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校园中的经济学

浅谈校园中的经济学

来源:锐游网


《浅谈校园中的经济学》

内容摘要: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皇冠上耀眼的一颗明珠,在多姿多彩大学的校园里不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模型、看不懂的数学公式,而是每每出现在你我的简单的平实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经济学打交道,它和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我们每人每天都处于一定的选择中,并处于一定的交换中。本文将从校园中的各种学习生活现象出发,用经济学知识解读每个经济现象。

关键词:沉没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效用;外部性;寡头市场

内容:

一、 坐车:309路公交和坐出租车的选择

众所周知,北门的309路公交车就没有出现过不挤的情况。每次到站台上等待309路对于每个财大的同学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会等很久不说,也有可能好不容易车来了,却因为人太多而挤不上去。在经历完郁闷的挤车未成功的过程后,一部分人选择打的离去,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则依然“驻守”在站台上。

一个同学会在站台上等了半个小时的309路公交车无果后,毅然打的离去,这么看来他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这里就会用到沉没成本来解释这个现象。沉没成本是指一旦支出就无法收回的成本。等车的半个小时就是沉没成本,无论309路公交车在接下来的时

间里来不来,这半个小时已经耗费掉再也找不回来了。在经济学角度看来,理性人只会将沉没成本忽略掉,这样才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在等车半个小时无果后选择打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 草堂茗香上的二手交易市场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用品也加快了更新换代的步伐。在学校光华园网站上的二手交易市场也越发繁荣起来了。各种生活用品,电子用品,教科书,成为大家竞相争购的热门商品。虽然二手商品都不再是新的,未用过的商品,但仍然能够吸引不少同学前来购买。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些二手商品在买家的眼中都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

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外部性是指某种行为对他人福利造成的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二手交易市场作为闲置物品和废旧物品交易的一个平台,能够促进物资的流通,提高闲置物品或废旧物品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这些积极的影响都属于二手交易市场的正外部性。当然,随着二手市场的进一步火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利影响。不少同学花费太多的精力介入二手市场,完全为了获取利润,使得二手市场更加商业化,不符合学校以学习为本的校园氛围。加上二手市场常出现的一些诚信问题,这些便是二手市场的负外部性。

三、 校园超市的价格差异

本来校园内的超市就为数不多,在财大的校园中大概就有华新和学超两个超市。但作

为同处在一个校园的超市,它们卖的商品却也会有一定的价格差异,但总体来说会比校外的商店要贵,在一些情况下偶尔还会有价格波动。

首先,由于这些校内的超市位于学校里面,因此相对于作为买者的全校的师生而言,只有少数的卖者,并且他们卖的产品几乎相同或者相似,都是为学生提供的日常用品类。其次,卖者都是互相影响的,因为如果一个同学在华新买了东西,那么在学超就只能少买许多东西了,由此可以分析出,校园超市属于一个典型的寡头市场。因为寡头市场里的卖着很少,那么之前华新和学超就可能协商价格,统一把价格调整为同一略高于校外超市的价格,这样能够保障双方能够在合作中取的较高的利益。但是,因为每个卖着都是自利的,所以很有可能,华新和学超都把某些商品的价格稍微调低,,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利润,这就出现了同一件商品在华新和学超的价格略有差异。

至于对校园中超市的某些商品价格高于校外商品的价格的经济解释,我们可以从隐形成本来解读。假设在校园里买一个本子是5块钱,在校外买同样的东西只要三块钱,但是从校内走到校外要花费10分钟的时间,这么讲来在校外购买的一个本子需要花费3块钱和10分钟的时间,这十分钟的时间就是隐形成本。如果一个同学认为这10分钟里所做的事情的价值远大于2块钱,那么他就会选择在校内以5块钱的价格购买本子。

四、 上课占位

与高中固定的教室和座位不同,大学里的教室和座位都是伴随课程而变动,这使得占座现象成为各大高校的一大特色。经过调查发现,占座现象多发于大一大二,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对仍保持着高中时勤奋习惯的低年级同学来说,一个满意的座位对他们来讲意

义重大。坐在令人满意的座位上,他们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从而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甚至更好的成绩。由此,坐上一个优质座位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追求。

然而,资源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资源的有限性。每一个教室的优质座位都是稀缺的,优质座位的稀缺性成为占座现象出现的基础。优质的座位是有限的,在没有恰当的分配制度情况下,“占”座自然而然发生了。

当然,占座遵循着先到先得的规则,这就意味着要早起并且早到,才有可能占到优质的座位。占座者的早起和早到可能会缩短自己睡觉的时间和吃早饭的时间。它们都是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样东西而放弃的另一样东西。所以占座的机会成本是占座者早到的这一段时间内所有可能做的事情。

更有趣的现象是,有的占座者不仅为自己占座,还会为自己的同学占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里体现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的原理。当占座者已经早起并且提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由此所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是这样一个举手之劳却会收获不少的边际收益。他的同学可能会对他心存感激,并因此提高对他的评价,在适当的场合下,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帮助作为回报。

综上所述,经济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学术,它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用入门级别的经济学小知识来分析解读这些现象也不乏乐趣。这也正好体现了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 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