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丽与庄严——论《边城》的生命主题

美丽与庄严——论《边城》的生命主题

来源:锐游网
第3O卷第6期 2009年6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3O No.6 Jun.2009 芙丹丹与压 美丽与庄严 ——论 边城 的生命主题 孙书杰文敏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生命本质上是美丽而庄严的。但在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沉沦于狭隘的个人得失,忽视了生命的美丽 与庄严。而在 边城》中,通过一系列平凡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更窥见了生命的庄严, 从而达到了审美性生命体验的极致。 关键词:((边城》;美丽;庄严;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l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9)06-0039—03 从本质上说,生命是美丽而庄严的。然而,在平庸琐碎 主动要付费的客商会让渡船的主人——白发苍苍的老船夫 的日常生活中,芸芸众生常常沉沦于狭隘的一己得失,忘却 和孙女翠翠“生气”。这里人心向善,古道热肠。现实世界 了生命的美丽与庄严。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失去的许多最 里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欺诈与争夺永远与这个美丽的湘西 为宝贵的东西,却可以在艺术境界里重新获得。可以说,让 世界绝缘。甚至“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 滚滚红尘中浮沉的芸芸众生能够感受、体验到生命特有的美 么浑厚。”【 】(P引)“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 丽与庄严,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而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 信任。”【。]( )边城淳朴的乡土风情,让读者心驰神往、流连 边城 的最大艺术魅力,就在于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平凡 忘返。 的生命的美丽,进而窥见生命的庄严。 最难能可贵的是,当社会的日益世俗化使得原本很神圣 的爱情沾满了铜臭味,或者变成了赤裸裸的门第与权势之间 的等价交易,甚或堕落为两性之间一夜风流的滥情游戏时, 阅读过 边城》的读者都惊叹于其无与伦比的自然美、 边城里青年男女的爱情却依然是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 人情美和风俗美。的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富有诗意 虽然没有海誓山盟,也不惊世骇俗,却执著专一,如同边城 的小说之一, 边城》能让读者从喧嚣的现实生活中逃遁出 的山水一样旖旎,一样纯净,一样晶莹剔透。且看,翠翠情 来,不但步入了那片宁静悠远的湘西神土,也仿佛步入了一 窦初开时的心理活动就如一首含蓄美丽的抒情诗: 片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 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她有 清澈见底。深潭为自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 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 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自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 片云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 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 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的说:“在看水鸭 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 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 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川 个由青山 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 绿水、翠竹自塔构成的世界是如此美丽,如此纯净,富于诗 么?”同是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 情画意,让人悠然神往。而它的风俗美也同样引人入胜:在 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 ](P1OO 端午节里赛龙舟、捉鸭子,全边城百姓普天同乐,热闹非凡; 在中国文学史上,讴歌爱情的作品不胜枚举,但很少有 为了追求到心上人,小伙子要在皎沽的月光下唱三年六个月 哪部作品将少女怀春的心理描绘得如此动人,纤尘不染!翠 的歌。最让人心醉的是,它还是一个古风盎然,人情淳朴的 翠如梦如幻的初恋情怀,足以拨动任何一位赤子之心未泯的 世界:边城人民在小河上设立渡船,给往来客商免费摆渡, 读者的心弦,让他们如饮醇酒,心醉神迷。而大老天保与二 老傩送在爱情之争中表现的既执著又谦让的君子之风,老船 收稿日期:2009—03—18 夫对孙女的挚爱与关心,无不表现了他们的情感之真与性情 作者简介:孙书杰(1980--),男,安徽六安人,讲师,文 之美。可以说,一部《边城)),处处浸透着一个“美”字。 