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来源:锐游网


《有理数的减法》

◆ 教材分析

从兰州某日温差的情境引入有理数减法,以使学生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计 算3-(-3)时应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探索,自己得出计算3-(-3)的方法,如采取逆运算 的方法,或利用温度计从设定零上3摄示度到零下3摄示度的办法。通过一系列的简单加 减运算,让学生感悟减法法则,并总结减法法则。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

2、通过本堂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减法和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总结。

◆ 课前准备 ◆ 投影仪。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出课题:

每晚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30分都会准时播报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每次播报时,它都会告诉我们这些城市的天气状况和气温变化,现在请同学们看投影仪,下表是《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9日刊登的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城市 哈尔滨 沈阳 西宁 兰州 拉萨 天气 小雨 小雨 小雪 多云 高温 低温 城市 15 19 5 15 6 7 -3 -4 -3 1 长春 天津 银川 西安 成都 天气 多云 小雨 小雪 小雨 高温 低温 18 12 4 0 16 10 8 -3 -3 7 10 呼和浩特 雨夹雪 8 雨夹雪 3 乌鲁木齐 晴 雷阵雨 17 重庆 昆明 雷阵雨 22 晴 28 11 13 贵阳 太原 雷阵雨 23 小雨 10 8 0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知哈尔滨的最高温度为15°C。最低温度为6°C。 那么这天哈尔滨的温差为15-6=9。

兰州的最高温度为3°C。最低温度为-3°C。

这天兰州的温差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3-(-3)=?(引出课题) 二 交流讨论 探究新知 1.试一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由上式我们想什么数加上-3等于3呢?我们拿一个温度计,在温度计上找出-3和3,看由-3如何得到3?

(将-3向上移动6个单位得到3,所以6+(-3)=3,

即3-(-3)=6

比较3-(-3)=6和3+3=6二式的关系。 2.做一做:

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并比较一下它们的结果。 <1>50-20= 50+(-20)= <2>50-10= 50+(-10)= <3>50- 0= 50+0= 3.想一想:

同学们由这三对式子会发现每一对式子的结果均相同。 由此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得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个规律一直成立吗? 4.做一做: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下面的两对式子,并比较一下它们的结果。 我们能够发现什么规律?

<4>50-(-10)= 50+10= <5>50-(-20)= 50+20=

5.想一想:

<4>什么数加上-10等于50呢?让学生解答。

在温度计上找出-10和50,将-10向上移动60个单位得到50。 所以60+(-10)=50 即50-(-10)=60

<5>什么数加上-20等于50呢?将同理。在温度计上找出-20和50。 将-20向上移动70个单位得到50。 所以70+(-20)=50 即50-(-20)=70 <4>和<5>的两对式子结果仍然相等。 现在同学们一起讨论,得出什么结论: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理数减法法则。 三、应用法则,讲解例题

例1:计算下列各题:<1> 9-(-5);<2>(-3)-1;

<3> 0-8; <4>(-5)-0;

(教师引导,学生答)

<1> 9减去-5等于9加上-5的相反数5,结果为14。

<2> -3减去1等于-3加上1的相反数-1,结果为-4。 <3> 0减去8等于0加上8的相反数-8,结果为-8。 <4> -5减去0等于-5加上-50的相反数0,结果为-5。

例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8848-(-155)=8848+155=9003(米) 因此,两处高度相差是9003(米)

那么8848米到底有多高,它有多少层楼高。 我们规定每层楼高为3米,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8848÷3≈2949.33(层)

例3: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1组 100 第2组 150 第3组 -400 第4组 350 第5组 -100 (1) 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 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解: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名得了350分,第二名得了150分,第三名得了-400分。 (1)350-150=200(分) (2)350-(-400)=750(分) 因此,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 例4:计算:<1> (-72)-(-37)-(-22)-17

<2> (-16)-(-12)-24-(-18)

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问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简便。 <1>解:(-72)-(-37)-(-22)-17 <2>解:(-16)-(-12)-24-(-18) =(-72)+37+22+(-17) =[(-16)+(-24)]+(12+18) =[(-72)+22]+[37+(-17)] =(-40)+30

=(-50)+20 = -10 =-30

问:学生由上面的两道计算题,我们经常将什么样的数结合在一起? [同号的、凑整的、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在一起进行简化运算]

四、课堂练习: 1、 P54.随堂练习

2、 习题2.6 1题 2题5题

3、 同桌之间互相编关于减法的题。要求:数的绝对值不超过20 五、知识补充:

1. 0减去一个数为这个数的相反数 2. 一个数减去0为这个数它本身 3. 两个相等数的差为 0

4.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差为被减数的2倍 六、小结:(学生答)

1、 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

2、 同号的、凑整的、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在一起进行简化运算 七、作业:

P55 3 <3><4> 4.题 试一试 (感兴趣的同学做)

◆ 教学反思 ◆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减法,更容易使学生自己发现减法法则,使看起来的常规 课也不再那么枯燥无味了。知识虽然都会,但在作题的过程中符号问题还是学生的薄弱环 节,以后要在这方面加强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