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蜻蜓飞呀飞 教学内容: 1.美丽的蜻蜓 2.形态万千 3.蜻蜓四散飞 4.创意多精彩 教学目标: 1.使用旋转、拉伸、扭曲等画图技巧对图形进行加工处理,初步展示个人创意。 2.在学习各种画图技巧的过程中,培养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通过创作古诗配画作品,了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4.在探究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1.调整图形的大小。 2.旋转图形。 教学难点: 1.理解“重新调整大小”和“倾斜”的意义。 2.合理应用画图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同学们能根据这首诗画出这幅景象吗? 教师出示图片 生答。 二、美丽的蜻蜓 (一)出示任务一:将一只蜻蜓变成三只。 (教师提学生在画图中打开桌面上的“蜻蜓”文件)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打开“蜻蜓”。 (学生会发现图片中的蜻蜓很大,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如果想复制的话必须先调整蜻蜓的大小。) 学生参考课本68页自己动手操作。 (教师提示学生回想一下调整画纸的方法) (二)议一议:如果没有选择一个区域,用“重新调整大小”工具进行调整,那么将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尝试动手操作,发现“重新调整大小”工具的作用。 师生共同总结:“重新调整大小”会让图形和画纸整体改变大小。 三、形态万千 教师出示任务二:做出一个变形的蜻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考课本69页合作学习。 试着把蜻蜓变形。 小组内完成的快的同学去当小老师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教师巡视并适时给予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复制图片的方法并板书:变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水平扭曲,一种是垂直扭曲,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倾斜 水平 垂直 效果 0度不倾斜 正数向右倾斜 负数向左倾斜 0度不倾斜 正数向上倾斜 负数向下倾斜 四、蜻蜓四散飞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根据图片,直观感受五种不同方式的旋转后的效果。 学生根据图中的旋转效果,选择自己作品中需要旋转的图片,快速的选择适当的旋转方式,进行旋转操作。 五、创意多精彩 1.出示任务:灵活运用调整大小、扭曲、旋转灯技巧,发挥你的创造力,绘制一幅美丽的图画。 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教师提醒学生自习观察,力求创作出构图合理、美观自然的作品。 六、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品的得意之处。 师生共同评价,从构图合理,美观自然方面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蜻蜓飞呀飞 扭曲:水平扭曲 垂直扭曲 旋转:向右旋转90度 向左旋转90度 旋转180度 垂直翻转 水平翻转 教后记 本节课同学们参与度比较高,能够根据教学进度掌握本节课知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让学生把扭曲的图形和角度对应起来比较困难,角度设置凭想象,有时设置出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又要重复设置,因此,在这一块花的时间就比较多。 在创作这个环节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不断的去尝试,去探索,从而学生在不停的修改,不停的探索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