学硕士,从事现代文学研究;文敏(1975一),女,云南昭 沈从文先生曾说:“美固无处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 通人,讲师,文学硕士,从事现代文学研究。 感去接近,即无不可见出其精巧处和完整处。生命之最高意 39 义,即此种‘神在生命中’的认识”。【 】(P377)是神性让边城 人民的人生如此美丽,而从边城人们的美丽人生亦可真切地 感受到生命的神性。 在 边城 中,人们都过着日复一日的平凡的生活,但 他们都能真诚地对待生活,以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他们乐 于济人之急、成人之美,他们执著地追求纯真的爱情,所以 他们的生命是美丽的。其实,在 边城 中,自然美、风俗 美、人情美都不过是一个写意的背景,其真正的作用在于衬 托边城人们的生命之美。如果生命是丑陋的,则一切的美都 将失去意义。而我们现代社会里的许多人,或游戏人生,或 声色犬马,或为了鸡虫得失而你争我夺,而将一切真正富于 诗意和美的事物弃之如敝屣。相比之下,某些现代人的生命 何其丑陋!边城里人们的生命又是多么美丽、健康而富有诗 意! 美国作家兼学者爱默生说:“能让我们返回自身的事物 总是美好之物。”[ 】( ’虽然 边城 所表现的那种优美、健 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已经无可奈何地走入 了历史,成为昨日黄花,但作为一部富有浓郁诗意的小说, 边城 能让读者返归精神家园,在那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 源里,与正直慷慨、淳朴好善的人们,跳一曲美丽而酣畅淋 漓的生命沉醉之舞。 湘西世界虽然如世外桃源一样美丽,但生于斯长于斯的 人们的命运往往是苍凉的,悲剧性的。主人公翠翠的出生就 有悲剧意味:她的母亲与父亲因隔河对歌而恋爱,而怀孕, 使得身为军人的父亲面临逃走或自杀的两难选择,结果父亲 选择了自杀,而母亲也在生下翠翠以后服冷水身亡以殉情, 从小失去父母的翠翠就是在祖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而 边城 里的其他人物也多富有悲剧性:杨马兵为了翠翠的 母亲而终身未娶;老大天保在与老二傩送的爱情竞争中失 败,愤而出走,结果溺水身亡;老船夫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 而心力交瘁,最后带着深深的遗憾,在一个风雨之夜撒手人 寰。甚至自塔的坍塌也暗含着浓厚的悲剧意味:在汹涌的时 代浪潮的冲击下,那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也必将如白塔 一样坍塌,无可奈何地成为历史。小说笼罩着一种无奈的命 运感,似乎寄寓着作者个人以及对于民族的隐痛。而 边城 里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翠翠的爱情悲剧了:情窦初开的翠翠 本来心仪老二,但由于少女的羞涩,也由于其他阴差阳错的 原因,使得老二产生了巨大的误会,结果老二离开茶峒,顺 流而下去寻找兄长的尸首,一去不返。因此在料理完祖父的 后事后,翠翠却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 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 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 来。 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 来!【 ](P163J 人间最美丽最执著的爱情故事,却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结 局,真是造化弄人!尽管沈从文将边城美丽的山水、奇异的 风俗、淳朴的人情描绘得那样引人入胜,也丝毫遮蔽不了字 里行间流露出的,也是作者常说起的“美丽总是令人哀愁” 的那种悲剧氛围。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在 诗学 里论述悲剧的审美作用 时说:“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 ’也 有学者认为将这句话里的“陶冶”翻译为“净化”更合适。 究竟哪种翻译更准确,在此姑且不论。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 定,那就是:不是所有的悲剧都能达到“陶冶”或“净化” 的审美功能。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许多社 会悲剧,往往带有强烈的控诉意味。此类悲剧与其说“陶冶” 或“净化”了读者的情感,不如说激发了读者对社会黑暗的 强烈愤恨和改造社会的激情! 而(<边城》则确实能达到陶冶或净化读者情感的审美效 果。因为 边城 原本就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净土,是沈从 文先生用美丽的文字构筑的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宫殿。 这正如汪曾祺所说的那样:“<<边城 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 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PIO0) 边 城 所表现的不是人性之善恶冲突的悲剧,亦不是那种由尖 锐的阶级斗争所产生的悲剧;从本质上说, 边城 表现的 是命运无常的悲剧,是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悲剧,具有浓 郁的形而上意味。而谈到命运,谁心中会不升腾起一种沧桑 感、敬畏感与神秘感呢?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的芸芸众 生,谁不曾遭遇过人生无常这种悲剧意识的侵袭?谁不曾感 到过心灵的伤痛和疲惫?谁不渴望获得心灵的救赎与超 脱?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好的作品是人类智慧与真诚的 崇高证据,说出一切人对于人类和世界所要说的话,然后又 使人懂得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是不可知的。”