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第八页为作文纸
海淀区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参考答案
语 文
2018.4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1.(2分)惯例(或法式)、规则。(每空1分,答“文法”不得分)
2.(4分)荣国府的石狮子、门(大门、东西角门、正门、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正房、上房、雕梁画栋、穿山游廊、厢房等均采用中国建筑的构件,且都遵循中国建筑的法式组织建构,体现出中国建筑“文法”的拘束性;荣国府建筑繁复、多样的变化形式,又体现出中国建筑“文法”的灵活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2分)A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也可) B就地取材(每空1分,非成语不得分)
4.(3分)联系不紧密的一组句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美感,也是颇为独特的。传统建筑的韵律、力量、协调是曲线所赋予的。如中国建筑中随处可见的曲线美,就深得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的生命神韵。”(1分)修改建议:删除这组句子。(2分)(或有合乎逻辑的调整也可酌情给分)
5.(4分)材料一第一段侧重谈中国传统建筑结构遵循一定的惯例(或法式)、规则;材料二第二段侧重谈中国传统建筑木造结构的作用和妙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2分)茶峒人家临水设吊脚楼与中国传统建筑顺应自然而设计的特点相吻合(或“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建筑,都和地质地理、生态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得2分。如答“吊脚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出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得1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7.(4分)(1)及:赶得上,比得上 (2)待:凭借,依靠 (3)工:精巧 (4)莫:没有谁 8.(2分)(圣贤之士)即使死了,(精神)也不会磨灭;(且)时间越久,(精神)越长存于世。(意思对即可)
9.(3分)颜回即便饮食起居条件很差,也仍不改其乐(1分),坚守修身处世之道(1分)。他因修身立德而不朽,并不靠建功立业与著书立说而不朽(1分)。(意思对即可) 10.(3分)(1)悲今之学者只尽心于文字,不知修身。(2)借此文挫徐无党锐气,勉励他先重修身。(3)写此文以自警:“修之于身”是“不朽而存”的根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1.(9分)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更相为命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每空1分,有错别字、漏字不得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2.(2分)B 13.(2分)A
14.(6分)示例:(1)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钱塘潮声势浩大:以“砉然”摹声,以水神“击鼓”喻钱塘潮巨响;(2)从视觉的角度绘潮水奔腾之形与色:如山峦耸立、白马腾跃、雪山崩塌、银河倾泻,极言钱塘大潮的雄壮气势和色泽;(3)以传说、典故、想象写钱塘潮的变幻多姿:远观如女神顾盼、神鱼起舞,呈婀娜之态;潮头迫近时,怒涛排山倒海,显澎湃之势;(4)以人的感受侧面烘托钱塘潮的壮观:“惊”“讶”二字表现出观潮者为钱塘潮的骇人气势所震
撼的神情。(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角度,且分析到位,即可得满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5.(3分)评分要点:找出有潜台词的语句1分,说出弦外之音2分(合情合理即可)。 示例:
①“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弦外之音:咱们得把你的继承权处理一下,这事儿不大,你不必在意。
②“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弦外之音:你得做个孝顺贤德的好女儿,别让老父亲我太痛苦了,快来跟我处理一下继承权吧。 ③“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弦外之音:这事可跟我没有关系,也不是我的主意。 ④“你跟我的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弦外之音:这些财产本来就属于我,你们都不要抢。 16.(5分)葛朗台利用父女亲情(1分)骗取女儿放弃遗产继承权的言行(1分),让公证人克罗旭都惊呆了(1分)。这个细节从侧面表现出葛朗台对金钱的贪婪以及他虚伪、狡诈、无耻的丑陋灵魂(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要点:生活单调无聊,亲情寡淡冷漠,爱情渺茫无望,旁人觊觎家产。(答对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8.评分要点: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参考译文
草木鸟兽归于“物”,众人作为“人”,它们生存于世时虽有不同,但死时却是一样的,全都要归于腐朽、消失。而普通人中的圣贤之士,本来也要与世间众生一样从生到死,不过和草木鸟兽及世人有所不同,(圣贤之士)即使死了,(精神)也不会磨灭,(且)时间越久,(精神)越长存于世。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就在于修身立德、建立功业、著书传世,这三者是他们永垂不朽的原因。修炼个人操守的人,一定会有所成就;欲建立个人功业的人,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无所成就;那些想著书传世的人,可能有能力实现,也可能无能力实现。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能著书传世。从《诗》《书》《史记》等著作的记载来看,那些建功立业之人难道都是善著书立说者吗? 能修身养德,而未建立功业,也无著作传世的人,也是可以不朽的。孔子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传世的。像颜渊,独居陋巷,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与人相处又整天沉默寡言如愚笨之人。然而在当时,孔门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上他。而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渊。颜渊永垂不朽的原因,当然不是凭借建功立业,更说不上依靠著书传世吧?
我读班固《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看到其中列举的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于世的文人,其作品有的多达百余篇,少的也有三四十篇,这些文人多不胜数;而(大部分的作品)都已随时间散失消亡,至今不过存留百分之一二。我私下里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华丽、言辞精美,不过与草木之花被风飘散,鸟兽啼鸣掠过耳际一样,转瞬即逝。他们竭尽心力创作,与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不同呢?他们面对死亡虽或早或迟,但最终也会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都归于泯灭消亡,不能靠著书立说而不朽大概就是如此吧。现今研究学问的人,没有不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的,因而耗尽一生精力去著书立说,都是很可悲的!
东阳(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作,(文章)已渐渐为人称道。学成离开后,又与众书生一同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此声名显扬。他的文章日渐进步,有如泉水涌出山间。(不过)我想挫减一下他的锐气,勉励他思考修身立德之道,因此在他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他。而且,我本来也喜欢写文章,也借本文来警示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