,选用对相关脏器有补 益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应用,做到相辅相成,相 得益彰,以提高临床疗效。 3.2注意与其他方法之间的配伍应用 临床病情千变万化,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兼杂, 互为因果,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仔细明 辨,根据实证的不同表现,相应配合清热解毒、以 毒攻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湿化痰等法治疗, 如能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病情的不同阶段,把握 好扶正与祛邪之间的“度”,该攻则攻,该补则补, 临床易获得满意的疗效。 3.3合适的应用时间 扶正培本药物到底用多少时间较为合适?目 前无循证医学的依据,根据个人的经验,短时间的 使用疗效相对较差。因癌症从细胞发生变异到基 因突变,肿瘤形成,并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内环境 紊乱,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纠正这种状 态,不可能一躇而蹴,需要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特 别是用于防止癌症术后的复发与转移,长期服用 对调整机体免疫状态,稳定内环境平衡,防止癌细 胞卷土重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有些扶 正培本药物较为昂贵,极个别的药物还会产生不 良反应,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花宝金,朴炳奎.肿瘤虚汪及扶正培本的现代免疫机 制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1,17(1):5. 『2]许凯黎.上海市区十一万五千职工甲胎蛋白血凝普查 肝癌及其随访小结[J].肿瘤防治研究,1977,(2):8. [3]邝安垄,沈自尹,王文健.虚证研究[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1.291. [4]郑显明.扶正培本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和地位[J]. 云南中医杂志,1994,15(4):4. (编辑:徐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