【6J( 边城 确实说出了一切人对于人类和世界所要说的话,那就是爱与 美的真谛; 边城 又使人懂得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是不可 知的,那就是神秘的命运。它在冥冥之中主宰着芸芸众生的 悲欢离合,让人敬畏,使人感喟。 尽管命运的神秘人类永远无法彻底洞悉,但深沉的命运 意识却可以将读者从一己狭隘的悲欢情境中拯救出来,带入 一个广阔的时空中,来体验生命的美丽与庄严。富有悲剧意 蕴的《边城 不但能激发读者的悲悯与感伤之情,更能促使 读者进一步思考人生和命运,思考生命存在和永恒存在的终 极意义。而这种思考又能够荡涤人类心灵深处的污垢,抚平 人类心灵的创伤,让人类喧嚣躁动的心灵获得安顿,并由心 灵深处升腾起一种返归自然,返归生命本真的诗一般的情 怀,从而进入一种全新的生命境界。这种生命境界是超越世 俗得失的,是宇宙感、神圣感和皈依感等高峰情感体验的合 一,在佛教哲学中,将其称为生命的庄严境界。而庄严境界 就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我们完全可以说,庄严的生 命境界并非宗教所独有,也是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之 一,因为艺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不是诲淫诲盗, 而是要剥去日常生活喧嚣浮华的外衣,直达生命的本质。而 生命的本质是神圣而庄严的。 边城>)通过对湘西人们美丽 人生和悲剧命运的艺术描绘,成功地表现了庄严的生命主 题。沈从文曾说过:“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 一恒的经典之一。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A].沈从文文集(第6卷)[c].广州:花城出版 社,1984. 点,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 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的情操。”【 1(P ’沈 从文先生的这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在小说 边城》中获得了最 完美的体现。 【2】沈从文.爱与美【A].沈从文文集(第1 1卷)[c】.广州:花城出 版社,1984. 【3】【美】爱默生.爱默生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3. [4】【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结语 社,1982. 沈从文曾不无感伤地说:“我还得在‘神’之解体的时 [5]汪曾祺.又读 边城 【A】.汪曾祺文集(文论卷)[c】.南京:江 苏文艺出版社,1993. [6】【法】罗丹.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代,重新给神作一种赞颂。在充满古典庄严与雅致的诗歌失 去光辉的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写最后一首情诗。”【。l(P294)在一 个无神的“贫困时代”里,沈从文先生“只想造希腊小庙”,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J(P4 其代表作 边城 执著 地述说、讴歌、守护了生命的神性,具有浓郁的诗意和悲剧 的意蕴。正因为《边城))里纯洁如水的爱情以悲剧告终,让 [7】沈从文. 看虹摘星录 后记[A】.沈从文文集(第1 1卷)[c]. 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8]沈从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A].沈 从文文集(第lO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9】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 代序[A].沈从文文集(第1 1 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责任编校:王晚霞) 读者既看到了生命的不幸与悲哀,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 尤其窥见了生命的庄严,从而让读者达到了审美体验的极 致。从这个意义上说, 边城》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永 Beauty and solemnity SUN。‘Shujie WEN。-M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aotong Teacher S College,Zhaotong Yunnan 657000,China) Abstract:Life is beautiful and solemn.But in daily life,the people often sink into gains and losses,and ovedook the beauty and solemnity of the life.Whi1e in the Border Town,by a series of tragic events,the reader experienced the beauty of life,and especially caught a glimpse of the solemnity of the life.So,the reader could achieve the extremes of the aesthetic life experience. Key words:The Border Town;Beauty;Solemnity;Life experience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